生活质量理论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生活质量理论(life quality theory)
目录 |
生活质量理论是1963年由美国总统肯尼迪在新年讲话中提出后广为传播的一种理论。此理论认为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和产业第三次科技革命,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在五、六十年代出现高速增长,从而引起了广大居民和无产阶级需求水平的提高的情况下,产生的资本主义在政治和经济上不会再有深刻的危机,今后的问题是进一步提高生活质量的观点。该理论的实质在于鼓吹阶级调和,粉饰资本主义制度。
关于生活质量的定义。生活质量是一个综合性概念,既包括经济和消费水平等方面的物质生活条件,也包括广泛的政治、思想、文化等精神生活条件以及环境条件。在学术界上比较一致的看法是:所谓生活质量是指社会成员生活的好坏与优劣程度。
生活质量理论的基本内容是:
1.认为经济的增长是一种消极的矛盾现象,在一定情况下会引起社会的倒退。主张经济增长应当从属于社会发展的长远利益,以适应改善“生活质量”的要求。
2.认为平均收入的增长或者人均消费量的增加不是衡量社会状况最重要的指标,主要的指标应该是能够说明人们生活质量的指标,并指出物质福利和消费量增长造成了某些消极后果。
另外,从沃尔特·罗斯托的生活质量理论来看,在经济起飞以后,罗斯托主要从自然(居民生活环境的美化和净化)和社会(教育、卫生保健、交通、生活服务、社会风尚、社会秩序)两个方面研究了生活质量问题。罗斯托认为,生活质量主要包含这样一些内容:其一,服务业的发展将越来越重要,成为主导部门。与医疗、教育、文化娱乐、旅游有关的服务部门加速发展,服务业提供的是“丰富居民生活”和“提高生活质量”的劳务。其二,汽车工业部门的发展和汽车的大量使用造成了社会环境问题。因此,“追求生活质量”必须认真处理和解决环境污染、城市交通拥挤和人口过密等问题,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就谈不到所谓“生活的质量”。从罗斯托的生活质量理论中,我们不难看出生活质量包含的主要内容:在物质文明极大提高的基础上,能够提高和满足人们不断的文化教育消费和环境生态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