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旅游资源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录 |
生物旅游资源是指能给旅游者提供观赏、娱乐、疗养、科考、美食、工艺制作等层次旅游行为的以生物为主体的旅游资源。从它的属性讲,仍属于自然旅游资源的范畴。
生物旅游资源一般是指珍稀树种、奇花异草、珍禽异兽、古树名木、古生物化石、成片的森林等。而体现在具体环境上的野生动植物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植物园、动物园、观光果园、花圃、狩猎场、水族馆等,都是生物旅游资源集中的旅游区(点)。
生物是自然界中具有生命的物体,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三大类。生物旅游资源是自然旅游资源中具有生命力的、最富有特色的资源。[1]
生物旅游资源的特点[2]
动物与植物是生物的主体部分,也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自然景观一起构成重要的旅游资源,也可单独形成重要的旅游景观。生命演化至今,丰富多彩的生物使地球生机盎然,生物具有构景、成景、造景三个方面的旅游意义。动植物作为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受其他环境因子的制约,也影响其他环境因子的发生发展。山清水秀说明了地貌景观、生物景观和水文景观之间的相互关系。山清才能水秀。水秀对山清有着强烈的依赖。苍山翠岭是地貌景观,但这些地貌景观如果没有植被的衬托,就没有了灵气,没有了生机,没有了对游客的吸引力。因此,生物是其他旅游资源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松涛滚滚、鱼儿雀跃、鸟语花香是动植物本身形成的旅游景观。花展、动物展、植物园、动物园、各种以动植物为题材的旅游节都说明了动植物单独能构成旅游景观。
生物旅游资源具有以下特点:
一、奇特性
奇特性是指生物受地域分异规律控制而形成的不同地方有不同生物景观的特点。可以说,地球上不存在环境完全相同的地区,地区之间多少存有差异。环境的地区差异,大尺度的遵循纬度地带性、干湿差异性;中尺度的遵循垂直地带性;小尺度的遵循地方性等地域分异规律。生物是环境的产物,有什么样的环境就有什么样的生物。热带的植物叶大、常绿、秋冬不落叶,寒带的植物多为针状叶,秋冬落叶;热带的动物皮毛不如寒带的厚。各个地方都存在适应当地环境的生物奇观。人们一提到热带,就联想到陆地上茂密的热带雨林、独树成林的大榕树、大象和孔雀,海洋中的热带观赏鱼;提到两极就会联想到北极的北极熊、南极的企鹅;提到澳大利亚就会联想到袋鼠。这一系列的联想都来自各地特色生物在人们头脑中留下的深刻印象的自然反映。
二、指示性
由于自然地理各要素都处于紧密的相互联系、相互依赖之中,每个要素的发展都不是独立的,而是共轭进行的,根据各要素之间的这种相互联系,就可用自然环境中的一个环节来确定其余环节。自然地理各成分中,生物特别是植物受其他要素的影响反应最灵敏,且具有最大的表现力。例如,椰子正常开花结果是热带气候的标志;温带草原景观是温带大陆性气候的标志。再如,在未受污染的水体里,藻类以硅藻和甲藻为主,每毫升水中细菌数在1000个以下;当水体受污染时,藻类以蓝藻、绿藻为主,每毫升水中细菌数达10万个以上。生物景观的指示性特征,不仅有助于进行科研、考察、观赏和生态旅游等活动,也有助于形成所在地的自然景观,突出所在区域的景观特点。
三、时间性
时间性是指生物随季节变化发生的形态和空间位置变换而形成季节性旅游景观的特点。如植物,不同季节有不同的植物开花,春季的茶花、樱花、牡丹花,夏季的荷花,秋季的菊花、桂花,冬季的梅花等;不少植物的叶色也随季节变化而更换色彩。再如动物,不少动物随季节有规律地南北迁徙,出现了生物空间位置随季节变化等胜景。
四、广泛多样性
这是指生物景观类旅游资源在空间分布上的广泛性和多样性。地球上的任何地方,山地、高原、海洋或湖泊,甚至是沙漠、戈壁,都有生物的存在。地球上自然生态系统的类型和生物的形态、色彩、声韵和种类等也丰富多样,这些都具有很高的旅游价值。我国的生物资源极为丰富,其中包括不少特有、独存和主要分布于我国的珍稀物种。据统计,目前我国有高等植物3万多种;维管束植物约有2.7万多种;独有的树木50多种,其中银杏、水松、水杉、金钱松、银杉被称为“植物的活化石”。我国的动物资源也很丰富,有陆栖脊椎动物约2000多种,其中鸟类约有1189种,兽类近500多种,爬行类约有320多种,两栖类约有210多种。世界上有不少陆栖脊椎动物为我国特有或主要产于我国,如丹顶鹤、马鸡、金丝猴、羚羊等。还有一些属于第四纪冰川后残留的孑遗种类,如大熊猫、扬子鳄、大鲵、白鳍豚等,都是极为珍贵的物种资源。
五、可再生性
可再生性是指由生物的繁殖功能、可驯化功能和空间移植性所决定的,由人与自然共同创造形成的生物旅游景观。生物与无机物不同,它具有繁殖能力,使生物世代相传,这一特点决定了其经济利用上的可持续性。生物的可驯化性和空间位置的可移植性,决定了人们可以在局部改变环境条件的基础上,将野生动植物驯化、移植、栽培、饲养,形成动、植物园和农村田野风光等人造生物景观,同时还能作为园林造景、美化城市的衬景。
六、脆弱性
脆弱性是指生物及自然生态系统在抗干扰的能力上较为脆弱的特点。动植物都是有生命的物质,灾害性环境变迁,会使不少生物死亡,甚至整个物种绝灭,如地质时期白垩纪时灾变环境,使称霸一时的恐龙绝灭。人类过度地干扰破坏也会导致生态系统的破坏、物种的绝灭。例如,原始的刀耕火种,烧毁了茂密树林,使动物失去栖息地而影响其生存,土地失去植物根系的固着导致水土流失,这种遭破坏的生态系统必然失去其旅游美学价值。由此可见,生物旅游景观是极为脆弱的,在开发利用上只宜提倡保护与利用并重的生态旅游。
七、生命有机性
自然旅游资源中的地质、地貌、水文等要素都属于无机物,由它们构成的风景景观,也有动、静的变化,但这种动态变化主要是在内外营力作用下的自然运动过程,是无生命的。而动植物是具有生命的有机体,它们的存在给自然界增加了生命的活力。在一些以沙漠、草原、山水等景观为主的风景区,生物景观的存在,不仅使原本单调的景区充满生机,而且增加了景区的旅游功能,提高了旅游效果。例如,青海湖鸟岛上的成千上万只禽鸟,使原本孤寂的荒漠景观变得热闹非凡、生机盎然。可见,生物景观不仅丰富了自然旅游资源的内容,而且创造了自然景观的生机与活力。
生物旅游资源的分类[1]
一、植物旅游资源
植物资源包括繁密茂盛的植被和森林,珍贵的奇花异草和古树名木等。植物具有美化环境、装饰山水、分割空间、塑造意境的功能,植物资源具有丰富自然景观、衬托人文景观、保护生态环境、美化旅游景区、增添游人游兴、陶冶游人情操的作用,在科普考察、科学研究和生态旅游方面,也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观赏植物。根据观赏植物中最具美学价值的器官和特征,将其划分为观花植物、观果植物、观叶植物和观枝冠植物。
花是植物中最美、最具观赏价值的器官,花色、花姿、花香和花韵为观赏花卉的四大美学特性。观赏植物首先以绚丽的色彩传送美,使人感到赏心悦目;花姿不仅仅指花朵,还包含叶、果实、株形的外表美。花香袭人,花香常随风飘散,不见花丛能闻其香。花韵是人们寓意在花卉里的蕴涵,傲雪怒放的梅花,出污泥而不染的荷花,傲霜屹立的菊花,虚心有节的竹子,韵味千古,发人深省。牡丹、月季、梅花、菊花、杜鹃、兰花、山茶、荷花、桂花、君子兰等是我国的十大传统名花。
观赏果实的色彩以红紫为贵,黄色次之。榴莲、西瓜、中华猕猴桃、梨、苹果、葡萄、柑橘、香蕉、荔枝、菠萝蜜被誉为世界十大名果。
不少植物叶色随季节变化呈现出高的观赏价值,如北京的香山红叶。树木的枝冠之美主要由树冠外形和棱序角决定。如棱序角90。的雪松和棱序角90°~180°的垂柳,均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
2.奇特植物。奇特植物往往以其独特或地球上绝无仅有的某一特征而闻名。如结“面包”的树——面包树;最高的植物——杏叶桉;最粗的植物——百骑大栗树;最大的花——大王花;树冠最大的树——榕树等。
3.珍稀植物。珍稀濒危植物是人类保护的主要对象,同时具有极高的景观价值。世界八大珍稀植物是:王莲——世界上最大的莲;古老的活化石——水杉;热带雨林巨树——望天树;蕨类植物之冠——桫椤;奇异的长命叶——百岁兰;中国的鸽子树——珙桐;最重量级的椰子——海椰子;稀世山茶之宝——金花茶。
4.风韵植物。风韵植物因其物种及生长环境不同,而产生各自特殊的风韵,使之成为人类社会文化中某一种事物或精神的象征者。“国花”和“市花”成了一个国家和城市的象征。
5.古树名木。有些树木以树龄长、规模大、形姿美、社会环境特殊,称为古树名木。它标志着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文明历史。如黄山的迎客松、黄帝陵的皇陵古柏等。
6.草原。我国内蒙古的呼伦贝尔草原、锡林郭勒草原,新疆的天山草原等,均以丛生草为主,草原面积大,开阔坦荡,令人心旷神怡。
二、动物旅游资源
1.观赏动物。动物的体形千奇百怪、各具特色,蕴藏着一种气质美。如虎,体形雄伟,颇有山中之王的气度;长颈鹿、长鼻子大象、“四不像”麋鹿等都具有观赏价值。北极熊、斑马、金钱豹等都是以斑斓的色彩吸引旅游者的动物。
2.珍稀动物。珍稀动物指野生动物中具有较高社会价值、现存数量又非常稀少的珍贵稀有动物。我国一类保护动物中有大熊猫、东北虎、金丝猴、白鳍豚、白唇鹿、藏羚、野骆驼,长臂猿、丹顶鹤、褐马鸡、亚洲象、扬子鳄、华南虎等。其中大熊猫、金丝猴、白鳍豚、白唇鹿被称为中国四大国宝。
3.表演动物。动物不仅有自身的生态、习性,而且在人工驯养下,某些动物还会模仿人的动作或在人们指挥下做出某些技艺表演。如大象、猴、海豚、狗、黑熊等。
4.劳作动物。许多动物已经被驯养成为人类劳动的帮手,例如马、牛、骆驼、驴子等。在现代运输机械异常发达的今天,虽然这些动物已经不再是主要运输工具,但他们却被当成旅游资源在景区内充当特色交通工具和娱乐项目,给旅游者增添了许多乐趣。
5.家养动物。家养动物包括宠物和牲畜。宠物不仅增加了人类生活的情趣,经过训练的宠物还能够表演各种特技,例如赛狗、赛马、鹦鹉说话等,都成为旅游者喜闻乐见的项目。
生物旅游资源的功能[3]
1.观赏功能
动植物的形态、色彩、活动习性、寓意等缤纷多样,启发着人们对美的追求,强烈地吸引着旅游者:就形态而论,植物的花、叶、果实,动物的特殊形态成为风景区中观赏亮点的一部分;就色彩而论,植物的茎、叶、花色彩斑斓,随季节变化。动物的斑斓色彩同样吸引着旅游者的目光。
2.美化、净化环境功能
动植物对其所在的环境起着突出的装饰作用。植物及其植被能给风景带来“秀”、“丽”、“幽”、“森”等方面的突出意境。“山清水秀”、“鸟语花香”所形容的都是生物美化环境的功能所造就的美景。植物还能起到改善环境、保护环境的作用。
3.保健和休疗养功能
这项功能主要体现在森林和草地环境改善能力方面,此外,一些野生药用动植物吸收天地之精华,本身具有医疗的功效。
4.造园功能
植物是园林中不可缺少的因素,在中国的园林中经常利用高大的植物来达到夹景、隔景、障景的效果,利用植物的特殊形状来达到框景、对景的效果。
5.精神美学的功能
人们通常根据生物的某些习性、品格或某种特定的生活环境,赋予其某种含义。不同地区还以本地区独特的生物资源为主题,开展规模较大的旅游节庆活动。
生物旅游资源的吸引因素[1]
生物旅游资源的吸引因素:①蓬勃的生机,这是生物旅游资源与其他自然旅游资源最大的区别。②艳丽的色彩,给游人以丰富的色彩美。③多姿的形态,如西湖的垂柳、黄山的迎客松、长颈鹿等。④迷人的芳香,给游人以神清气爽之感。⑤悠久的象征,某些植物是沧桑历史的见证者,仅产于我国、与恐龙同年代的扬子鳄及原产于我国的银杏、水杉和仅产于美国的北美红杉等,都是“活化石”。⑥奇特的现象,如产于我国和北美叶似马褂的鹅掌楸;巴西高原上的纺锤树;陆地上体积最大、长有长鼻子和长门牙的大象;世界上最大的不能飞翔的鸟——鸵鸟等。⑦珍稀的物种,如唯独在我国幸存下来的银杏树;黄山特有的迎客松、黑虎松、卧龙松、团结松等名松;还有我国的东北虎、澳洲的鸭嘴兽、树袋熊和大袋鼠等。⑧丰富的寓意,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地区或民族,对某些动植物赋予特殊意义,如以雄鹰、雄狮来象征民族的威武,坚强不屈。莲花是佛教的象征。⑨科考的对象,生物资源对于学生来说,是活生生的课本;对于科学家来说,是一座天然的野外实验室。生物资源是生物科学发展的源泉,生物界还有很多奥秘等待着科学家的探索。此外,生物资源还为其他学科的发展提供了依据,例如仿生学、医学、材料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