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47个条目

生产要素拥挤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录

什么是生产要素拥挤

  生产要素拥挤是指在特定生产条件下一种或多种投入要素增加到一定程度时,由于投入过多造成生产阻塞而导致产出降低的现象。[1]

  首次把这个概念应用于经济学研究中,来描述该种生产状态的是荣获200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美国学者D.麦克法登(D.McFadden,1978),他将生产要素拥挤状态作为一个边界情况,泛指所有生产要素配置不当所形成的处置能力降低的现象。由于要素拥挤状态表现为明显的非有效性,这种情况发生的原因、条件和形成机理的研究就显得十分重要,而要素拥挤理论内涵的揭示是所有进一步研究的基础。

  生产要素拥挤概念反应了生产过程生产要素间的一种无效配置状态。在投入要素的等产量线图中,要素拥挤体现为等产量线后弯(Backward bending)。在经济理论中,由要素拥挤形成的后弯部分的等产量线构成了生产函数的非经济区。拥挤和非经济区是同质问题,非经济区与拥挤在本质上是相同的,非经济区与拥挤均是由于要素的弱可处置性所造成的。

生产要素拥挤的发展历史[2]

  生产要素拥挤问题是经济学研究的新领域。但是对于要素的拥挤状态,在经典的经济学理论中已经早有涉及。微观经济学厂商理论中关于等产量线的描述部分提到过的脊线之外,称之为“非经济区”的部分,就是我们通常意义上所讲的“拥挤”现象存在的区域。

  总产量曲线的最初理论是由 Johnson (W.E.Johnson,1913)在 1913 年提出的。1930 年以后,由于 Frisch(1935)、Schneider(1934)和 Carlson (1939)的杰出工作,总产量曲线和与之对应的生产函数的理论已成为经济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概念。经济学将总产量曲线达到最高产量后随着投入增加,产量降低的部分叫“非经济区”(uneconomic regions),把总产量线最高产量之前其它部分,即所有生产要素的边际产量都是正数时对应的区域叫做“经济区”。在新古典经济理论完全信息和绝对理性的假定下,市场是完美的,市场信息的时效性和不对称性对人们的决策行为没有影响,可以随时无成本的传导信息。理性的厂商会根据利润最大化原则选择生产资料成本最小的组合。所以在这种假定下,只用考虑“经济区”的范围,不可能进入非经济区。而且对于“非经济区”的严格定义和测度都十分困难,所以这一区域始终被忽略。

  最早对这一部分开始关注的是学者Cf.R.G.D.Allen (1947), 他最先对“非经济区”作了一些非常简单的描述。他提出由于“非经济区”的存在,生产函数将不再是单调的。而且他首次指出由于厂商在配置生产资料组合时,会存在一些无法避免的约束,阻碍他们根据利润最大化原则选择生产资料成本最小的组合。由此可见“经济区”的范围是不完整的,所以研究“非经济区” 很有意义。1962 年,G. H. Borts 和 E. J. Mishan (G. H. Borts, E. J.Mishan, 1962) 为了更完整的描述生产函数,发表了首篇这一领域研究的重要文献。这篇文献通过等产量线描述了在“非经济区”中各种生产要素的变化规律,而且通过数学工具证明了这一描述的正确性。但是他们没有找到用来形容在“非经济区”的生产要素配置状态的合适的词。首次把“拥挤”一词引入到这一领域并用来形容这种状态的是 2000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学者 D. McFadden。“拥挤”一词源于运输工具投入过多造成道路阻塞、运输能力降低的物流拥挤现象。而D.McFadden(1978)在研究生产理论中等产量线出现后弯(backward bending)现象时把这个词创造性引入,作为一个边界情况提出的,泛指所用生产要素,包括非流动性资产和非实物生产要素配置不当形成处置能力降低的“拥挤”现象。

  并且通过研究以往的文献我们发现,Vilfredo Pareto 在研究福利经济学时曾提出福利最大化的 Pareto 条件这一思想。而后,Tjalling Koopmans将这一概念引入到生产领域的研究并将它称之为“活动分析”(ActivityAnalysis)但是他们的方法都是完全的概念性质的东西,并没有实证的应用,直到 1957 年 M.J. Farrell 的文章“The Measurement of ProductiveEfficiency”的出现。产生了生产前沿面研究的雏形。在这篇文章中,Farrell将这些概念应用到实际数据中,但是他们仅仅能够满足模型的一部分条件,而不是全部。而在这之后的 1980 年,R. Fare 和 L. Suensson 在“Measuring Congestion in Production”这篇文章中指出了生产要素拥挤现象的普遍存在性,并通过一些案例给予了证明。由此对于拥挤的测度问题也就越来越凸现重要,经济学界也才开始真正关注这一被忽视了很久的重要领域。

生产要素拥挤的内涵研究[2]

  首先我们分析拥挤在等产量线上的体现(G.H.Borts,E.J.Mishan,1962)。图 1 为等产量线。在这里为了更简易的说明问题,假设生产中只需要 2 种生产要素 A 和 B,分别用横轴和纵轴表示,其生产的产品为 x。r3 和 r’4在等产量线 x0 上,其中 r3 点的切线与 A 垂直,r’4 点的切线与 A 平行。那么在 r3 以上 B 的边际产量为负,而以下的为正,等产量线明显存在后弯。如 A 增加αA,总产量不变,因为要弥补因为 B 增加带来负边界产量。在图上再画一条等产量线如上也找到在它上 A 的边际产量正负转变的临界点。找到无数条这样的等产量线和它们所对应的临界点,把这些点连起来,就形成了脊线 OR3。那么在与之相对应的 OR3 和 OB 之间的区域是不经济区,存在拥挤。在这个不经济区,A 的平均产量是正的,B 的边际产量是负的。同样可以得到 OA 和脊线 OR4 之间的不经济区。在这个不经济区,B 的平均产量是正的,A 的边际产量是负的。当然,OR3 和 OR4之间为经济区,不存在拥挤,在此区域 A 和 B 的边际产量都是正的。经济区是经济理论中配置资源有效率的区域。
图1:等产量线
放大
图1:等产量线

  在图 1 中,假设 B=B0,即 B 不变。在图 1-1 上表示为射线 B0。我们根据 A 和 B 边际平均产量的变化规律得到 r1,r2,r3 和 r4 点。在 r1前,A、B 产量为零;在 r1 和 r2 之间,A 的边际产量为正,在 r2 点达到最大,B 的边际产量为负;在 r2 和 r3 之间,A 平均产量增加,边际产量下降;B 边际产量为负,在 r3 点为零;在 r3、r4 点间为经济区,A 的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减少;在 r4 后,达到另一个不经济区,A 边际产量为负。在此期间,B 的变化和 A 是相反的。变化固定的 B0,把每一次得到的 4 个点分别连起来,形成射线 OR1, OR2,OR3,OR4。在对应的各个范围里,A 和 B 的变化规律和上面 4 个点之间的一样。我们变换坐标,设纵轴为 x,横轴为 A,设 B=B0 为定量,作图 2。在这里可以更直观的看到 A 的边际产量的变化。

图2:总产量线
放大
图2:总产量线

  在 O 到 r1,没有产出。在 r1 和 r2 之间,A 的边际产量增加。

  在 r2 和 r3 之间,A 的边际产量减少,平均产量增加。

  在 r3 和 r4 之间,A 的平均和边际产量都减少。

  在 r4 以外,随着 A 的增加,产量绝对减少,达到拥挤。

  我们可以看到拥挤是生产中一部分资源相对与另一部分资源的拥挤,

  也就意味着另一种资源的极端稀缺。所以,两个非经济区是不可以共存的。

参考文献

  1. 孙巍.转轨时期中国工业生产要素拥挤的特征分析(D).吉林大学商学院.2004
  2. 2.0 2.1 何小莉.生产要素拥挤的测度及其形成的产业竞争因素分析(D).吉林:吉林大学.2006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1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Mis铭,寒曦.

评论(共0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生产要素拥挤"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