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力结构合理化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录 |
什么是生产力结构合理化[1]
生产力结构合理化是指合理组织生产力,使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各个经济组织、再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各个经济区域、各种水平的技术手段等之间,保持一个合理的结构(比例),使社会经济运转良好,从而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生产力结构合理化的要求[1]
①比较充分和有效地利用现有的人力、物力、财力,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
②国民经济各部门能够协调发展,社会扩大再生产能够顺利进行。
③有利于不断采用先进科学技术。,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
④人民群众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较快地提高。
生产力结构合理化的基本标志[2]
(1)能够使现有生产力充分发挥出来,充分发挥生产力结构的功能和优势,使人力、物力、财力和自然资源的发挥率达到最佳,并能充分发挥出全国、各地区的经济优势,很好地利用国际分工的有利条件,做到人尽其才、地尽其利、物尽其用。
(2)能够促进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扩大劳动对象的范围,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3)能够促使国民经济各部门协调发展,社会资金运转顺畅,社会扩大再生产顺利进行。
(4)能够促使国民经济稳定持续发展,经济效益不断提高,积累增长较快,生产和经济发展出现良性循环。
生产力结构合理化的制约因素[3]
(1)自然资源的数量、种类和各种自然灾害在内的自然条件。
(2)资金的数量和来源、劳动力、市场、原材料供给和经济技术协作体系等状况在内的经济条件。
(3)科学技术条件。
(4)社会政治条件等。
生产力结构合理化的主要途径[4]
- 第一,要从分析现有生产力结构入手,找出影响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因素,选择和确定合理的生产力结构模式。
从我国当前的情况看,由于生产力结构的不合理,进而影响经济结构的不台理,主要表现在农轻重比例关系失调,农业生产力相当落后,轻工业生产力长期处于被忽视的地位,造成重工业有脱离农业和轻工业而片面发展的倾向,能源和交通发展缓慢,从而使现有的生产力难以发挥作用,不仅影响了生产和流通的发展,也使人民生活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多年来积累率过高,使积累和消费的比例失调,基本建设规模过大,超过了可能提供的财力、物力和人力,基本建设迟迟不能形成现实的生产力。针对上述问题,采取有效措施,选择和确立最佳模式,切实调整生产力结构并使其逐步达到合理化。
- 第二,要从社会生产目的出发,根据社会需要对不合理的生产力结构进行调整。
在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应该说是相当快的,甚至高于世界上的发达国家。但是人民的实际生活水平却仍然比较低,人民在吃穿用住等方面还很紧张。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之一,是生产力结构的不合理,导致农业、轻工业、商业、服务业的发展迟缓,限制了人民生活的改善。因此,当前调整生产力结构,重点应放在发展这些部门的生产力上。
- 第三,要从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状况出发,确立合理的生产力结构。
一个国家生产力结构目标模式的确立,要从本国的国情出发。就我国来说,既要看到我国地大物博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又要看到当前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的能力还比较低的情况,既要看到我们具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又要看到劳动者文化科学技术水平还很低,就业还相当困难;既要看到我国具有悠久的文明历史,又要看到当前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还是相当低的状况,等等。要充分利用我国的有利条件,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发展社会生,产力。
- 第四,要从科学技术巳达到的水平出发,努力赶超世界先进科学技术水平,确立合理的生产力结构。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发展的强大推动力;在我国确立合理的生产力结构,既要看到科学技术在现有生产力中的水平,又要看到当前世界先进生产力的水平,适度地把二者有效地结合起来,确立生产力结构的先进程度,力争做到既使现有生产力得到充分利用,又要使先进生产力发挥带头作用,从宏观上提高经济效益。
- 第五,要从适应国际市场竞争的状况出发,确立合理的生产力结构。
社会化大生产已使一个国家的经济,不能再采取封闭式的自给自足经济,必须利用国际分工,在国际市场竞争中求得发展。因此,国际市场竞争的状况,已是一个国家确立合理生产力结构必须充分考虑的问题。在我国,既要做到生产力结构齐全和完善,又要有利于扩大商品出口、创汇的能力。总之,生产力结构合理化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只能根据不断变化的情况,选择切实有效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