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堡包沟通术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汉堡包沟通术,又称汉堡包法、“汉堡包”原理、三明治效应
目录 |
汉堡包沟通术是指与人沟通时,先表扬别人(正面反馈),然后中间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负面反馈),最后再包裹上溢美之词。强调先表扬特定的成就,给予真心的肯定,然后提出需要改进的“特定”的行为表现,最后以肯定和支持结束。这种方法的目的就是一开始给对方一颗蜜枣,让他放松,然后指出不足,最后再加上溢美之词,抹平批评时候的尴尬。
汉堡包沟通术另一种相近词:三明治效应
在批评心理学中,人们把批评的内容夹在两个表扬之中从而使受批评者愉快地接受批评的现象,称之为三明治效应。这种现象就如三明治,第一层总是认同、赏识、肯定、关爱对方的优点或积极面,中间这一层夹着建议、批评或不同观点,第三层总是鼓励、希望、信任、支持和帮助,使之回味无穷。这种批评法,不仅不会挫伤受批评者的自尊心和积极性,而且还会令其积极地接受批评,并改正自己的不足方面。
为什么运用三明治式的批评就会产生如此大的效应呢?主要原因有如下几点:
一是三明治法的去防卫心理作用。在批评之前,先说些亲切关怀赞美之类的话,就可以制作友好的沟通氛围,并可以让对方平静下来安下心来进行交往对话。如果一开始就是直接的批评,语气又十分严厉,那么,对方就会产生一种自然的反射状的防御反应以保护自我。一旦产生了这种防卫心态,那就很难再听得进批评意见了,那怕批评是很对的,也都将徒劳。可见,三明治的第一层就起到了去防卫心态的作用,使受批评者乐于接近批评者。
二是三明治法的去后顾之忧作用。许多破坏性的批评总是一而再,再而三地进行批评,批评结束时还让人心有余悸,让人感到是在受批评还是受罚搞不清楚,因此,总会有后顾之忧。而三明治法的最后一层就起到了去后顾之忧的作用。它常常给予挨批评者的鼓励、希望、信任、支持、帮助,使受批评者振作精神,重新再来,不再陷于泥潭之中。
三是三明治法给受批评者以面子。批评不是目的,只是手段,批评在于改善行为。因此,如何批评就特别讲究。三明治式的批评,既指出了问题,同时也易于让人接受,而且不留下后遗症。这主要要归功于这种批评不伤人的感情、不损坏人的自尊心,能激发人向善的良心,使人的积极性始终维持在良好的行为上。
如何正确运用汉堡包沟通术[1]
1.让对方知道你的处境。一开始,先告知对方你的处境,这样对方才能理解你。如:目前我正要出去度假,所以这条信息我就简单直接了。
2.列出事实观察。你说出你的观察,但这观察不是对别人的横加指责,而是罗列事实情况,并让对方知道这些事实会对你造成什么影响。如:我看了会议网站,发现主题页上,我的名字拼错了。
3.表达你的情绪。比如,你告诉对方打错名字可能导致参会者没法据此查找更多信息,提醒对方改正名字的重要性。如:我感到有点失望,毕竟我当时给你的材料上名字是拼写正确的。
4.解释你的价值观。如:我觉得,你们需要把我的名字拼写对,因为参会者可能根据我的名字去查找更多关于我的信息。
5.提出建议。你需要清晰告诉对方要怎么做,做出改进,推动问题解决。如:我希望有人能把这个错误改过来,如果需要的话,我也可以帮忙检查看看其他信息是否准确。
所以,运用汉堡包沟通法,最重要的是陈述事实问题,并指明问题的严重性,而非对别人横加指责,让对方自然意识到修整错误的必要性。
汉堡包原则最大的好处是给人指出缺点的时候不会让人有逆反感,从而使人们能更好的工作。
在绩效管理中,当需要批评一个人时,就可以用修正性的反馈,也就是“汉堡包”原则。
绩效考核后,进行绩效面谈时,员工一般都会有些紧张,为了缓和员工紧张的情绪,我们可以先对员工进行表扬,让员工心情舒畅起来,接下来指出员工的不足,最后再对员工的优点进行表扬,使他们能带着愉快的心情结束谈话。“两块赞赏的‘面包’,夹住批评的‘馅’,员工‘吃’下去就不会感到太生硬。”
例如批评某人上班迟到,会如此进行:你一向表现不错的,最近是否身体不佳?要不然你是不会迟到的。迟到按单位规定是要给你一点惩罚的,你说对不?身体不好的话要早点去看的,如果家里有事,你可以跟我打个招呼,我们大家都可以帮助你的。小伙子,好好干吧!而破坏性的批评就会从头到尾都是火药味,同样是上班迟到,这种破坏性的批评就会如此进行批评:臭小子,你看看现在是几点了,就你迟到,你要不要岗位了,请你给我记住,以后别再给我碰着,要不然,你就别再来上班了!臭小子!这样的批评怎能不使对方大失面子呢?
案例不太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