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12个条目

比较管理学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录

什么是比较管理学[1]

  比较管理学是一门分析、比较不同经济体制、不同国家之间(或企业之间)在经济文化、政治、工业等方面的差异情况对管理的普遍性影响,以及管理的基本原理的可转移性的科学。它通过研究许多国家(或企业)在工业发展进程中管理的历史经验和动态,采取科学的比较分析方法,得出有关的结论,其目的是为探讨最佳的管理模式和普遍适用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企业管理规律。”

比较管理学的特点[2]

  一是打破国家与民族的界限,以两个或多个国家的企业管理作为研究对象。

  二是把企业视为开放系统,深入研究企业管理与社会环境的相互联系。

  三是运用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以及史学、法学等多门学科的知识,借鉴各主要管理学派的研究成果,自觉地采用各种比较分析方法。四是注意横向比较与纵向比较相结合,即不仅要对不同国家的企业管理进行横向静态比较,而且要对各国不同历史时期企业管理的发展与演变进行纵向动态研究。

比较管理学的产生与发展[1]

  近百年来,随着企业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的深入发展,管理科学理论、学派、分支学科不断涌现,比较管理学就是在此背景下于20世纪50年代末期逐步形成的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具体说来,比较管理学产生的历史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资本主义国家跨国公司的加速发展

  跨国公司是一种从事国际化生产与经营的国际性垄断组织,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国际垄断的主导形式。在“全球战略”的经营思想指导下,跨国公司业务遍及全球,其子公司也随之迅速扩大到世界各地。但是,管理环境的差异制约了跨国公司的管理效绩,它们迫切需要适应其发展需要的管理思想管理方法。在此情况下,一些跨国公司开始聘请学者致力研究管理差异,探讨如何提高适应能力和制定可行高效的管理方案,比较管理学因此应运而生。

  ②企业间竞争的日益加剧

  进入20世纪50年代后,资本主义国家的企业为争夺销售市场、原料产地、投资场所和获得高额垄断利润而进行的竞争更加激烈与残酷,相互吞并、破产倒闭屡见不鲜。在此情况下,企业经营者逐步认识到,企业间的胜负并非全部归因于技术差距和资金力量,而关键是管理差距。现代工业生产中各个企业所采用的设备、技术、工艺加工水平和劳动生产率水平都相差甚微,只有依靠先进的、科学的管理方法,企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因此,了解、比较和学习成功管理者的经验成为一种时代潮流。

  ③社会主义国家阵营的出现

  社会主义阵营的产生与发展,促使西方部分管理学者开始研究社会主义制度下企业管理的环境、特点和方式,并与资本主义国家的企业管理进行对比分析,以阐明区别,为资本主义企业向社会主义国家投资提供理论依据。

  ④管理流派的增多

  20世纪50年代中期,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的不断发展,客观上要求管理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探索新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这就使得管理科学的研究领域越来越宽,分工越来越细。在此历史背景下,管理理论的发展出现了两个明显的趋势:

  其一,管理理论多元化,形成了众多的管理学派。除50年代以前产生的古典学派行为学派管理科学学派之外,又产生出作业学派、经验学派、人类行为学派、社会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派数理学派,到50年代的末期还出现了系统学派权变学派等新的管理学派。

  其二,面对如此众多的管理学派,有些管理学者试图将它们兼容并蓄,建立起一个更为完整、更加系统的管理理论体系。于是,这些学者便开始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系统研究各种管理的理沦。比较管理学正是在这样一种复合的历史背景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人们一般认为1959年美国纽约出版的《工业世界中的管理:国际分析》一书是比较管理学的奠基著作。该书由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教授F·哈比森和麻省理工学院工业关系学教授A·梅耶斯合著。1957年,哈比森和梅耶斯在福特基金会的资助下,对世界包括印度、埃及、智利、以色列、法国、德国、意大利、瑞典、英国、日本、苏联和美国在内的12个不同类型国家的管理实践进行了充分的考察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完成上述专著,奠定了比较管理学的基础。此外,1965年由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国际工业管理学教授理查德.N·法默等合著的《比较管理学与经济增长》也是值得一提的重要著作,因为该书是在比较管理学的发展历程中第一部以比较管理学命名的专著。

  纵观比较管理学的整个发展历程,比较管理学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两个阶段:

  ①理论探索阶段

  理论探索阶段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期,终于20世纪70代中期。这一阶段研究的重点是比较管理学的理论建设,如研究的对象、范围、任务、作用、方法、体系的确立、概念的阐述、教学与研究的开展等。在这个阶段的中期,比较管理学的研究达到了高潮。从60年代中期起,美国许多大学陆续开设了比较管理学的课程,此后一些大学还设立了比较管理学的硕士与博士学位。但是,由于这一阶段的研究过于重视纯理论的探讨,很少注重管理实务的比较研究,因而未能揭示企业管理实践中的重大课题,加之该阶段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美国,国际性的研究还不够广泛,所以到后期走人低潮。

  ②实践研究阶段

  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比较管理学的研究重心由管理理论的比较转向管理实践的比较,参与比较研究的国家也由美国逐步扩大到日本、西德、韩国和新加坡等国。因为这些国家工业的飞速发展,迫使比较管理学者们走出理论研究的圈子,回到管理实践的研究中去。这时,美国及西方一些国家的学者们掀起了比较研究日本及东方国家企业管理的热潮。他们的研究进一步带动了世界范围比较管理学研究的发展,使之从低潮走向巅峰。美国20世纪80年代管理学界四大畅销书都是这一阶段的产物。时至今日,比较管理学的研究一直持久不衰。正因为如此,有些管理学者宣称:随着生产和经营国际化的到来,世界已经进入比较管理学的时代。

比较管理学的理论体系[1]

  (1)比较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关于比较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比较管理学的学者们存在三种不同的观点,即“双元对象论”、“多元对象论”和“非特指对象论”。

  ①“双元对象论”

  “双元观象论”认为,比较管理学是通过研究两个以上国家间企业管理理论、管理实践的异同,探索企业管理一般规律与特殊规律的科学。

  ②“多元对象论”

  “多元对象论”认为,比较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既包括国与国之间企业管理理论和实践的比较,也包括一国内不同企业间管理的比较。

  ③“非特指对象论”

  “非特指对象论”认为,比较管理学是探讨、比较和研究各种管理理论(如政府管理与企业管理,军队管理与行政管理,商业管理与农业管理的比较研究等)的异同,寻求管理一般规律的科学。

  (2)比较管理学的理论体系

  关于比较管理学的理论体系,人们同样存在不同的观点。其中主要包括以下三种不同认识:

  ①“分类体系”

  比较管理学的“分类体系”从管理要素的角度说明各国企业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异同,阐述联系和影响,并突出不同国家之特定要素的特点。

  ②“国别体系”

  “国别体系”将需要研究的国家按照顺序排列,分别加以论述,并阐明它们间的异同、影响与联系,重点在于综合比较社会经济制度和经济发展水平对企业管理制度的影响。

  ③“分论体系”

  “分论体系”按照比较管理学所研究的主要问题、顺序加以排列,并从理论上加以阐述,它基本包括基本理论、主要理论和结论三部分。

比较管理学的研究方法[3]

  总的来说,比较管理学的研究方法就是比较的方法。比较方法是许多学科研究经常运用的方法之一,它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社会实践中,根据一定的规则,把彼此有某种内在联系的两类或两类以上的事物加以对比,以辨明其异同和特点、把握其本质和规律的一种科学方法。

  从跨文化、跨国度、跨时空多种角度对企业管理进行综合比较研究,就是要通过比较找出差异,以揭示管理的内在规律性。由于管理的差异是多种多样的,这就决定了我们采取的比较方式也应是多种方位和灵活多变的。从比较的方向看,可以分为横向比较、纵向比较和斜向比较;从比较的联系来看,可以分为平行比较和影响比较;从比较内容的涵盖性来看,可以分为综合比较和专题比较、管理理论比较和管理实践比较;从比较的范围来看,可以分为国内比较和国际比较等等。

  当然,比较管理学绝不是仅仅使用比较的方法,而是一切有助于比较研究的方法的综合应用。比如案例研究法归纳法演绎法、统计法、历史研究法等都是比较管理学常用的方法。

比较管理学研究方法应用的原则[4]

  比较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决定了比较管理学研究方法应用的原则。主要原则如下:

  1.要坚持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原则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经过实践证实了的正确的科学方法沦。由于比较管理学研究对象广泛而复杂,只有灵活,科学地运用各种方法,从历史的发展观点出发,全面系统地进行辩证的比较才能把握住研究对象的本质,得出正确的结论,才能保证从根本上避免和克服在比较管理学研究中的偏见或盲目性。

  2.坚持可比性的原则。列宁曾明确指出:“比较必须作得适当,这里有一个起码的条件,就是弄清拿来比较的各个国家的历史发展时期是否可以互相比较。”这就是说比较要有可比性。所谓可此性,就是指比较管理学比较研究对象之间所具有的内在本质的相似性。这是比较管埋学研究所必须遵守的原则。

  正确的比较不能只从管理现象出发,必须重视企业管理内在本质的区别。正确的比较均是有条件的、分层次的,按—定标准进行的。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比较结果的科学性可靠性。以上是两条最根本的原则。要想正确地应用比较管理学的研究方法,必须坚持以上两个原则。

相关条目

参考文献

  1. 1.0 1.1 1.2 杜江著,戴斌译.旅行社管理比较研究.旅游教育出版社,2000年08月第1版.
  2. 董仁威.新世纪青年百科全书.四川辞书出版社,2007.4
  3. 徐向艺.管理学.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4.
  4. 穆忻善,吕本光.比较管理学.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2年10月第1版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3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Dan,Yixi,Gaoshan2013,林巧玲,Mis铭.

评论(共0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比较管理学"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