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仿思维法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模仿思维法(Method Of Imitate Thinking)
目录 |
模仿思维法[1]
模仿思维法又称模式思维方法,是指依据已有的思维模式来模仿认识未知事物的思维方法。
模仿思维法的实例分析[1]
例如,在机械力学占统治地位的近代,许多科学家依据当时所形成的机械运动的思维模式来模仿认识自然界,并提出了一系列相仿的新认识,在科学史上有影响的计有“动物是机器”(笛卡儿)、“人是机器”(拉美特利)、“器官即机器”(博雷利)、“血液循环机械系统”(哈维)等。又如,在系统论逐步普及的现代,人们开始应用系统思维的模式来认识世界,由此提出了诸如生物系统、人体系统、环境系统、交通系统、邮电系统、经济系统、法律系统等等新的认识概念。由此可见,在认识过程中人们往往运用已有的思维模式去揭示新的未知事物,同时反过来又不断丰富、完善和革新原有的思维模式。这就是“继承创新”、“推陈出新”的认识论原理,所以人类的思维模式既是以往认识的结果,又是新的认识的起点。人们的知识越广博,经验越丰富,他的思维模式就会多样化和完善化,其创造性思维活动就愈加频繁并愈有结果。在认识活动中,从个别到一般是形成一定的思维模式的过程,而从一般到个别则是运用某种思维模式去模仿和探索未知事物的过程。人工智能(电脑)的研制和应用,是模式思维方法员杰出的现代科技成果之一:电脑既是人脑工作原理和思维模式的物化,同时通过各种程序语言的设计与输入,电脑也正依据人的各种思维模式在模仿与探索着未知。随着人脑工作原理和思维模式研究的不断深入,电脑的模式思维能力和水平必将进一步提高,从而大大强化人类凭借电脑认识与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动作用。
模仿思维法的意义[1]
模式思维方法除了在科学研究和人工智能方面发挥巨大作用外,它在工程设计、项目规划、管理工程、经济决策、社会发展战赂研究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具有权大的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