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共鸣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文化共鸣(cultural resonance)
目录 |
文化共鸣指的是群体对共同的传统文化产生共鸣,有认同感、归属感,包括对共同的文化特性、宗教特性、道德文化等产生认同和尊重。
对于在文学活动中的共鸣现象人们一致认为它是一种普通的心理感应现象,它一般指人们在鉴赏文艺作品时所引起的与作品所要表达的感情意志相似或相同或交流融汇的感情活动。[1]
艺术作品无一例外都表现一种普世价值的美或是如实地呈现了人性的多面性,并且超越了语言、文化的差异,只有真实地反映社会发展趋势和时代精神的民族艺术,才有可能得到共鸣。灵动活力是艺术的灵魂,当艺术失去了它应有的感染力,就如明珠蒙尘,变得暗淡无光。好的艺术作品不受时代,种族,艺术,语言的限制。因为好的艺术作品就像一种媒介,让不同的人都能从中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并且无一例外的真实地反映社会发展趋势和时代精神的民族艺术,能得到大众的认可。
- 一带一路与文化共鸣[2]
丝绸之路,古已有之。丝绸之路不仅是古代中国与沿线各国经贸往来的重要通道,更润物细无声地滋养着我国与沿线各国的地域文化。由“陶瓷之路”“丝帛之路”等带有古老东方气质的商品符号发展成为沟通各个文化群落、促进各种文化样态融通互动、多元共生的文化之路。
“一带一路”,最重要的是文化共鸣;经济上互利是短暂的,文化认同却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文化包容是文化共鸣的基础。古丝路的核心价值在于借由陆上商贸而互通有无,新丝路将陆路交流合作通道升级为一个海陆并举的闭环,并邀请沿线各国与中国一道互相尊重、互利互惠、凝聚共识、共建共享共赢。“一带一路”倡议的落地使100多个拥有不同文化的国家紧密关联,足见“丝路精神”的创新传承和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与包容。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求大同而存小异、和谐共生、多元并存是文化包容的宏观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