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流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心流(Mental flow)又称福流、涌流、心流通道,是指一种某者在专注进行某行为时所表现的心理状态。
目录 |
心流是心理学家米哈里·齐克森米哈里 (Mihaly Csikszentmihalyi)在他的著作《心流:最优心理学体验》中提出的,将心流定义为一种将个人精神力完全投注在某种活动上的感觉;心流产生时同时会有高度的兴奋及充实感。
“心流”是指我们在做某些事情时,那种全神贯注、投入忘我的状态。这种状态下,你甚至感觉不到时间的存在,在这件事情完成之后我们会有一种充满能量并且非常满足的感受。
很多时候我们在做自己非常喜欢、有挑战并且擅长的事情的时候,就很容易体验到心流,比如爬山、游泳、打球、玩游戏、阅读、演奏乐器还有工作的时候。某者在此状态时,通常不愿被打扰,即抗拒中断。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认为,使心流发生的活动有多样性。
1、我们倾向去从事的活动。
2、我们会专注一致的活动。
3、有清楚目标的活动。
4、有立即回馈的活动。
5、我们对这项活动有主控感。
6、在从事活动时我们的忧虑感消失。
7、主观的时间感改变--例如可以从事很长的时间而不感觉时间的消逝。
以上项目不必同时全部存在才能使心流产生。但齐克森米哈里也提出一些方式使得一群人可以在一起工作使得每个个体都能达到心流的状态。这种工作群体的特征包括了:
1、创意的空间排列。
2、游戏场的设计。
3、平行而有组织的聚焦。
4、目标群组聚焦。
5、现存某项工作的改善(原型化)。
6、以视觉化增进效能。
7、参与者的差别是随机的。
米哈里·齐克森米哈里可能是第一个将心流的概念提出并以科学方法加以探讨的西方科学家,不过他并非第一个注意到心流现象或发展出心流技法的人。
超过二千五百年的时间里,东方精神传统实践家--如佛教家及道教家运用心流技法为其发展精神力的重要技法。日本禅宗使用心流来决定其表现形式。在佛教圈中,心流早已是一个被广泛使用的辞。
在教育领域中,“过度学习”似是心流的一项重要因素--至少在技术层面是如此。同时,许多现代运动员也在运动中经历心流,他们称此经验为“在心流区”中。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心流的概念已广为东西科学家、精神大师及运动员所共同认识,只有齐克森米哈里将心流的概念应用到改善西方文化构成(如游戏场设计)的领域中。东方精神实践家曾发展出一套完整的心流理论来促成精神力及个人之发展与自我提升。
- (1)明确目标
要达到心流体验,首先需要做一件有明确目标的事情 ,因为目标才会引领专注,才能让我们投入心力。好的工作;有计划、有目标的闲暇生活及爱好都符合这一点。
- (2)即时回馈
即时回馈是达到心流的一个重点,为什么很多人会沉迷于游戏或赌博,就是游戏和赌博有即时回馈,做得如何,马上可以看到效果。很多企业员工没有活力,往往也跟没有即时回馈有关。
- (3)匹配难度
匹配难度就是,要不断提升事情的挑战,突破舒适区,没有难度很快就会厌倦,但如果难度太高,又很容易放弃。所以,适当的难度才是持续投入的基础,这在体育比赛中特别明显。工作中也一样,如果一个人的工作长期没有挑战,那么他很快就会失去兴趣,最终导致效率降低。聪明的领导应该懂得合理利用这一点。
- (4)全神贯注
把潜在的外界干扰都摒除掉可以让你更快的进入心流状态,并且不易被打断。
- (5)持续挑战
不但要匹配难度,而且要持续提供,让该项活动一直具有挑战,这也是刻意练习的核心。只有这样不断挑战,才能长期处于一种全情投入的心流状态。
学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