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39个条目

强迫思维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强迫思维(obsessions)

目录

什么是强迫思维

  强迫思维是指反复进入头脑中的不需要的或闯入性的想法、怀疑、表象或冲动,它往往跟患者的想法、价值观相反,患者想要制止,却又无能为力,因此它的出现令人痛苦、矛盾和焦虑不安。[1]

  强迫思维常以刻板的形式不随意地反复闯入个人脑海的观念、表象或冲动。常令人不快,病人经常徒劳地努力加以抵制。尽管如此,病人仍将其认作是自己的思想。有时则是犹豫不决或无休止地在两种选择之间权衡,伴有不能对琐细但必要的日常小事做决定,包括强迫性思维反刍,它与抑郁的关系特别密切。

  强迫思维是一种挥之不去的想法和印象。强迫思维是发自内心的,而且当事人自己也认为是不合理的,但有强迫性障碍的人不能停止或忽略这些想法。有强迫性障碍的人往往在出现强迫思维的时候感到害怕。有些强迫思维是轻微的,或只出现一次;但有些强迫思维是经常存在的。在某些情况下,强迫思维会扰乱人的日常生活,当事人也讨厌自己有这种想法。常见的强迫思维包括害怕细菌导致生病、出门的时候总是担心炉灶是否关好、总是想到某个数字、总想用某个顺序或方法做事情等。

强迫思维的故事[2]

  神话中的西西弗斯因为触犯了众神而被惩罚把一块巨石推上山顶,但由于巨石太重了,每次未到山顶石头就滚下去了,前功尽弃。于是,西西弗斯每天重复推石头这件事情。西西弗斯的生命就在这样一件无效又无望的劳作当中慢慢消耗殆尽。在生活中,有人也是每天周而复始的重复着一些事情,明知无效,但无法控制,情绪非常无助,这种情况称为强迫症。

强迫思维的表现

  强迫思维的表现是下列4者:

  (1)在病程中某一时间所体验过的思想、冲动意念、或想象,会反复或持久地很不合适地闯入头脑,以致引起显著的焦虑或痛若烦恼;

  (2)这种思想、冲动意念、或想象并不单纯是对于现实生活中一些问题的过分担心。

  (3)患者企图忽视或压制这些思想、冲动意念、或想象,或者用其他思想或行动来中和它们;

  (4)患者认识到这些强迫性思想、冲动意念、或想象都是他(或他)自己头脑的)产物(并不是被强加的思想插入)。

  妄想症和精神分裂

  有些强迫症个体表现出来的强迫思维也具有妄想特征。有5%的强迫症病人坚信他们的强迫思维是真实的,另外20%的人也相信,但是没有到坚信的地步。因此,我们在诊断的时候必须考虑用缺乏“自知力”这个标准,来诊断那些对自己的思维坚信不疑的病人。妄想症与强迫症的区别强迫症会有强迫动作。因为强迫症中,强迫思维往往伴有强迫动作。

  强迫思维与抑郁性沉思(DepressiveRumination)

  对强迫思维与抑郁性沉思要做出明确区分具有一定的困难。二者的区别在于思维的内容和对思维的抵制程度不同。与强迫思维不一样,抑郁性沉思的内容是悲观的,最后陷入沉思。而且,抑郁性沉思的人不太会努力来压抑这些想法,而强迫症患者会努力压制这些想法。当病人同时患有强迫症和抑郁症是,他会表现出这两种症状,但是在暴露联系中,只有强迫症状得到处理。在临床上,我们还发现,患有抑郁症的病人认为治疗是无效的,这样的观点会影响患者对治疗进展的正性评价,影响患者的积极性,虽然这与强迫症无关,但是,在治疗中,也需要的到处理。

  颞叶癫痫:偶可出现强迫观念和行为,呈发作性,并有其它颞叶癫痫的症状,脑电图、脑电地形图等检查可助鉴别。

  广泛性焦虑症

  广泛性焦虑与强迫症在过度忧虑上就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是,与强迫思维内容不一样,过度性忧虑,其忧虑的具体内容一般在现实生活中存在,而且病人并不认同自己的忧虑是不合适的(自我协调ego syntonic),它们不会觉得它们不应该担心那些事情。而强迫思维的内容一般是虚构的,而且对这些想法病人认为是不合适的(自我不协调 ego dystonic),他们认为不应该出现这些念头。除此之外, 广泛性焦虑障碍病人和强迫症病人都会担心他们日常的一些事情,比如担心他们的孩子会生病,广泛性焦虑障碍病人会担心由于生病导致的长远的后果(比如学习退步,身体衰弱等等),而强迫症患者则会注意疾病的病菌(比如他们的孩子身上的感冒病毒会大批滋生)。对于那些没有强迫动作,只有强迫思维的患者,尤其要区分忧虑与强迫思维。

  恐惧症:

  如果不考虑仪式行为,特定的恐惧症和强迫症是很相似的。比如说,对细菌和老鼠的病人常常能够通过成功回避老鼠来降低焦虑,但是,对于强迫症病人来说,如果他带有“老鼠病毒”的强迫思维,虽然老鼠已经走了,他仍然会感觉受到细菌的感染,即便是在知道 某个地方只是在几个小时前出现老鼠的情况下,也会感觉被感染。这些问题通常会导致病人随后采取回避性行为(比如大洗衣服。洗澡等)。这些行为通常在特定的恐惧症病人身上不会发生。

  疑病症与身体变形障碍(Body Dysomorphic Disorder)

  疑病症的特点是对自己的健康特别关注,身体变形障碍关注的则是自己身体上有什么畸形,这两个方面也是强迫症患者强迫思维的内容。将强迫症与它们区分开来的最好方法是从内容这两个方面。大多数疑病症和身体变形障碍关注的只是某一个方面的问题。而且,强迫症病人害怕将来会感染上疾病,而疑病症与身体变形障碍通常关注的是现在已有的一些问题,比如疑病症害怕自己已经生上什么病了。

  抽动秽语综合症

  抽动秽语综合症(Tourette’s Syndrome)和其他抽搐障碍(Tic Disorders)

  要把这两种心理障碍刻板的机体行为同强迫症区分开来,主要要分析行为与强迫思维之间的功能性关系。机体抽搐通常是自动的,其目的并不再与压制强迫思维带来的痛苦烦恼。相对来说,从行为上区分抽搐与“纯粹”的强迫动作并不容易,而且只有纯粹的强迫动作的强迫症患者也很少见。正如我们前文提到的,强迫症并发抽搐障碍的概率很高,所以对某个病人来说,在他身上往往可能同时出现两种障碍。正如抑郁性沉思一样,区分抽搐行为和强迫动作对于同时患有这两种障碍的病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仪式行为阻止法的对象是强迫动作,而不是抽搐行为。

强迫思维特点

  强迫症患者思维上完全能够意识到某些思想是不必要的,或者是荒谬的,并力图把这些想法从脑海中驱赶出去,但对这种思想并不能自由地加以干涉或控制,因此常有“控制不住”的体验,强迫性思维同时伴有烦躁焦虑的情绪,存在自我强迫和反强迫,可见强迫症的危害很大,强迫症患者的这种思维特点不仅干扰患者的正常工作生活,而且严重的还会导致患者社会功能的受损。 强迫性思维的表现主要为四个方面,即在病程中某一时间所体验过的思想、冲动意念、或想象,会反复或持久地很不合适地闯入头脑,以致引起显著的焦虑或痛若烦恼;这种思想、冲动意念、或想象并不单纯是对于现实生活中一些问题的过分担心;有些强迫症患者企图忽视或压制这些思想、冲动意念、或想象,或者用其他思想或行动来中和它们;强迫症患者认识到这些强迫性思想、冲动意念、或想象都是他自己头脑的产物。

  1.强迫怀疑:患者对自己言行的正确性反复产生怀疑,既而产生强迫性检查行为。如出门后怀疑是否关好门窗、写信是否写错地址等,为此而反复检查。

  2.强迫性穷思竭虑:强迫症患者对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情或自然现象反复思索,追根溯源,明知毫无意义,但无法控制,其思维经常纠缠在一些缺乏实际意义的问题上而不能摆脱,这一症状在青少年中才可以看到,如想"为什么把桌子叫桌子而不叫椅子","为什么一加一等于二却不等于三"。

  3.强迫联想:强迫症患者脑子里出现听到或看到某一观念或某一句话,便不由自主地联想起另一个观念或词句。

  4.强迫回忆:强迫症患者对经历过的事件,不由自主地在意识中反复出现,虽自知无此必要,但无法自控。有时强迫回忆和强迫怀疑可同时出现,患者在强迫回忆时怀疑自己回忆有错又不得不从头想起,加重其不安和痛苦;有时患者表现为发呆,实际上是在想,若被打断或认为"想得不对"时,就得从头再想起,因怕人打扰而表现出烦躁、躲避人等退缩性表现。

强迫思维的心理调适[1]

  一方面,医生会指导患者有效识别自己的强迫思维,矫正闯入性思维中的歪曲认知,发展出可以替换的、功能适应良好的想法,另一方面,医生可以协同患者改变其强迫思维的应对策略,在行为这一环上进行阻断。

  1.延迟相见

  当强迫思维出现时,与自己约定,现在先不管它,5分钟之后再来专心想这个问题。5分钟之后,再做下一个决定:花一小段时间专心想这个问题,或者再与自己约定5分钟之后再来想。在等待的时间里,做--些能引起你强烈兴趣的事情,而非消极等待。同时,你拖得越久,强迫想法就会越弱。所以,只要有可能,就一而再、再而三地拖延。

  2.记录想法

  随身带着一支笔和一个小本子,当你出现强迫思维的时候,写下你确切的想法或几个描述你想法的短语。你会觉得逐字的记录所有的强迫想法很繁琐,而这种结果将阻止你继续强迫。

  3.唱出想法

  找出一句可以概括你的强迫想法的短句,不考虑它的意思,套上一段简单的旋律。唱出强迫想法的同时,你会难以体验不安。保持这个状态哼上几分钟,当困扰减少的时候,停止哼唱。

  4.转换图像

  有意识地将你的强迫思维转换成另一幅相反的图画。例如,敏仪可以想象她正微笑着,和孩子一起愉快生活的画面。

  5.设置忧虑时间

  设置10~15分钟的忧虑时间,每天两次。这些时间全部用来担心、思考强迫的内容,不做任何积极的转换。如果有必要,-遍遍地重复相同的忧虑,直到忧虑时间用尽。在忧虑的时间里,试着最大程度的感受痛苦。持续这个练习至少一周,尽管你的强迫想法已经不再困扰你。

参考文献

  1. 1.0 1.1 朱彩方. 强迫思维的治疗[J]. 晚霞:上半月, 2012.
  2. 周爱珍. 西西弗斯的苦恼--例中学生强迫思维的分析[J]. 亚太教育, 2015, 000(035):110-111.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237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刘维燎,Llyn.

评论(共1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强迫思维"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M id 35171c4d8c7f8a5d095f2b7a8c1966e8 (Talk | 贡献) 在 2023年1月19日 21:37 · 浙江 发表

有时候无法完成的小事应该根据情况适当的放弃,千万不要因为强迫症而去投入大量精力来做一件毫无关系的小事。

回复评论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