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性社交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录 |
弹性社交,其概念来自于文章,《Color融资4100万美元的猜想》,缘起于名噪一时的Color应用,即通过特定场景的构建,对特定事件的识别,将用户的相关信息内容推送到这一特定场景内所有打开程序的用户端上,建立临时社交网络。
据此可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纽带是即时即兴、可近可远的,既支持用户与具备强关系的熟人使用,更支持用户和可能产生弱关系的陌生人建立同一社交群组。在移动互联网的人际关系构建中,时间、位置、内容和活动四个维度成为重要元素。而在弹性社交中,人际关系中的时间、位置及活动都是可以处于变化状态下的,唯独需要发生确定关系的即是内容。
(一)弹性社交网络的基础:关系
无论是以Facebook、IM为代表的传统双向确认强关系,还是以Twitter、Path为代表的单项信息传递关系,所有的社交关系都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所谓的“关系”源于“六度分离”理论,即:这个世界上的每个人只需要通过很少的中间人(平均6人),就可以和全世界的任何一个人建立起联系。显而易见,“六度分离”理论的最终落点在于建立人与人间的“关系”,沿袭这一理论,弹性社交网络的基础就应该是建立弹性的社交关系。
而弹性社交网络的社交关系,既可以是强关系,又可以是弱关系,甚至可以介于这两种关系之间。这种多元的社交关系建立恰好解决了传统SNS平台下“如何建立人与人的连接”这一核心问题。
(二)弹性社交网络的建立:场景
相较传统社交网络,弹性社交网络最大的差异在于“场景”。任何弹性社交网络都需要特定的场景加以实现。例如典型的弹性场景如:宴会、咖啡馆、滔吧、火车某节车厢??任何可以交换彼此身份信息的场景,都可以顺势构建起一个弹性社交网络。当然,弹性网络并不完全等同于LBS确认,也不完全等同于群组聊天,更不完全等同于陌生人交友。
上文中提到,“弹性社交”缘起于Color的概念。Color是LBS和SNS类应用突破传统制约的先行试水者,虽然最终以失败告终,但围绕着Color所引发的关于“场景”和“关系”的探讨却与日俱增。
显而易见,弹性社交对于“关系”的切分并没有严格的限制。但就发展的历程而言,“弹性社交”的应用市场正在出现更细化的细分市场。当然,以用户价值为核心的细化,阳然赋予了产品更有力的支持。相比于以往的“泛社交”,弹性社交的理念即实现了“泛社交”基础之上的“精确社交”,一方面,它仍属于“泛社交”的大范畴之内;另一方面,规避了“泛社交”会产生的缺陷,用“精确社交”来弥补缺陷。如此一来,用户的社交弹性才能够更大。以街旁为例,产品初期,它针对“兴趣”和“位置”来框定用户,即:你所建立的好友,是和你有某种共同目的或者爱好才抵达当前这个场景的人。例如一场音乐会,一场球赛等。基于兴趣来参加活动的人在某个位置被“发现”,然后进行好友动。这种建立在“泛社交”基础上精准式的互动方式,有效规避了传统社交中好友身份模糊不清、彼此信任度较低的不确定性。通过这种方式,恰如其分地对用户进行了群组式的切分和归类,提高社交关系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从而达成这种细化模式的作用与意义。
在弹性社交的细化模式之下,是否也同时压制了其移动应用市场呢?相对于“泛社交”的用户群,这种精确式的“泛_{叶:交”是否有其市场的生命力和延展性呢?答案是肯定的。无论哪一种社交形式,究其实质,都靠“用户密度”强有力的支撑,但对于这两者,其“用户密度”的含义有所不同。
从“泛社交”用户来看,以QQ为例,其强调的是在任意个地点都能建立QQ好友的关系。这种社交的用户密度是用人口的百分比去计算,其“用户密度”的概念仅是用来测算用户数量的一个指标。
而从弹性社交的用户来看,以“IM”为例,将“同一地理位置”使用人数作为基点。比如在某独立咖啡馆内,(如有必要)能够实现现场使用软件的人数达100%,从而带动和增加人们的交流和互动。从市场价值来看,这一“用户密度”的含义才更为精准,而这个概念也是弹性社交软件的生存根基——这就说明了为什么一定要依靠现有的SNS平台去发展LBS应用,这两者的有机结合,势必是社交应用的未来走向。
Color的昙花一现,让这个案例成了移动互联网界茶余饭后的一个谈资。它缔造的全新社交概念——弹性社交,也引发了更多的思考。在这个“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移动互联网时代,新技术与新艺术层出不穷的繁荣景象里,弹性社交似乎已是了无新意,如同co1or一样,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但事实上,Color的“弹性”只是一种技术呈现形式,在未来社交平台的发展走向上,“弹性”还应被赋予更多的表现方式和实现方式。Color开启了“弹性社交”时代,但也不应拘泥于此、止步于此。“弹性”作为一种功能属性,应发挥它更强的延展性,对社交应用进行更广泛的“弹性化”构建。
纵观国内近年来成功的移动应用,大多从移动互联网的相关创意迁移而来。从创新层面来看,优秀的独立作品并具有移动特质的应用,似乎并不多见。但事实上,能够对创意加以改造,“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同样能够赋予产品全新的生命力。而“弹性化”这一过程,恰好可以利用在改造中:基于同一时问、同一空间、同一兴趣、同一话题??都可以透过“弹性”的方式进行交互。
当然,就眼下的“弹性”而言,大部分应用的“弹性”功能不强、限制过多、操作繁琐,这些固有的传统互联网思维模式,束缚了移动应用为用户提供更为流畅和宽松的用户体验。另一方面,这些应用的“弹性”无论从内容或形式上,都不够鲜活,双向交互的能力不足,“弹性空间”成了摆设,没能发挥其最为根本的使命。
总而言之,针对基于弹性社交的移动产品而言,其根本还是应该了解用户价值,满足用户需要,达成用户体验,实现移动社交产品的全面创新与突围。
- 何天平.弹性社交:构建临时的社交网络[J].现代交际:下半月.2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