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累托最优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帕累托最优(Pareto Optimality)
目录 |
帕累托最优也称为帕累托效率(Pareto Efficiency)、帕累托最佳配置,是博弈论中的重要概念,并且在经济学, 工程学和社会科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帕累托最优是指资源分配的一种理想状态,假定固有的一群人和可分配的资源,从一种分配状态到另一种状态的变化中,在没有使任何人境况变坏的前提下,使得至少一个人变得更好,这就是帕累托改进或帕累托最优化。帕累托最优的状态就是不可能再有更多的帕累托改进的余地;换句话说,帕累托改进是达到帕累托最优的路径和方法。帕累托最优是公平与效率的“理想王国”。
帕累托最优回答的是效率问题。从社会福利角度出发,用效率来评价总体经济运行有其合理性,因为如果资源配置未达到帕累托最优,那么,总有一些人能改善境况而没有人会受损,也就是说,社会福利总量肯定能上升,那么通过一种恰当的分配或补偿措施,能使所有人的境况都有所改善。[1]
注意的是:我们可以判断一种状态是不是帕累托最优,但我们却不能将两种帕累托最优进行比较。换言之,如果两个都是最优,那么,哪一个更优?经济学没有办法判定。也就是说,如果要判定哪一个更优,需要加入经济学之外的东西——价值观。[2]
一般来说,达到帕累托最优时,会同时满足以下3个条件:
帕累托最优是以提出这个概念的意大利经济学家维尔弗雷多·帕累托的名字命名的, 维尔弗雷多·帕累托在他关于经济效率和收入分配的研究中使用了这个概念。
如果一个经济体不是帕累托最优,则存在一些人可以在不使其他人的境况变坏的情况下使自己的境况变好的情形。普遍认为这样低效的产出的情况是需要避免的,因此帕累托最优是评价一个经济体和政治方针的非常重要的标准。
另外,著名的帕累托法则(或80/20法则),则是由约瑟夫·朱兰(Joseph M. Juran)根据维尔弗雷多·帕累托本人当年对意大利20%的人口拥有80%的财产的观察而得推论出来的。
解释一:
如果对于某种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所有的帕累托改进均不存在,即在该状态上,任何改变都不可能使至少一个人的状况变好而又不使任何人的状况变坏,则称这种资源配置状态为帕累托最优状态。
解释二:
帕累托最优状态是由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提出来的一种经济状态,是指具有以下性质的资源配置状态,即任何形式的资源重新配置,都不可能使至少有一人受益而又不使其他任何人受到损害。人们通常也把能使至少一人的境况变好而没有人的境况变坏的资源重新配置称为帕累托改进,所以帕累托最优状态也就是已不再存在帕累托改进的资源配置状态。
消费的帕累托最优[1]
帕累托最优要求产品在消费者之间的分配达到最优。
按照帕累托最优标准,消费意义上的帕累托最优应该是两个消费者所拥有的任意两种商品之间的边际替代率相等。当这个条件满足时,消费者已经不可能通过改变产品的分配使一部分人的效用增加,同时又不使其他人的效用减少,这正是帕累托最优的判断标准。
生产的帕累托最优[1]
帕累托最优要求生产要素在不同产品部门的投入达到最优。
对于两种产品而言,生产两种产品的两种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相等。当满足这个条件时,生产要素在生产者之间的分配就达到了帕累托最优状态,也就是说,不可能通过生产要素的重新配置,使某些生产者的产量增加,同时又不使其他生产者的产量减少。
一般的帕累托最优[1]
一般的帕累托最优的条件是:任何一位消费者心目中的两种产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生产这两种产品的边际产品转换率。
当完全竞争市场达到长期均衡时,帕累托最优的三个条件都自动满足,这一结论便是福利经济学第一基本定律,即竞争性的均衡是帕累托有效的。
福利经济学的第二定律:每一种帕累托最优的资源配置方式都可以通过适当在消费者之间分配禀赋后的完全竞争的一般均衡来达到,即任何帕累托有效配置都能得到市场机制的支持。福利经济学第二定律的意义在于它指出了分配与效率问题可分开考虑。 影响:帕累托公平是一种价值判断。它从社会福利的角度来界定公平,并站在效率的角度来衡量资源配置的结果, 因此是效率意义上的公平。诚然, 现实的经济活动中难以实现绝对的帕累托公平, 但是通过效率的提高可以最大限度地接近帕累托公平, 正是基于此, 帕累托公平对重新认识现行的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Vulture,苦行者,山林,Angle Roh,Zfj3000,Kane0135,Lolo,Zhaixiaoming,Cabbage,Dan,Yixi,M id 5a3d799e5a1ea11c6d7a92c30343bfd9,M id a40d2ed554ed42a422c221a5cce738c0,M id ef76aee7c90cc5758a701dcb8d8d6f99,陶朱公,M id c3e5fb8f328546a807b32a81f13ef9cf,Tracy.评论(共62条)
写这个词条的人肯定是一个没水平的人,因为它不能用通俗的语言来解释这个词条,只会卖弄专业词汇,换句话说这样的解释对懂与不懂的人都毫无帮助,只能浪费别人的时间和增加对作者的反感。
智库百科是众网友共同构建,您也可以参与贡献,使其更完善,更有价值,欢迎您参与
呵呵,我觉得挺全面的,不难懂。有例子就更好了,可以帮助理解。概念的东西,虽然看懂了,但是太抽象。还是很感谢大家的帮助和慷慨提供,比课本强多了~~
当经济运行已达到高效率时,一部分人进一步改善处境必须以另一部分人处境恶化为代价。这就是经济学家衡量资源配置效率的“帕累托最优”标准。 这句话我在这上看是不对的!但我书上却说对!到底对不对呀?谢谢
对与不对关键看你的立场。这个命题其实并不深奥神秘,也并不单纯的是什么经济学命题,他首先是社会学中关于伦理的命题。自然科学中的能量守恒早定律就给出逻辑上一样的定义了。
或者我们更简单的说,首先,你认为什么是最优。是以一种公共道德都认可的标准为最优,还是以极少数人认为的最优为最优。如果以后一种为最优选择,我们毫无疑问的可以推导出抢劫是达到最优的手段。当然了,帕累托先生总不方便自己说抢劫最效率,所以呢,把自己的想法包装一下,让各位自己去推。如果大家看明白其中道理而否定他,那么起码帕累托可以说自己是学术错误而非道德错误
当经济运行已达到高效率时,一部分人进一步改善处境必须以另一部分人处境恶化为代价。这就是经济学家衡量资源配置效率的“帕累托最优”标准。 这句话我在这上看是不对的!但我书上却说对!到底对不对呀?谢谢
帕累托最优是一个非常理想的理论,它的成立构建在一个个完备的假设基础之上.改进帕累托最优条件时,一个人的福利的上升,其他人则不变,最终的社会福利是上升的.所有人的境遇都是可以改善的.
而你所说的,应该是指"零和效应",用中国俗语说就是"此人之肉,彼人之毒",一个人的所得必定以另一个的减少为代价,最后总和正负为零.当下,解决这种问题我们选用"合作",以化解彼此的损失,寻求共赢的状态.
希望可以对你有用.
那我想问问,网上炒得很热的集资然后摇号买房,这个过程中通过摇号或者说是抽签来决定房子属于谁,这样出来的结果是否达到了帕累托最优呢?
从我的理解帕累托最优是这样的:你有10个小时做3件事,刷厕所、洗衣服、复习功课。这10个小时就所谓的资源。
我们有不同的分配10个小时的方式:刷厕所1个小时、洗衣服2个小时、复习7个半小时,即1:2:7。
但如果你必须要2个小时刷厕所、2小时洗衣服、2小时复习功课,那么这样的分配并不是帕累托最优。因为刷厕所的时间不够、造成了厕所利益的损害。所以我们要将分配时间进行改变,而使时间分配的更好,这个改变过程叫帕累托改进。
如果你的分配时2:2:6这样没有任何一份工作因缺少时间而受到损害,而复习功课得到利益最大(这就是至少有一个变得更好)。当然你也可以3:3:4这也是帕累托最优,因为你让3个工作都获得了更多的时间而变得更好。
比如这是家长回来了,说检查工作,发现每件工作都完成得很出色。这是他只知道,你一定给了每份工作充足的完成时间。但他不会知道你的时间分配是2:2:6还3:3:4,这就叫做两种帕累托最优不能比较。
知识有限只能理解到这个程度,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如果理解不对,请指正
上面说的可能不清楚
从我的理解帕累托最优是这样的:家长给你10个小时让你做3件事,刷厕所、洗衣服、复习功课。这10个小时就是你所拥有的资源。
前提是这样的:刷厕所需要2个小时才能刷好、洗衣服也要2个小时、复习功课也需要2个小时。必须保证这些基本的时间,每件事才能被做好,也就是没有利益损害。
10个小时的时间你可能有多种分配方式。当然,如果一个没有经验的小孩子可能会这样分配:刷厕所1个小时、洗衣服2个小时、复习7个半小时,表示为1:2:7,那么这样的分配就不是帕累托最优。因为刷厕所的时间不够、造成了厕所利益的损害。所以我们要改变分配时间的方式,而使时间分配的更好,而每一个工作都不受损害,这个改变过程就叫帕累托改进。
比如我们按照2:2:6。这样的分配保证了没有任何一份工作因缺少时间而受到损害,而复习功课得到利益最大(这就是至少有一个变得更好)。当然,你也可以按3:3:4分配,这也是帕累托最优,只不过这是3个工作都变得更好。
这时家长回来检查工作,发现每件工作都完成得很出色。这时他知道,你一定给了每份工作充足的完成时间,你分配方式符合帕累托最优。但,他不会从工作的完成情况知道你的时间分配是2:2:6还3:3:4,这就叫做两种帕累托最优不能比较。
知识有限只能理解到这个程度,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如果理解不对,请指正
欢迎大家贡献啊,别人写了出来就值得赞扬了。共同完善才更好嘛!
再對上邊的例子進行補充說明。
爲什麽說帕累托最優之間不大具有可比性,需要價值觀進行衡量?引用上例。
所有的工作(刷廁所、洗衣服、複習功課)只要6個小時就可以完成,所以有剩餘的4個小時可以做別的事情。如果是個愛乾淨的人,那麼TA可能會把時間用在刷廁所和洗衣服上,那麼3:3:4可能是最優的,但是一個很愛學習的人,那麼2:2:6可能才是最優的。而對于一個酷愛學習的人,那麼0:0:10可能才是最優的帕累托法則(挨駡就挨駡了,因為現在挨了罵,但是以後可以用更高的分數得到更好的利益)。
這個東西其實在小學做算術題應用題的時候大家都做過,就是如何總共你能背多少東西,現在有N不同重量不同價格的物品,需要你背走去買,你需要怎麼分配這些東西才能達到最大收益。而且玩過網遊的人都應該知道怎麼整理自己的背包的~~
大家都在生活中使用,只是很多理論寫的很深奧。一般人和權威之間就是缺少像權威那樣的總結和語言的簡化。
怎么还是看不懂啊 是不是偶太笨了?
我也看不懂,对我来说,微观都是这么变态。。。头疼
当经济运行已达到高效率时,一部分人进一步改善处境必须以另一部分人处境恶化为代价。这就是经济学家衡量资源配置效率的“帕累托最优”标准。 这句话我在这上看是不对的!但我书上却说对!到底对不对呀?谢谢
因为前提是“经济运行已达到高效率时”,就是已经达到“帕累托最优”标准,所以“一部分人进一步改善处境必须以另一部分人处境恶化为代价。”所以前面的状态就是“帕累托最优”,而“一部分人进一步改善处境”后就不是“帕累托最优”了,表述上殊途同归。
那我想问问,网上炒得很热的集资然后摇号买房,这个过程中通过摇号或者说是抽签来决定房子属于谁,这样出来的结果是否达到了帕累托最优呢?
这只是一种让众人心服的做法。如果有潜在利益的话,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不公平。
集资买房,是一种交易,也是一种资源配置过程。交易的方法或者说契约是多种多样的。契约的建立过程则是博弈的过程。不同的最终契约对应资源的不同配置方式,显然,大多数契约不是帕累托最优。这和市场结构、管制政策甚至购房者的偏好都有密切的关系。
写这个词条的人肯定是一个没水平的人,因为它不能用通俗的语言来解释这个词条,只会卖弄专业词汇,换句话说这样的解释对懂与不懂的人都毫无帮助,只能浪费别人的时间和增加对作者的反感。
如果这种解释都看不懂,还是回家种地吧
经济学研究通常都是在一种假设条件下进行。帕累托最优也是一种假设,它对我们实际工作、生活的意义在于提供一种思考方式,让我们用这种思想来对工作、生活效率等进行改进,使我们现有的资源得到最大化利用。
上面说的可能不清楚
从我的理解帕累托最优是这样的:家长给你10个小时让你做3件事,刷厕所、洗衣服、复习功课。这10个小时就是你所拥有的资源。
前提是这样的:刷厕所需要2个小时才能刷好、洗衣服也要2个小时、复习功课也需要2个小时。必须保证这些基本的时间,每件事才能被做好,也就是没有利益损害。
10个小时的时间你可能有多种分配方式。当然,如果一个没有经验的小孩子可能会这样分配:刷厕所1个小时、洗衣服2个小时、复习7个半小时,表示为1:2:7,那么这样的分配就不是帕累托最优。因为刷厕所的时间不够、造成了厕所利益的损害。所以我们要改变分配时间的方式,而使时间分配的更好,而每一个工作都不受损害,这个改变过程就叫帕累托改进。
比如我们按照2:2:6。这样的分配保证了没有任何一份工作因缺少时间而受到损害,而复习功课得到利益最大(这就是至少有一个变得更好)。当然,你也可以按3:3:4分配,这也是帕累托最优,只不过这是3个工作都变得更好。
这时家长回来检查工作,发现每件工作都完成得很出色。这时他知道,你一定给了每份工作充足的完成时间,你分配方式符合帕累托最优。但,他不会从工作的完成情况知道你的时间分配是2:2:6还3:3:4,这就叫做两种帕累托最优不能比较。
知识有限只能理解到这个程度,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如果理解不对,请指正
讲得很清楚 谢谢
当经济运行已达到高效率时,一部分人进一步改善处境必须以另一部分人处境恶化为代价。这就是经济学家衡量资源配置效率的“帕累托最优”标准。 这句话我在这上看是不对的!但我书上却说对!到底对不对呀?谢谢
帕累托最优是一种饱和状态,当到达这种状态时,整体情况再无法优化,除非以损伤某部分人的利益为前提。 貌似是这个意思吧
写这个词条的人肯定是一个没水平的人,因为它不能用通俗的语言来解释这个词条,只会卖弄专业词汇,换句话说这样的解释对懂与不懂的人都毫无帮助,只能浪费别人的时间和增加对作者的反感。
个人的无知,不要转嫁于外部。
上面说的可能不清楚
从我的理解帕累托最优是这样的:家长给你10个小时让你做3件事,刷厕所、洗衣服、复习功课。这10个小时就是你所拥有的资源。
前提是这样的:刷厕所需要2个小时才能刷好、洗衣服也要2个小时、复习功课也需要2个小时。必须保证这些基本的时间,每件事才能被做好,也就是没有利益损害。
10个小时的时间你可能有多种分配方式。当然,如果一个没有经验的小孩子可能会这样分配:刷厕所1个小时、洗衣服2个小时、复习7个半小时,表示为1:2:7,那么这样的分配就不是帕累托最优。因为刷厕所的时间不够、造成了厕所利益的损害。所以我们要改变分配时间的方式,而使时间分配的更好,而每一个工作都不受损害,这个改变过程就叫帕累托改进。
比如我们按照2:2:6。这样的分配保证了没有任何一份工作因缺少时间而受到损害,而复习功课得到利益最大(这就是至少有一个变得更好)。当然,你也可以按3:3:4分配,这也是帕累托最优,只不过这是3个工作都变得更好。
这时家长回来检查工作,发现每件工作都完成得很出色。这时他知道,你一定给了每份工作充足的完成时间,你分配方式符合帕累托最优。但,他不会从工作的完成情况知道你的时间分配是2:2:6还3:3:4,这就叫做两种帕累托最优不能比较。
知识有限只能理解到这个程度,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如果理解不对,请指正
谢谢你的例子
写这个词条的人肯定是一个没水平的人,因为它不能用通俗的语言来解释这个词条,只会卖弄专业词汇,换句话说这样的解释对懂与不懂的人都毫无帮助,只能浪费别人的时间和增加对作者的反感。
没这么复杂,我一句话给大家通俗的解释吧,大家记住就好:任何事情,确保他不会变得更坏的情况下,再考虑努力使得他变的更好,也就是没有损害
你也是个没水平的人,对于那些付出劳动的人,表示下尊重
写这个词条的人肯定是一个没水平的人,因为它不能用通俗的语言来解释这个词条,只会卖弄专业词汇,换句话说这样的解释对懂与不懂的人都毫无帮助,只能浪费别人的时间和增加对作者的反感。
我同意你的看法,好的学问是深入浅出、简明易懂的。
帕累托最优是一种饱和状态,当到达这种状态时,整体情况再无法优化,除非以损伤某部分人的利益为前提。 貌似是这个意思吧
你好。你书上说的对,指的是当达到帕累托最优最优的时候,想提升一部分人的处境就必须要以牺牲另外一部分人的利益为代价。这句话是对的。这其实是对帕累托最优的肯定。因为在此之前,已经达到了帕累托最优,也就是此时无法使部分人的利益得到提升而不损害其他人利益。 希望对你有帮助
当经济运行已达到高效率时,一部分人进一步改善处境必须以另一部分人处境恶化为代价。这就是经济学家衡量资源配置效率的“帕累托最优”标准。 这句话我在这上看是不对的!但我书上却说对!到底对不对呀?谢谢
对的
那么在帕累托最优状态下的百万富翁送给乞丐一块钱后,社会总福利(效用)会增加吗?
富翁拥有百万,乞丐身无分文,这种情况本身就不是分配的帕累托最优。 你的问题并不严谨,以下有两种状况:
当一位富翁送给一名乞丐一元钱,1元对于富翁来讲不值一提,对乞丐而言犹如救命稻草(当然现实生活中1元可能用处不大,这里只是在一种极其贫困的状况下的相对描述)。这是实现了“帕累托改进”、 但另一种情况下,一位富翁送给每一名乞丐一元钱,就算每位富翁都送给每个乞丐一元钱,但富翁的数量绝对大大少于乞丐。对于富翁个人而言这笔钱就是损失,违背了“再不使另一个人的处境变坏”这个前提。所以不会出现帕累托最优。
写这个词条的人肯定是一个没水平的人,因为它不能用通俗的语言来解释这个词条,只会卖弄专业词汇,换句话说这样的解释对懂与不懂的人都毫无帮助,只能浪费别人的时间和增加对作者的反感。
那只能说明你平时的知识储备太少,作者已经用很基础的术语在解释了。
当经济运行已达到高效率时,一部分人进一步改善处境必须以另一部分人处境恶化为代价。这就是经济学家衡量资源配置效率的“帕累托最优”标准。 这句话我在这上看是不对的!但我书上却说对!到底对不对呀?谢谢
我们老师说帕累托最优是一种非常理想的状态,在现实生活中基本不存在,所以说在现实生活中,提升部分人的福利的同时必定会侵犯他人的利益。
写这个词条的人肯定是一个没水平的人,因为它不能用通俗的语言来解释这个词条,只会卖弄专业词汇,换句话说这样的解释对懂与不懂的人都毫无帮助,只能浪费别人的时间和增加对作者的反感。
这个词条写的很清晰明了了 对于科学就要用科学的语言来解释不是什么通俗
我和我女朋友去吃饭,各点了两道菜,恰好我俩点的菜里各有一道是自己不喜欢的。于是我和她进行交换,发现交换的那道菜太合口味了,这里就实现了帕累托改进。在不损失任何一人的效用情况下,通过交换使得至少一个人(这里是我俩)效用(对这顿饭的感知)都提高了,还是很好理解的吧。
上面说的可能不清楚
从我的理解帕累托最优是这样的:家长给你10个小时让你做3件事,刷厕所、洗衣服、复习功课。这10个小时就是你所拥有的资源。
前提是这样的:刷厕所需要2个小时才能刷好、洗衣服也要2个小时、复习功课也需要2个小时。必须保证这些基本的时间,每件事才能被做好,也就是没有利益损害。
10个小时的时间你可能有多种分配方式。当然,如果一个没有经验的小孩子可能会这样分配:刷厕所1个小时、洗衣服2个小时、复习7个半小时,表示为1:2:7,那么这样的分配就不是帕累托最优。因为刷厕所的时间不够、造成了厕所利益的损害。所以我们要改变分配时间的方式,而使时间分配的更好,而每一个工作都不受损害,这个改变过程就叫帕累托改进。
比如我们按照2:2:6。这样的分配保证了没有任何一份工作因缺少时间而受到损害,而复习功课得到利益最大(这就是至少有一个变得更好)。当然,你也可以按3:3:4分配,这也是帕累托最优,只不过这是3个工作都变得更好。
这时家长回来检查工作,发现每件工作都完成得很出色。这时他知道,你一定给了每份工作充足的完成时间,你分配方式符合帕累托最优。但,他不会从工作的完成情况知道你的时间分配是2:2:6还3:3:4,这就叫做两种帕累托最优不能比较。
知识有限只能理解到这个程度,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如果理解不对,请指正
既然做完每件事都只需要2小时,总共6小时就可以做完所有的事,那么2:2:6的分配和3:3:4的分配有什么差别呢? 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了任务, 不可能说刷厕所本来只需要2小时,你用了3小时会做的更好吧, 应该说10小时时间不足以完成所有的任务,我们需要在10小时内尽可能多的完成任务
。。。我感觉很多地方基本上都是这样解释的,并没有什么太大区别。。。d(ŐдŐ๑)
写这个词条的人肯定是一个没水平的人,因为它不能用通俗的语言来解释这个词条,只会卖弄专业词汇,换句话说这样的解释对懂与不懂的人都毫无帮助,只能浪费别人的时间和增加对作者的反感。
呵呵,人家也没说这是通识解释,本来就是面向学术群体的好吗?人家写出来了,你没有,还看不懂(哈哈哈),水平高低立见分晓,不是吗?
帕累托改进是损失了他人的利益吧
帕累托改进是损失了他人的利益吧
帕累托改进肯定不是损害他人利益 损害他人利益比较像的是零和博弈吧
怎么还是看不懂啊 是不是偶太笨了?
以囚徒困境为例,甲乙均不认罪是帕累托最优,但甲乙均坦白才是纳什均衡。
怎么还是看不懂啊 是不是偶太笨了?
以囚徒困境为例,甲乙均沉默则是帕累托最优,但纳什均衡却是甲乙均坦白。
上面说的可能不清楚
从我的理解帕累托最优是这样的:家长给你10个小时让你做3件事,刷厕所、洗衣服、复习功课。这10个小时就是你所拥有的资源。
前提是这样的:刷厕所需要2个小时才能刷好、洗衣服也要2个小时、复习功课也需要2个小时。必须保证这些基本的时间,每件事才能被做好,也就是没有利益损害。
10个小时的时间你可能有多种分配方式。当然,如果一个没有经验的小孩子可能会这样分配:刷厕所1个小时、洗衣服2个小时、复习7个半小时,表示为1:2:7,那么这样的分配就不是帕累托最优。因为刷厕所的时间不够、造成了厕所利益的损害。所以我们要改变分配时间的方式,而使时间分配的更好,而每一个工作都不受损害,这个改变过程就叫帕累托改进。
比如我们按照2:2:6。这样的分配保证了没有任何一份工作因缺少时间而受到损害,而复习功课得到利益最大(这就是至少有一个变得更好)。当然,你也可以按3:3:4分配,这也是帕累托最优,只不过这是3个工作都变得更好。
这时家长回来检查工作,发现每件工作都完成得很出色。这时他知道,你一定给了每份工作充足的完成时间,你分配方式符合帕累托最优。但,他不会从工作的完成情况知道你的时间分配是2:2:6还3:3:4,这就叫做两种帕累托最优不能比较。
知识有限只能理解到这个程度,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如果理解不对,请指正
感谢举例
写这个词条的人肯定是一个没水平的人,因为它不能用通俗的语言来解释这个词条,只会卖弄专业词汇,换句话说这样的解释对懂与不懂的人都毫无帮助,只能浪费别人的时间和增加对作者的反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