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总量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就业总量是指16周岁及以上且从事一定社会劳动并取得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人员。这一指标反映了一定时期内全部劳动力资源的实际利用情况。
根据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一国的就业总量与一国的均衡国民收入是同时被决定的。因而,社会就业总量取决于均衡国民收入,或者更准确地说,取决于总需求水平。
就业总量压力主要集中在三大群体上:
一是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任务繁重。根据统计,中国目前仍有37%的劳动力在农业中就业。根据日本、韩国等地区的经验,在农业劳动力比重降低到30%-40%之间的发展阶段上,劳动力转移的要求更为迫切,转移速度通常也是最快的。据测算,农业富余劳动力总量仍有1亿人左右,转移就业压力依然很大,按照《促进就业规划(2011—2015年)》提出的目标,每年要实现800万农业劳动力转移就业。
二是以高校毕业生为主体的青年就业难问题突出。2013年应届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99万人,是21世纪初的6倍多,并且今后还将逐年增加。如果加上往届未实现就业的毕业生,高校毕业生占新进入市场劳动力的一半以上。由于大学生供给结构调整一般非常缓慢,其素质技能不适应就业市场需求的问题突出,如何把这部分新成长劳动力安排到就业岗位,并实现合理、有效配置,任务十分繁重。
三是失业人员再就业和就业困难群体实现就业难度依然很大。近年来中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一直保持在4.3%以内。这个失业水平虽然并不高,但是,经常处于失业状态或面临失业风险的劳动者群体,具有年龄偏大、受教育程度较低、就业技能与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不相适应等特点。因此,降低这些就业困难人员面对的失业风险、帮助他们实现就业和再就业,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