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诚信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录 |
审计诚信是注册会计师在进行保证服务( 如鉴证服务) 和非保证服务中, 以其传达信息的动机为判别点, 以建立职业信誉为目的的, 表现为在行为上对事务所内部人员及对外部利益相关者( 包括公众、同行、客户等) 负责的一种道德约束。[1]
在执业中, 注册会计师提供会计报告鉴证信息等业务, 提高了资本市场中会计信息的质量, 增强其可信度, 而且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交易成本。注册会计师对其执业行为承担直接的责任, 是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关系中的主体。独立审计作为一种“公共合约”和“监督经营者对一般通用会计规则的遵守和剩余的会计规则制定权的适当行使”的“外部权威”, 是以委托人的信任为前提的, 是建立在注册会计师具有专业、公正、诚信的执业能力的假设之上的。诚信是其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因为只有“诚信”才能使客户乃至整个社会相信注册会计师具有专业胜任能力, 提供的服务质量可靠, 做出的结论客观、独立、公正。这种信任构成了注册会计师行业存在的基础。如果没有这种以“诚信”为核心的职业道德体系作为支撑, 注册会计师行业是无法保持信誉并立足于市的。因此, 审计诚信的主体也是注册会计师。
审计诚信关系中责任所指向的对象,即其客体是注册会计师的执业行为, 是道德关系产生与存在的客观基础。注册会计师的执业服务体系从总体上分为两大部分, 即保证服务和非保证服务( 代理服务、咨询服务和其他非保证服务) 。其中保证服务包括了鉴证服务。在鉴证服务中涉及审计业务、复核业务和其他鉴证业务。鉴证服务是属于注册会计师的基本业务领域, 是由会计报表审计发展而来, 并与资本市场的信息质量与内容有着密切的关系。具体业务范围包括对会计报表、会计报表的某些项目、按其他会计基础编制的会计报表、债务协议信守书、内部控制、会计报表附注、期中会计报表、预计会计报表等的验证。
审计诚信关系的内容包括权利与责任两个部分。注册会计师所享受的权利是获得公众的信任, 同时通过执业行为获取相应的报酬, 而应当承担的义务是保证其执业过程及结果的公平公正与真实可信。具体而言, 审计诚信道德关系的义务对注册会计师提出了哪些要求, 他们需要遵循哪些义务与职业道德以实现审计诚信, 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学者们就这一问题已展开了讨论。潘序伦先生在《谈谈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中指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应该包括品德、责任和业务技术三方面; 国家会计学院《会计诚信教育》课题组从“正直客观立场、公正平等意识、独立自主人格、笃信虔诚态度、执业判断与责任能力、廉洁奉公作风”等六个方面对诚信品质提出了内在要求;王永海则认为可以从五个基础概念方面对审计师的品质做出原则性的规定, 即“独立、客观和公正; 业务能力和技术标准; 对委托人的责任; 对与同行的责任; 其他责任”; 还有学者认为是“廉正诚实、执法守法; 实事求是、客观公正; 恪守信用、保守秘密; 精通业务、讲究信誉”。
在会计理论上, 道德标准论将重点放在正当、真实与公正上, 以其作为会计普遍的道德标准。也就是说, 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的行为准则, 可概括为“独立、客观、公正”。那么, 审计诚信不但要求坚持独立审计准则, 而且要遵守约定俗成的一系列注册会计师行业惯例、价值观念和相关职业道德规范。它包括对事务所内部人员的诚信和对外部相关者的诚信,具体内容如表所示。
首先, 二者的主体不同。审计报告是由注册会计师出具的, 审计诚信的主体是注册会计师,对报告质量负有直接责任。而会计诚信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会计诚信涉及到会计信息报告全过程中的诚信问题, 其中包含了审计诚信; 而狭义的会计诚信则仅指限于企业内部会计信息生成过程中的诚信问题。会计诚信的主体是单位负责人。因为会计人员与报表使用者之间没有任何契约或法律关系, 会计人员只与企业存在契约。但在企业中, 单位负责人主导着会计行为。会计人员作为雇员, 下级服从上级的道德原则是首要的, 诚信则是次要的要求。
其次, 从外延上看, 审计诚信是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中最关键的一部分, 会计诚信则属于企业诚信的范畴。尽管如此,审计诚信与会计诚信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会计诚信行为将影响着审计诚信度, 较低的会计诚信可能会引致失信的审计。审计是会计的延续, 是会计信息流入资本市场的最后一道“屏障”。信息的提供者缺乏诚信, 会计信息失真, 将给注册会计师带来执业的“挑战”, 增加了注册会计师与上市公司合谋造假而抛弃审计诚信原则的可能性。
- ↑ 王慧.关于审计诚信涵义的思考(A).经济论坛.2007,6:138~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