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17个条目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重定向自北京地质学院)
放大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Beijing)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官方网站:http://www.cugb.edu.cn/ (中英文)

目录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概况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是教育部直属的以地质、资源、环境、地学工程技术为主要特色,理、工、文、管、经、法相结合的多科性全国重点大学,是我国最早正式建有研究生院的33所高校之一,是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的大学。其前身是1952年由北大、清华、天大、唐山铁道学院的地质系(科)合并组成的北京地质学院。“文革”期间迁往武汉,1978年经邓小平同志批准在北京恢复办学,1987年经国家教委批准改为现名,分北京、武汉两个独立办学实体,分别称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均具有独立法人资格。2000年由国土资源部整体划转教育部管理。2005年3月教育部撤销大学总部,使京汉两学区成为实质上的两个独立办学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荣耀

中国地质大学历史沿革
放大
中国地质大学历史沿革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名师荟萃,桃李芬芳,拥有一大批地学大师,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了大批道德高尚、业务精湛的优秀人才,成为我国培养地学人才的摇篮和进行地学研究的重要基地,是国际地质学界知名学府。中国地质大学在50多年的办学实践中形成了“艰苦奋斗,严格谦逊,团结活泼,求实进取”的优良校风,成为中国地质教育的排头兵。50多年来,从地大走出的4万余名毕业生中,有22人成为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200余人成为省部级以上劳动模范。1960年,学校跻身全国64所重点高等学校行列。2003年3月,我校校友温家宝出任共和国第六任总理。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位于北京海淀区高校云集、学术氛围浓厚的中关村高科技园区的学院路。学校在中外驰名的“北京猿人之家”周口店和避暑胜地北戴河建有条件良好的教学实习基地。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学科建设

  学校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实施学科强校战略。通过凝练学科方向、培育创新团队和构建学科平台推动学科发展,全面提高学校的学科水平与实力;坚持以地质、资源、环境、地学工程技术为主要特色,理工为主、理工文管相结合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发展方向;全面落实“特色加精品”办学理念,努力提高学科建设水平,构建富有特色的学科专业体系。

  学校现有一级国家重点学科2个:1.地质学;2.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有二级国家重点学科6个:1.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2.地球化学;3.古生物学与地层学;4.构造地质学;5.矿产普查与勘探;6.地质工程。省部级重点学科12个:1.构造地质学;2.材料学;3.计算机应用技术;4.第四纪地质学;5.水文学及水资源;6.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7.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8.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9.环境工程;10.管理科学与工程;11.安全技术及工程;12.油气田开发工程。

  学校坚持“联合、交叉、前沿、急需”的学科建设方针,以地质、资源、环境、地学工程技术类学科为主要特色,坚持理工文管相结合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办学之路,发挥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方面的综合优势,努力提高学科建设水平。  

  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实验室;国家级专业实验室2个:矿物岩石材料开发与应用实验,地质超声钻探技术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岩石圈构造、深部过程及探测技术实验室,地下探测技术与仪器实验室;国土资源部开放实验室4个:岩石圈构造与深部过程及探测技术开放实验室,非传统矿产资源研究开放实验室,地球物质科学研究开放实验室,矿产资源定量评价及信息系统开放实验室;北京市重点实验室2个:国土资源信息研究开发实验室,水资源与环境工程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

  学校还建有16个公共基础课实验室和专业基础课实验室,24个专业课实验室。初步建成了由科技部资助的国家化石与岩矿标本库。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科研

  我校是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的大学。“九五”以来,“211工程”建设成绩斐然,累计完成科研项目1300余项,出版专著70部,获国家级科技成果奖13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34项,获专利64项;据不完全统计,2000~2004年发表科技论文2664篇,其中被SCI、EI、ISTP三大检索系统收录258篇。2005年6月首席科学家、我校教授王成善获科技部973项目,科研经费达2600万。取得一批高水平标志性成果,国际合作项目“青藏高原深部剖面探测的大地电磁研究”被称作开启现代地球动力学和研究当代重大地学基础问题的“金钥匙”,“全球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层型研究”的系列创新成果成为国际标准“金钉子”,这两项成果同时入选“2001年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中国澄江化石库中发现棘皮动物始祖”成果入选“2004年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

  学校主办并公开发行有《地学前缘》、《现代地质》、《中国地质教育》、《资源·产业》等刊物。根据2006年11月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由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编写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2005),在1652种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地学前缘》总被引频次达1741次,在地球科学类36种期刊中列第3位,在全部1652种科技核心期刊中列第75位,比上年的1501次,上升了240次;影响因子为1.347, 在地球科学类36种期刊中列第5位,在全部1652种科技核心期刊中列第37位,比上年的1.098,上升了0.249。为此,《地学前缘》荣获“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称号。《现代地质》总被引频次达680次,在地质科学类31种期刊中列第12位,在全部1652种科技核心期刊中列第位371;影响因子为1.006, 在地质科学类31种期刊中列第14位,在全部1652种科技核心期刊中列第91位。

  我校是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的大学。“十五”期间承担各类科研项目2800余项,其中国家级(含973计划、863计划、国家科技攻关及公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300余项,总科研经费逾5.5亿元,是“九五”期间的3倍。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3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9项,国家发明专利(已授权)10余项,出版专著180余部。我校教师在国外发表论文400余篇,发表论文总数超过 7500篇,被SCI、EI、STP收录论文700多篇,在国际顶级刊物《Nature》、《Science》上发表论文6篇。国际学术交流活跃,重点建设的学科群在国内外影响不断扩大。“十五”期间,举办10余次影响较大的大型国际学术会议,特别是由中国地质大学牵头主办的国际矿床地质学会(简称 SGA)第八届大会被认为是SGA的一个里程碑,是首次在欧洲之外国家举行的SGA大会,它建立了中国矿床地质界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联系,将会对国际矿床地质界产生深远的影响。

  2006年,我校申报的“地球系统过程与矿产资源”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项目获得教育部和财政部的正式批准,标志着我校的整体层次又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该“项目”自2006年起至2008年止为启动期,其建设方式采用“985工程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模式。重点建设的六个优势学科方向为“地球浅表系统”、 “地球深部系统”、“金属矿产”、“能源矿产”、“水资源”和“方法技术”。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师资

  高质量的人才源自于雄厚的师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在成长建设中汇集了一大批学贯中西、蜚声海内外的知名学者,拥有不少国内外著名专家,如王鸿祯教授、杨遵仪教授、杨起教授、赵鹏大教授、殷鸿福教授、於崇文教授、翟裕生教授、张本仁教授等8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其中有4位获得何梁何利科学奖)、3位外籍科学院院士在内的雄厚的师资的队伍和优秀人才。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现有教职工1242人,其中专任教师705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357名,博士生导师135名,中国科学院院士8名,俄罗斯外籍院士 4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名。建校50年来共培养各类毕业生4万余名,其中研究生近4000余名。我校有20位毕业生以其科学上的卓越成就和巨大贡献而获得科技界最高荣誉,22人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涌现出了200余名省部级劳动模范,其中获得国家级荣誉称号的11人。许多的优秀毕业生成为科技骨干、教育专家或管理专家,有的还担任着党和国家的重要领导职务。地大人在辽阔的祖国大地上书写着他们的业绩,他们的足迹遍及五大洲、祖国的天涯海角、边疆大漠,留在了南北极、珠穆朗玛峰,艰苦与欢乐伴随着他们,奉献与光荣激励着他们。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3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评论(共0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