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29个条目

中国农业大学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中国农业大学(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中国农业大学(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中国农业大学网站网址:http://www.cau.edu.cn/

目录

中国农业大学简介

  中国农业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现任党委书记瞿振元、校长陈章良。中国农业大学是我国现代农业高等教育的起源地,其历史源自于1905年成立的京师大学堂农科大学。1949年9月由北京大学农学院、清华大学农学院和华北大学农学院合并为北京农业大学;国务院于1954年和1984年将北京农业大学列为全国六所重点院校和全国重点建设的十所高等院校之一。1952年10月,北京农业大学农业机械系与华北农业机械专科学校、中央农业部机耕学校合并成立北京机械化农业学院,1953年7月更名为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1960年10月,国务院将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列为全国64所重点大学之一,1985年更名为北京农业工程大学。1995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北京农业大学与北京农业工程大学合并成立中国农业大学,江泽民同志亲自题写校名。历经近百年的世纪风雨,中国农业大学已经发展成为一所以农为特色和优势的综合性大学,形成了农业与生命科学、资源与环境科学、信息与计算机科学、农业工程与自动化科学、经济管理与社会科学等学科群。学校共设有13个学院,涉及农学、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文学、医学、哲学等9大学科门类;设有研究生院和继续教育学院。学校拥有 19个国家级重点学科,15个部级重点学科;10个博士后流动站;3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23个部级重点实验室,4个国家级研究中心,11个部级研究中心。

  中国农业大学坚持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以高水平和实用型的科研成果为我国农业现代化服务,在生物与农业高技术领域的研究居国内领先水平。二十多年来,我校共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750余项,其中国家级奖励89项。“黄淮海平原中低产地区综合治理的研究与开发”获199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优质高产玉米农大108的选育与推广”获2002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为国家增产粮食100亿公斤以上,这些成果为我国农业发展和农业科技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

  国富民殷、强农为本。解民生之多艰,育天下之英才,是我校百年不变的追求。数代农大人情系乡土,忧患苍生,为实现中国人千百年来的温饱和富庶之梦不遗余力,与祖国和人民保持着最紧密的血肉联系,形成了学校特有的勤勉持重、爱国忧民的精神传统和严谨求实、厚德博学的办学传统。今天的中国农大保持着农业优势学科,发展着多种新兴学科,同瞬息万变的世界紧密相连,与日新月异的科技同步发展,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学校已经制定并正在实施整体发展规划,以改革和发展为主旋律,大力加强学科建设和校园建设,朝着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的目标迈进。  

中国农业大学校史沿革

  中国农业大学是我国现代农业高等教育的起源地,其历史起自于京师大学堂农科大学。1898年,中国近代意义上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京师大学堂建立,1905年,作为京师大学堂八个分科大学之一的农 科大学开始筹建,这是形成中国农业大学的最早源头。

  从1905年到1938年,学校经历了晚清、北洋和国民政府三个时期,校名和组织机构也随政局变迁不断演变。

中国农业大学
放大
中国农业大学

  1914年2月,农科大学独立,改组为国立北京农业专门学校,以“教授农业高等学术,养成专门人才”为办学宗旨,是当时北京著名的国立八校之一。1923年3月,北京农业专门学校改为国立北京农业大学,以“ 改进农业及农民生活,培养各种农业专门人才,期与农民通力合作,蔚成农村立国”为新的办学宗旨。1928年,国民政府改北京为北平,实行大学区制,将北京国立九校合并组建国立北平大学,农大旋即改为国立北平大学农学院。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北平大学迁往西安,与北平师范大学和北洋工学院等院校组成西安临时大学。1938年,国民政府教育部以“发展西北高等教育,提高边省文化”为由,命令西安临时大学南迁汉中,改为国立西北联合大学,临时大学农学院改为西北联大农学院。同年7月, 西北联大农学院与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合并,组建国立西北农学院。

  1946年10月,北京大学在北平复学,于原北平大学农学院院址重建农学院。北京大学农学院汇聚了一大批学界才俊,并建立起比较完善的 院系体制,为当时全国农业院校之冠,其中,土壤肥料学系和兽医学系更是国内仅有。

  中国农业大学的第二支源头是清华大学农学院。1921年,清华学校开办农科 ,设立作物学、果树园艺学、畜牧学等课程,以为志愿赴美学农之选修。1934年 ,清华大学创办农业研究所。在抗战期间,农业研究所先后在河北及云南地区开展了大量植物病理、生理和昆虫学调查和研究,培养储备了一批农业科学技术人才,在艰苦的战争年代里,为中国农业科学做出了宝贵的贡献。1946年,清华大学复员北平,以农业研究所为基础,正式成立农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的第三支源头是华北大学农学院。学院前身是1940年中共中央创办的延安自然科学院生物系。1943年,延安自然科学院并入延安大学,1944年,自然科学院生物系改为农业系。内战期间,自然科学院向华北地区转移。1947 年3月,为了“开展农村大生产运动,为战争和人民服务”,晋冀鲁豫边区以原自然科学院农业系为基础,在山西长治建立北方大学农学院。1948年7月,北方大学与华北联合大学合并成立华北大学,农学院随之改为华北大学农学院,迁往河北石家庄。

  1949年9月29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华北大学三所大学的农学院 合并,组建成新中国第一所多科性、综合性的新型农业高等学府,并于1950年4月,正式命名为北京农业大学。 此时,学校已基本形成了学科门类相对齐全的农业高等教育和科技研究中 心,对我国农业高等教育和现代化建设的意义重大,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

  1954年和1984年,北京农业大学分别被国务院列为全国六所重点院校和全国重点建设的十所高等院校之一。

  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北京农业大学农业机械系与中央农业部机耕学校、华北农业机械专科学校合并成立北京机械化农业学院。1953年1月,平原农学院部分师生并入北京机械化农业学院。同年7月,更名为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1960年10月,学校进入全国64所重点大学行列。1985年10月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改名为北京农业工程大学。

  1995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北京农业大学与北京农业工程大学合并 成立中国农业大学,成为一所规模更大、学科设置更趋综合化的新型农 业大学,江泽民同志亲自为学校题写校名。中国农业大学的历史自此翻 开了新的一页。

  1998年,学校被列入国家重点建设“211工程”高校;2003年,学校 进入国家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985工程”高校行列。

中国人民大学办学条件

师资力量

  中国农业大学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现有1490余位专职教师,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5人、中国工程院院士5人,教授(含研究员) 403人、副教授(含副研究员)646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0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6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层次、第二层次专家1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6人,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专项基金”10人。聘请了包括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国际著名农学家 Noman Borlaug和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DNA之父”James Watson在内的一批国内外著名学者担任我校名誉教授和客座教授。

办学成果

  中国农业大学具备培养学士、硕士、博士及博士后的完整教育体系。学校拥有1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71个博士学位授权点,136个硕士学位授权点;65个本科专业,其中生物学、化学两个学科被列入“国家理科基础学科研究和教育人才培养基地”。学校重视教学质量,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探索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截止06年底,有全日制本科生14488名;全日制硕士研究生3355名,全日制博士研究生2065名;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 105余名;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2262人,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139人;成人教育学生及网络教育学生35093名。

  截止2011年底,学校拥有2名国家级教学名师和21名北京市教学名师,5个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和10个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1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和2个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0个北京市特色专业。学校不断深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建成了23门国家精品课程和25门北京市精品课程,117项教材入选国家级“十一五”规划教材;进一步加强实验室、实习基地建设,拥有生命科学、食品科学与工程2个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5个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通过强化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构建了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为开展高水平的研究性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活跃。

  2011年,在国际、国家级学科竞赛中取得了特等奖8项、一等奖11项、二等奖42项、三等奖60项、鼓励奖7项,北京市竞赛奖励56项的好成绩。进一步完善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质量保障体系,促进学位论文的质量不断提高。2011年,有3篇博士学位论文入选北京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篇博士学位论文入选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学校总计有18篇博士学位论文入选“全国百篇”,在全国高校中位居前列。学校已培养了12万余名合格的毕业生,取得了一大批教育教学成果,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

国际交流

  中国农业大学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努力扩大开放,加速国际化进程。学校与美国、加拿大、德国、英国、荷兰、挪威、丹麦、日本、韩国、澳大利亚、俄罗斯、以色列、科特迪瓦、几内亚等35个国家和地区的178所大学、研究单位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校内设有与美国的普渡大学加州大学河滨分校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3个联合研究中心,还设有国际学院、中德综合农业发展中心、中以国际农业培训中心等国际教育、科研与培训机构。中国农业大学与美国的康奈尔大学科罗拉多州立大学、普度大学、伊利诺伊大学加拿大滑铁卢大学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英国利兹大学奥本大学等国外著名高校在互认学分的前提下开展各种形式的本科生联合培养项目。

办学特色

  中国农业大学是一所致力于为国家未来培养高级创新型科技人才的研究型大学。学校不仅要为学生提供厚实的基础教育,而且要创造各种条件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基于这种理念,试验班着眼于未来社会发展对人才质量和人才规格的需求,按照“低年级主要进行通识教育和基础教育,以扩大学生知识面和调动学习兴趣为主要目的;高年级在自由选择专业方向的基础上,进行宽口径的专业教育,以培养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为主要目的”的基本思路,造就基础知识宽厚、创新意识强烈、学习与研究方法先进、人文修养高、自学能力和动手能力强的高素质人才,为他们在完成本科教育后能继续深造进而成长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秀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理科试验班分为生命科学和信息科学两个方向,分别挂靠在生物学院和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实施方案

  在培养模式上,实施在导师指导下的自主选专业、自主选择学习进程、自主选课的学分制教育管理模式,实施导师制和弹性学习年限。

  在基础教育阶段,学生修读基础平台课程,主要强化数、理、化、外语、计算机等课程,配备优秀师资,单独授课。

  在专业学习阶段,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与特点自主选择专业。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自由选择进入各学院相关专业学习;进入不同专业学习的学生,直接修读所选专业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

  学生在第二学年进行专业分流,按照专业要求自主选课,插入普通班学习。

中国农大新校标

  中国农业大学新的校标图案呈金黄色,整体外形成盾形,上部有中英文校名,中间主体核心图形为农科大学校门的手绘图案,并嵌有“1905”的数字,两侧有两条成熟的麦穗呈“两手相对”的托举图形,底部采取了齿轮和书本的组合造型。

  新的校训为:解民生之多艰,育天下之英才。

  校风维持不变:团结、朴实、求是、创新。

中国农业大学百年校庆标志
放大
中国农业大学百年校庆标志

百年校庆

  标识内涵

  百年辉煌,更看今朝。标识由代表欢庆的彩绸、寓意丰收及代表农业的麦穗和“1905-2005”三部分组成汉字“百”字样。舞动的彩绸代表欢庆,突出了校庆的热烈氛围;结实饱满的麦穗表示中国农业大学以农业学科为特色,并寓意百年丰硕办学成果;纵深动感的“1905-2005”字样犹如一列奔驰的时间列车,体现了农大不断进取发展的追求和历程。整个“百”字着力表现了中国农业大学百年树人、厚积薄发的深厚底蕴,以及中国农业大学日益壮大不断发展的豪迈气势,预示着农大人将百年校庆作为崭新的起点,秉承传统,不断创新,创造更辉煌的未来。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19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评论(共0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中国农业大学"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