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12个条目

仪式感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录

什么是仪式感

  仪式感就是将日常行为仪式化以赋予其意义的行为。法国作家安托万·德·圣·埃克苏佩里于1942年写成的著名儿童文学短篇小说《小王子》中写道,仪式感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

仪式感的意义[1]

  纵览历史长河,在重阳节登高望远寄托思念,在除夕夜吃团圆饭祈愿幸福和睦,在周岁时举行“抓周”仪式,古时在年满二十岁举行“加冠”之礼……人们在许多特殊时节和人生重要节点,形成了许多具有特殊含义的仪式。那些流传至今、深入人心的仪式,或严肃庄重,唤起敬慕追远之心;或欢欣热闹,让人心怀希望;或温馨动人,予人精神力量。也正是这样的仪式传承串联起古今,加深着群体认同,凝聚起一个民族的精神合力。

  有人说,在风雨飘摇的时候,仪式令人们有所期盼;仪式帮助我们处理生活中的窘境,唤醒我们心中的美好情感,是心灵的港湾和力量的源泉。今天,我们仍然需要仪式感。交换戒指、互念誓词,新人在隆重的婚礼仪式中互诉衷肠,缔结人生之约;身穿学位服、拍摄大合影、接受师长拨穗,毕业生在庄严的毕业仪式中郑重告别校园,振奋精神重新启程。于个体而言,仪式既是一种形式,更是情感的集中表达、浓墨重彩的人生“分隔符”,在定格美好瞬间的同时,也孕育希望、寄托理想。而在如今的语境下,仪式感已经从具体的形式抽离,代表着一种生活态度:将普通的日子赋予独特意义,给寻常的动作注入特殊内涵。

  也正因为这种美好含义,当诸多莫名其妙的“仪式感”流行起来时,许多人虽不明就里却仍半推半就地卷入追赶仪式的潮流中。从520的爱意红包,到精致下午茶,从春日的“制式野餐”,到初雪日的啤酒炸鸡,接二连三的大节小节、流行仪式让人应接不暇;朋友圈里“我的年度账单”“我的年度歌单”刷屏未止,“我的新年愿望”已紧随其后。许多人生怕赶落了一个节点,便辜负了自己,怠慢了生活。本应是照亮生活的“灯塔”,却变成时刻检验生活态度的炽光灯,让一些人陷入落伍焦虑,开启疲惫不堪的随波逐流。

  仪式感的泛滥,离不开消费主义的推波助澜,也击中了从众心理命门。细细罗列,便不难发现,许多横空出世又昙花一现的仪式背后,都有着营销概念、消费主义的影子。鲜花、礼物是情人节标配,冬天是奶茶的季节,说走就走的旅行是假期的正确打开方式,ins风、北欧风成为生活诗意的代名词,在一些商家营销策略和宣传话术的炒作推动下,许多特殊时节的仪式直接与消费行为绑定,许多日常行为也借仪式感之名被赋予各种各样的消费属性。另一方面,仪式原有的群体性加剧了对于个体生活的裹挟。无论是情感的集中表达,还是自我认同的强化,许多仪式借由互联网广泛扩散传播许多人在完成仪式的过程中实现群体身份的确认,也有意无意地强化着这种群体属性,让人无力说“不”。

  事实上,仪式总是对应着一定的程式,仪式感也正是在这样的规定动作中得以强化。然而所谓仪式感,形是外壳,情是内核。列下新年愿望清单时,几分为了展示,几分出于决心?下单节日必备单品时,多少出于必需,多少为了跟风?当仪式一阵风似的轮换更替,当仪式感变成千篇一律的跟风打卡,甚至变成疲惫不堪的机械迎合,虽然无伤大雅,却已经失掉了仪式的初衷,是典型的“只得其形,不得其神”。

  说到底,仪式是情感的唤醒、价值的重申,是为寻常赋值、为生活添彩,仪式感真正落脚点在于感,被仪式裹挟、绑架,无疑会消解掉真正的仪式感。而好好生活也从来不由他人定义,更不拘泥于任何单一形式。不必华丽,也无需刻意,有意识地感受、珍惜生活中的某些特殊时刻,专注认真地体味日常中的趣味与美好,仪式感就在其中。

参考文献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18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陈cc.

评论(共0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仪式感"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