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期定量法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录 |
以期定量法是指先确定生产间隔期,然后根据平均日需求量求生产批量的方法。该方法一般是按照零件的复杂程度、工艺特点、价值大小、装配顺序、工时长短等因素分组,然后根据不同的产品组制定生产间隔期[1]。
为了管理上的方便企业都事先制定好标准生产间隔期,数值通常取月工作日(20天)的约数,如1天、2天、4天、5天(一周)、10天、20天(1月)等等。采用这种方法使生产间隔期和相应的批量规范化了,便于管理。
以期定量法的步骤[2]
首先根据计划期产量的多少、单位产品价值的大小、生产组织的特点和生产稳定情况等因素,确定出产品装配的生产间隔期(产品装配的生产间隔期一般定为月底工作日数的简单倍数或约数)。
然后再按零件的工艺复杂程度、工艺特点、生产周期长短、体积、重量、数量和价值的大小等因素,进行分类,根据经验分别确定各类零件在机加工和毛坯制造阶段的生产间隔期。凡是工艺技术复杂、生产周期长、体积、重量、价值大的零件类别,其机加工和毛坯制造阶段的生产间隔期可规定得短一些,批量小一些;反之则生产间隔期可长一些,批量大一些。
以期定量法的评价[2]
1、简便易行,对产量多变的适应性强。当产量增减时,只调整批量,不需调整生产间隔期。因此,在中小批生产类型的企业,或在企业内外条件变化大的情况下的情况下,这种方法比较适用。
但是,这种方法缺乏数量分析,经济效果考虑不够。因此,对计划产量大、单位产品价值高、生产周期长的产品可先用经济批量法,计算出经济批量对应的生产间隔期,然后以此为标准,在标准生产间隔期表中,选用与其相近的生产间隔期,以便收到即考虑经济效益,又简化生产管理的双重效果。
2、由于生产间隔期与月工作日数之间互成倍数或约数,批量又是根据生产间隔期制定的,因此就保持了各种必要的比例关系,易于保证产品与零部件生产的成套性,有利于组织均衡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