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病疵成本控制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录 |
生产过程经常产生残次品。残次品对企业来说是一种损失.因此,减少或者消除残次品是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是,残次品的出现有时是难免的,质量管理工作的关键应是如何识别和控制残次品,使生产损失降到最少。美国戴弗柯公司创造的产品病疵成本控制方法就是一种降低产品病疵率,提高产品质量的有效管理方法。
病疵产品又叫生产损失,它是指:由于原材料供应、人工安排和机器操作等方面的不完善而造成的那些没能满足客户特殊需要的产品。
对一个企业来讲,建立各种有效的病疵报告系统,以便监督病疵成本,控制病疵产品的生产,鼓励管理人员和员工制定和执行管理决策,是十分重要的。多年来,美国戴弗柯公司一直实行着两种不同的病疵报告系统。一种叫做特殊部门系统,另一种叫做“杂物箱”系统。
为了改革现行病疵报告系统,戴弗柯公司开发丁一个新的有效系统。该公司的管理人员认为,一个有效的病疵报告系统至少应该达到下列4个目标:
①收集和记录有关的病疵成本;
②为管理人员制定确认病疵水平及原因的决策提供足够的信息;
③鼓励管理人员承担责任和控制病疵;
新的报告系统建立在会计信息系统的总体目标基础之上,它的设计吸收了特殊部门系统和杂物箱系统的优点,同时也克服了它们的缺点。建立新的产品病疵成本报告系统的步骤:
1.确认病疵产品范围
第一步要划分正常工作和“病疵”工作。在确认一个产品的收入之前,按照技术工艺要求和说明书制造某一产品而从事的所有工作都被视为正常工作。相反,一旦一件产品的收入获得了确认,对该产品所从事的任何工作都被认为是病疵修复工作。该公司要待商品送至客户或被分配后,才确认各项收入。因此,凡是在生产过程中因修复病疵产品而追加的人工、原材料和制造费用,都被视作制造该产品的成本,因为此时收入尚未被确认。然而,如果某商品送至客户后才被发现有质量问题.这时修复次品所发生的费用则被归入病疵帐户内。
2.编制病疵成本补充资料报告
病疵成本包括与修复病疵有关的人工、差旅费、原材料、其它费用项目及必要的对外服务费用。为了准确地集中和报告有关病疵成本,首先应该编制病疵成本的补充资料报告。
在编制补充资料报告时,需要应用各种工作编号、地点代码和病疵代码.以达到明确产生病疵的有关工作、地点和责任部门。例如,一个病疵控电板的工作编号为5008.又因产地在D厂,所以,完整的编号为5008—D—B即工作编号——地点——病疵的责任部门代码)。这就说明,工作编号为5008的控电板有病疵,因为该病疵产生于D厂生产部门的制造过程,所以病疵的责任部门为B厂生产部门。
3.编制病疵总结报吉
各种病疵成本补充资科报告不仅作为登记病疵总分类帐户的依据,而且还可以用来编制病疵总结报告。病疵总结报告是根据报告使用者制定决策的需要,在对有关的病疵资料进行了概括和整理的基础上设计出来的。该报告对于制定有关单批的作业。产品成本计算或生产效率的决策是非常有用的。管理人员通过该报告来收集有关业绩的反馈的信息,以便对各部门和制造厂的效益做出正确的评价。
这种产品病疵成本报告系统的主要特点在于:
①各部门之间的经济责任都很明确;
②充分考虑到修复病疵产品的有关纠纷问题;
③体现了责任会计的思想;
④经济效益大为改观。
戴弗柯公司的经验教训具有普遍意义,这种新的产品病疵成本报告系统对我国一些企业控制和处理废品损失、“三包”赞用,完善管理责任,提高经济效益等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