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47个条目

运输规划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重定向自交通运输规划)

目录

什么是运输规划

  运输规划运输业比较全面的长远发展计划。从某种意义上说,运输规划也是一种宏观调控,做好运输规划,对运输业的发展十分重要。

运输规划的原则[1]

  1.运输规划要符合国家长远规划

  运输业的规划,应在国家的发展规划指导下制订。交通运输建设规模和发展速度要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使运输能力的增长与经济和社会的运输需求保持着合理的比例关系;交通运输网的布局要适应工农业生产的布局、商业外贸布局、旅游布局以及人口分布的需要。

  2.运输规划要符合国情

  制订运输规划既要考虑国际惯例,也要符合中国国情。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东部和中部的经济、交通较发达;西部地域广阔,多为高原、大山,自然条件较差,交通不便,但资源丰富,极有发展前途。编制运输规划既要看到发展,也要考虑我国实际情况。对于资源密集的西部地区,运输规划应因地制宜采用大规模、大运量、低成本运输方式,如水运、铁路水路联运、公路水路联运等。总之,编制运输规划应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不宜贪大求全,要讲究经济效益,讲究实用。

  3.运输规划要适应社会生产发展和市场需求

  发展生产,交通运输应先行。事实上,交通运输是构造和奠定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物质基础,是社会主义市场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不发展运输市场,难以建设统一、有序、高效的全国市场体系。所以,编制运输规划,要注意适应社会生产的发展和市场要求。

  4.运输规划要科学合理

  运输规划是对未来运输的一种调控方式,应做到科学合理。具体来说,制订运输规划时既要考虑当前利益,也要考虑长远利益;既要考虑局部利益,也要考虑整体利益;既要考虑运输企业内部的利益,也要考虑与运输企业相关的各方面的利益;所采用的方法,应将定性与定量方法结合起来。

运输规划的内容[1]

  在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中,运输网的发展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运输规划主要就是进行综合运输网的规划。

  进行综合运输网规划时,考虑的主要内容有:

  (1)货流特点,包括货物的发点和到点,表现为货物的流量和流向;

  (2)运输方式,就是在一定货流的条件下,可能采用的运输方式运输工具

  (3)运输线路,在货物到发点之间可能有多条线路相通,通过不同的线路就使运输网有不同的布局,并使几种运输方式有不同的连接方式;

  (4)运输技术装备,这是构成运输网规划方案的技术因素,对每一种运输方式来说,装备技术水平不同,它所形成的运输能力也不同;

  (5)营运组织特点,在一定的技术装备条件下采用不同的营运组织方式所表现出来的运输能力是不同的。

  目前,运输业仍是制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瓶颈”产业,要适应国民经的发展,必须做好运输规划。

  国家对运输业的发展已经制订了宏观规划。如2004年12月,国务院审议通过了《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规划确定的国家高速公路网采用放射线与纵横网格相结合的布局形态,构成由中心城市向外放射以及横连东西、纵贯南北的公路交通大通道,包括7条首都放射线、9条南北纵向线和18条东西横向线,简称为'7918网”,总规模大约为8.5万公里。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建成后,可以形成“首都连接省会、省会彼此相通、连接主要地市、覆盖重要县市”的高速公路网络。这个网络能够覆盖10多亿人口,直接服务区域GDP占全国总量的85%以上;实现东部地区平均30分钟、中部地区平均1小时、西部地区平均2小时抵达高速公路,客货运输的机动性将有显著提升。

  国家高速公路网是中国公路网中最高层次的骨干通道,主要连接大中城市,包括国家和区域性经济中心、交通枢纽、重要对外贸易口岸;主要承担区域间、省际间以及大中城市间的快速客货运输,保障提供高效、便捷、安全、舒适的服务

运输规划的程序[1]

  运输系统网络规划程序,大致包括以下主要步骤:

  1.规划的目标论述

  首先必须充分论证该地区进行运输规划的必要性、可能性和现实性。在制订运输规划时还必须服从于该地区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坚持实事求是、讲究科学和讲究经济效益的原则,从本地区的特点出发,既要有长远的战略思想,又要结合现有实际状况统筹安排。

  2.组织和准备过程

  (1)组织工作。首先要组织规划人员研究本次交通运输规划的目的,学习国家和地方政府对规划区的政策和要求,同时要深入细致地研究技术路线,确定参加本次规划工作的人选。

  (2)准备工作。根据交通运输规划的具体要求,首先必须搜集规划区的有关数据和资料:①人口水平,劳动力就业状况;②社会经济活动数据;③土地利用情况的调查;④交通运输系统的现状;⑤客流量、货流量以及O—D流(生成地-目的地货流)分布等数据和资料;⑥有关法律、法令以及政府的政策;⑦本次运输规划的资金来源;⑧粗略估计规划后的社会效益;⑨全面检查所调查的资料和数据的精确度;⑩根据所获得的不同类型的数据,建立数据库

  3.分析规划的现存条件和标定各类模型

  在分析规划区的现存条件的基础上,应用调查的基年数据,对运输规划所建立的运输需求预测模型(交通量发生和吸引模型)、交通量分布模型、运输方式选择模型和网络分配模型(简称为“四步骤”模型),进行标定。由于模型的数学表达式不同,所采用的标定方法也各不相同。模型标定后,才可能用来对该区域进行交通运输系统规划。

  4.建立运输系统规划的基础模型

  利用规划区历年来的人口和社会经济的调查数据,建立运输系统规划的基础模型。它包括:(1)人口预测模型;(2)社会经济活动模型;(3)土地利用模型。有了这些模型,才能计算规划年的交通运输需求量,这是交通运输网络规划的基础。否则就没有条件用四步骤模型进行网络规划。

  5.运输系统网络规划

  运输系统网络规划是整个规划过程一个最关键的步骤,它是利用已标定的网络规划模型和规划区预测年的交通量,对该地区未来的交通运输网络进行规划,所采用的模型是:

  (1)运输需求预测模型。利用这个模型计算该地区规划年的交通发生量和吸引量,有了这些数据,才可能利用其他模型实现该地区运输系统的网络分配。

  (2)交通量分布模型。交通量分布模型的作用是把预测年的交通发生量和吸引量,通过迭代运算而得到交通量分布(O—D矩阵)。

  (3)运输方式选择模型。运输方式选择是运输规划的重要步骤,从运输方式看,运输系统可分为公路运输铁路运输、航空和水上运输,根据规划区的具体条件,利用这个模型来选择最佳的运输方式

  (4)网络分配模型。网络分配是区域运输系统网络规划最后一个重要步骤,利用上面提到的前3个基础模型所获得的预测数据再加上第4个模型,就可以把交通量较合理地分配到该区域的运输网络中去,从而解决该地区的网络分配问题。对新规划的地区,可以解决整个区域的路网规划;对已建成的地区,可以解决交通量在路网中的分配,从而确定现有的网络密度是否与交通发展相适应,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建立优化的运输网络系统。

  (5)模型的有效性及其精度分析。任何模型都是对现实存在或计划建立的系统的一种抽象和简化,它不可能是客观系统的简单射影,在各个方面、各个细节上都和客观系统相一致的模型是不存在的。

  对运输系统网络规划所建立的模型和客观系统之间的差别是模型有效性分析要回答的关键问题。

  有效性检验包括两部分:模型抽象的有效性和模型转换的有效性。模型抽象的有效性是指模型反映客观系统的真实程度,经过与现实系统的对照、修改和验证后,模型越能较真实地描述现实系统,为现实系统所应用,所建立的模型也就越有效。模型转换的有效性是指由数学模型转换成计算机软件的可能性,如果能保证转换成计算机软件,说明模型转换的有效性更好。

  目前,国内外还没有统一和有效评定运输系统网络规划模型有效性的方法。如果所模拟的系统是一个现实公路网络规划系统,评价网络规划模型有效性的最好方法是用实际发生的数据模拟输入,比较模拟输出和实际结果之间的差别,从而得到对模型有效性的评定。

  6.长远规划

  (1)确定运输系统网络规划的阶段和实施步骤;

  (2)落实网络规划及实施的经济来源;

  (3)确定负责和管辖区的范围;

  (4)解决省与省或地区与地区之间的网络接口问题。

  7.近期规划

  根据长远规划的要求,近期规划主要考虑的问题:

  (1)确定近期规划项目和具体实施的办法;

  (2)落实资金来源;

  (3)确定建成期限。

  8.完成区域运输系统网络规划

参考文献

  1. 1.0 1.1 1.2 运输经济(公路)专业知识与实务 初级 (2006年版) (第3版).中国人事出版社,2005年05月第3版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4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HEHE林,y桑,寒曦.

评论(共0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运输规划"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