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753个条目

义仓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义仓(local public welfare granary or barn)

目录

什么是义仓

  义仓是指一种由国家组织、以赈灾自助为目的的民间储备。

义仓的由来

  隋开皇三年(583)长孙平被徵拜为度支尚书。他见天下州县多罹水旱,百姓不给,奏令民间每秋家出粟麦一石以下,贫富差等,储之闾巷,以备凶年,名曰义仓。隋文帝表彰并采纳其建议。

  唐太宗于贞观二年(628),贞观二年四月,尚书左丞戴胄上言,户部尚书韩仲良奏:“王公已下垦田,亩纳二升。其粟麦粳稻之属,各依土地。贮之州县,以备凶年。”可之。自是天下州县,始置义仓,每有饥馑,则开仓赈给。

  唐高宗永徽二年(651)改为按户出粟,上上户五石,余各有差。唐代自武则天末年起,便以义仓粮解决国家财政困难。唐玄宗以后更把义仓税定为国家正式赋税收入。义仓在历史上时废时设。

  清代储备制度中,粮仓分为两类,一为“昌平仓”,一为“义仓”。昌平仓由国家出资建造,国家统一管理,储存的粮食主要用于战备等国家大事,只有最高行政机构才有权调用。在此意义上可以说昌平仓是“皇家”粮仓,储量大,级别高。而“义仓”则应算是“地方”性粮仓了。

义仓的作用

  1. 义仓它以一定的行政区划单位,由各地政府筹资修建和管理,在丰年时让各家拿出一定数量的粮食,储于仓内,灾年时地方政府可自行发放仓中粮食救灾。
  2. 面对自然灾害,将众多分散的个体组织在一起,增强了人类抵御自然侵害的整体能力

相关条目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11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寒曦.

评论(共0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义仓"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