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心理定势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录 |
什么是个体心理定势[1]
个体心理定势是指人们不自觉地沿着一定方向感知事物、记忆事物、去思考问题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个体心理定势的类型[2]
个体心理定势主要包括首次效应、晕轮效应、经验效应和移情效应。
一、首次效应
首次效应又称第一印象,是指个体接触某事物后第一次留下的深刻印象。它既可能是在第一次接触中形成的,也可能是在后来的某次接触中形成的。但总的来讲,和从来没有接触过的人和事第一次打交道。人们总是给予更多的注意,印象一般都比较深刻。所以,第一印象大多是在第一次接触中形成的,但又不等于第一次接触。第一印象形成后,往往会造成“先人为主”的局面,除非有“近因效应”产生,否则将固执地影响着当事人今后的认知和行为。
二、晕轮效应
晕轮效应是指个体根据不完全的信息而形成的对被知觉对象的整体印象和评价。通常是从对象的某种特征推及对象的整体特征,进而形成全盘美化或丑化对象的印象。其实质足以点概面,是—种逻辑性推理的错误在公关活动中,晕轮效应和首次效应一样普遍。
三、经验效应
经验效应是指个体依据以往的经验进行认知、判断、决策和行动的心理活动方式。它在公共关系领域中最典型的表现是怀疑;因为过上吃过亏、上过当。再遇到类似事情时就迟疑不决,且喜欢用“吃一堑,长一智”来告诫自己,防止再次上当。在公关活动中,有时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但公众反映冷淡,得不到理想的效果,原因往往在于事前没有做好消除公众疑虑的工作,自己的意图没有被公众理解,结果是好心没有好报,甚至被误解,招来不必要的麻烦。可见,忽视公众的经验效应,仅凭良好的愿望是达不到公共关系活动的顶期目的的。
四、移情效应
移情效应是把对特定对象的情感迁移到与该对象相关的人或事物而来的心理活动现象。表现为人情效应和物情效应两种形式。前者指以人为情感对象而迁移到相关的人或事物的效应,如因喜欢某个明星.就连带喜欢和他长相相似的人或他推荐的商品。后者是指以物为情感对象而迁移到相关人的身上的效应,如因十分喜欢某人送的东西而连带喜欢送礼的人,因闻不得香烟的味道而讨厌所有吸烟的人等。
1、形成、发生、作用的时间都很长;
2、是一种复杂的定势,制约和影响因素多;
3、 往往带有社会性,比如经验效应 也叫定型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