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15个条目

《企业会计准则第19号-外币折算》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录

概述

《企业会计准则第19号-外币折算》
Accounting Standards for Enterprises No.19–Translation of Foreign Currencies
首次生效时间 2007年1月1日 最新修订时间 2006年2月15日
修订历史
  • 2006年2月15日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19号-外币折算》,2007年1月1日起施行;这是新增的具体准则。
同时废止
本法规当前有效
本条目为官方文献,除调整排版外请不要随意更改内容!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外币财务报表的折算和相关信息的披露,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制定本准则。

  第二条 外币交易,是指以外币计价或者结算的交易。外币是企业记账本位币以外的货币。外币交易包括:

  (一)买入或者卖出以外币计价的商品或者劳务;

  (二)借入或者借出外币资金;

  (三)其他以外币计价或者结算的交易。

  第三条 下列各项适用其他相关会计准则:

  (一)与购建或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相关的外币借款产生的汇兑差额,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

  (二)外币项目的套期,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保值》。

  (三)现金流量表中的外币折算,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31号——现金流量表》

第二章 记账本位币的确定

  第四条 记账本位币,是指企业经营所处的主要经济环境中的货币。

  企业通常应选择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主的企业,可以按照本准则第五条规定选定其中一种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是,编报的财务报表应当折算为人民币。

  第五条 企业选定记账本位币,应当考虑下列因素:

  (一)该货币主要影响商品和劳务的销售价格,通常以该货币进行商品和劳务的计价和结算;

  (二)该货币主要影响商品和劳务所需人工、材料和其他费用,通常以该货币进行上述费用的计价和结算;

  (三)融资活动获得的货币以及保存从经营活动中收取款项所使用的货币

  第六条 企业选定境外经营的记账本位币,还应当考虑下列因素:

  (一)境外经营对其所从事的活动是否拥有很强的自主性;

  (二)境外经营活动中与企业的交易是否在境外经营活动中占有较大比重;

  (三)境外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是否直接影响企业的现金流量、是否可以随时汇回;

  (四)境外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是否足以偿还其现有债务和可预期的债务

  第七条 境外经营,是指企业在境外的子公司、合营企业、联营企业分支机构。在境内的子公司、合营企业、联营企业、分支机构,采用不同于企业记账本位币的,也视同境外经营。

  第八条 企业记账本位币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除非企业经营所处的主要经济环境发生重大变化。

  企业因经营所处的主要经济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确需变更记账本位币的,应当采用变更当日的即期汇率将所有项目折算为变更后的记账本位币。

第三章 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

  第九条 企业对于发生的外币交易,应当将外币金额折算为记账本位币金额。

  第十条 外币交易应当在初始确认时,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将外币金额折算为记账本位币金额;也可以采用按照系统合理的方法确定的、与交易发生日即期汇率近似的汇率折算。

  第十一条 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应当按照下列规定对外币货币性项目和外币非货币性项目进行处理:

  (一)外币货币性项目,采用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折算。因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与初始确认时或者前一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不同而产生的汇兑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二)以历史成本计量的外币非货币性项目,仍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折算,不改变其记账本位币金额。

  货币性项目,是指企业持有的货币资金和将以固定或可确定的金额收取的资产或者偿付的负债

  非货币性项目,是指货币性项目以外的项目。

第四章 外币财务报表的折算

  第十二条 企业对境外经营的财务报表进行折算时,应当遵循下列规定:

  (一)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和负债项目,采用资产负债表日的即期汇率折算,所有者权益项目除“未分配利润”项目外,其他项目采用发生时的即期汇率折算。

  (二)利润表中的收入和费用项目,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折算;也可以采用按照系统合理的方法确定的、与交易发生日即期汇率近似的汇率折算。

  按照上述(一)、(二)折算产生的外币财务报表折算差额,在资产负债表中所有者权益项目下单独列示。 比较财务报表的折算比照上述规定处理。

  第十三条 企业对处于恶性通货膨胀经济中的境外经营的财务报表,应当按照下列规定进行折算:

  对资产负债表项目运用一般物价指数予以重述,对利润表项目运用一般物价指数变动予以重述,再按照最近资产负债表日的即期汇率进行折算。

  在境外经营不再处于恶性通货膨胀经济中时,应当停止重述,按照停止之日的价格水平重述的财务报表进行折算。

  第十四条 企业在处置境外经营时,应当将资产负债表中所有者 权益项目下列示的、与该境外经营相关的外币财务报表折算差额,自所有者权益项目转入处置当期损益;部分处置境外经营的,应当按处置的比例计算处置部分的外币财务报表折算差额,转入处置当期损益。

  第十五条 企业选定的记账本位币不是人民币的,应当按照本准则第十二条规定将其财务报表折算为人民币财务报表。

第五章 披露

  第十六条 企业应当在附注中披露与外币折算有关的下列信息:

  (一)企业及其境外经营选定的记账本位币及选定的原因,记账本位币发生变更的,说明变更理由。

  (二)采用近似汇率的,近似汇率的确定方法。

  (三)计入当期损益的汇兑差额。

  (四)处置境外经营对外币财务报表折算差额的影响。

《企业会计准则第19号》应用指南[1]

  一、即期汇率和即期汇率的近似汇率

  根据本准则规定,企业在处理外币交易和对外币财务报表进行折算时,应当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将外币金额折算为记账本位币金额反映;也可以采用按照系统合理的方法确定的、与交易发生日即期汇率近似的汇率折算。

  即期汇率,通常是指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当日人民币外汇牌价的中间价。企业发生的外币兑换业务或涉及外币兑换的交易事项,应当按照交易实际采用的汇率(即银行买入价或卖出价)折算。

  即期汇率的近似汇率,是指按照系统合理的方法确定的、与交易发生日即期汇率近似的汇率,通常采用当期平均汇率或加权平均汇率等。

  企业通常应当采用即期汇率进行折算。汇率变动不大的,也可以采用即期汇率的近似汇率进行折算。

  二、汇兑差额的处理

  根据本准则第十一条规定,在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应当分别外币货币性项目和外币非货币性项目进行会计处理。

  (一)外币货币性项目

  货币性项目,是指企业持有的货币资金和将以固定或可确定的金额收取的资产或者偿付的负债。货币性项目分为货币性资产和货币性负债。货币性资产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长期应收款等;货币性负债包括短期借款、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等。

  对于外币货币性项目,因结算或采用资产负债表日的即期汇率折算而产生的汇兑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同时调增或调减外币货币性项目的记账本位币金额。

  (二)外币非货币性项目

  非货币性项目,是指货币性项目以外的项目,包括存货、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

  1.以历史成本计量的外币非货币性项目,由于已在交易发生日按当日即期汇率折算,资产负债表日不应改变其原记账本位币金额,不产生汇兑差额。

  2.以公允价值计量的外币非货币性项目,如交易性金融资产(股票、基金等),采用公允价值确定日的即期汇率折算,折算后的记账本位币金额与原记账本位币金额的差额,作为公允价值变动(含汇率变动)处理,计入当期损益。

  (三)外币投入资本

  企业收到投资者以外币投入的资本,应当采用交易发生日即期汇率折算,不得采用合同约定汇率和即期汇率的近似汇率折算,外币投入资本与相应的货币性项目的记账本位币金额之间不产生外币资本折算差额。

  (四)实质上构成对境外经营净投资的外币货币性项目

  企业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涉及境外经营的,如有实质上构成对境外经营净投资的外币货币性项目,因汇率变动而产生的汇兑差额,应列入所有者权益“外币报表折算差额”项目;处置境外经营时,计入处置当期损益。

  三、分账制记账方法

  对于外币交易频繁、外币币种较多的金融企业,也可以采用分账制记账方法进行日常核算。资产负债表日,应当按照本准则第十一条的规定对相应的外币账户余额分别货币性项目和非货币性项目进行调整。

  采用分账制记账方法,其产生的汇兑差额的处理结果,应当与统账制一致。

  四、境外经营处于恶性通货膨胀经济的判断

  本准则第十三条规定了处于恶性通货膨胀经济中的境外经营的财务报表的折算。恶性通货膨胀经济通常按照以下特征进行判断:

  (一)最近3年累计通货膨胀率接近或超过100%;

  (二)利率、工资和物价与物价指数挂钩;

  (三)公众不是以当地货币、而是以相对稳定的外币为单位作为衡量货币金额的基础;

  (四)公众倾向于以非货币性资产或相对稳定的外币来保存自己的财富,持有的当地货币立即用于投资以保持购买力;

  (五)即使信用期限很短,赊销、赊购交易仍按补偿信用期预计购买力损失的价格成交。

参考文献

  1. 《企业会计准则第19号——外币折算》应用指南.财会[2006]18号.财政部.2006年10月30日


企业会计准则目录(2019年修订)[编辑]
基本准则第1号-存货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第4号-固定资产
第5号-生物资产第6号-无形资产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第8号-资产减值第9号-职工薪酬
第10号-企业年金基金第11号-股份支付第12号-债务重组第13号-或有事项第14号-收入
第15号-建造合同第16号-政府补助第17号-借款费用第18号-所得税第19号-外币折算
第20号-企业合并第21号-租赁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第24号-套期保值
第25号-原保险合同第26号-再保险合同第27号-石油天然气开采第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第29号-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
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第31号-现金流量表第32号-中期财务报告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第34号-每股收益
第35号-分部报告第36号-关联方披露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第38号-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
第40号-合营安排第41号-在其他主体中权益的披露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5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Zfj3000,Dan,Cabbage,Caijing,鲈鱼,Yixi,泡芙小姐.

评论(共0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企业会计准则第19号-外币折算》"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