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74个条目

KL信息量法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KL信息量法概述

  K-L信息量法是本世紀中葉,由Kull-backLeibler提出,用以判定兩個概率分佈的接近程度。其原理是以基準序列為理論分佈,備選指標為樣本分佈,不斷變化備選指標與基準序列時差,計算K-L信息量。K-L信息量最小時對應的時差數確定為備選指標的最終時差。

  對於偶然的帶有隨機性的現象,通常可以認為是服從某一概率分佈隨機變數的一些實現值。如果已知(或假設)真正的概率分佈,而希望估計我們選擇的概率模型與這一真的概率分佈相近似的程度,從而估計模型的好壞,就需要一個度量,這就是Kullback-Leibler信息量,即K-L信息量。

  在實際的應用中,是以一個重要的,能夠敏感的反映當前經濟活動的經濟指標作為基準指標。對於每個選取的經濟指標相對於基準指標前後移動若幹個月,計算K-L信息量的值。K-L信息量越小,說明真實概率分佈與模型概率分佈越接近,對應的移動月數就是該指標的延遲月數。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3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sky,Lolo,Angle Roh,Cabbage,Zfj3000,Yixi.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KL信息量法"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