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77个条目

高校經濟圈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什麼是高校經濟圈

  高校經濟圈是指在一定地理空間範圍內,依托高校的人氣集聚和知識創造力而發展起來的涵蓋了教育教學、科學研究、高新技術產業、文化娛樂、商業休閑、培訓出版、物流信息以及相關的三產服務於一體的一種區域性經濟業態。這裡的高校既可指一所高校,也可指多所高校的集群。[1]

  目前,關於高校經濟圈的專門研究還比較少,涉及較多也只是對校園經濟的關註,但二者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校園經濟可以理解為面向學生,依托校園而發展起來的一種區域性經濟,這種經濟的主體是學生,發生髮展的領域主要是在校園內部。高校經濟圈則不僅僅局限於學校內部,或者學校內部的校園經濟只是高校經濟圈的冰山一角,更主要的是圍繞高校而形成的餐飲業、文化娛樂業、房地產業、高新科技產業及其技術轉移等於一體的消費產業鏈。[2]

高校經濟圈的組成 [2]

  高校經濟圈由兩個部分組成:一個是消費圈;另一個是產業圈。兩個圈層的內涵和主體各有差異。消費圈是高校經濟圈的狹義內涵,是指依托高校而形成的消費市場,其主體不再局限於學生群體,而是包括高校本身、圈內及周邊居民、企業、機關以及外來旅游休閑人員等在內的整個社區內外群體,其範圍要遠遠廣泛於校園經濟。產業圈是指依托高校的人才資源和科技創造力而形成的高新產業。這是高校經濟圈區別於其他經濟圈的本質特征,產業圈的主體包括經濟圈本身和經濟圈的外溢主體,經濟圈本身主要包括為經濟圈內的社區、學校、企業、機關、商業的正常運轉提供服務和支撐的相關產業業態,經濟圈的外溢主體指直接或間接依托經濟圈或通過經濟圈的技術成果轉移而形成的區域產業結構產業鏈。高校經濟圈和其他經濟圈一樣也具有地域界限,但這種地域界限具有, 非絕對性,因為高知識化成果的轉移是高校經濟圈的重要內容,其影響已經突破了地域限制而實現了對其他消費圈和產業圈的輻射效應,這種效應往往帶來消費品質和產業結構的提升。

高校經濟圈形成的時代背景[3]

  隨著高校系統內部要素、環節和層面的變化,已有的要素排列、環節組合、層面結合的方式不能夠很好地滿足和適應高校系統持續運作的要求。只有營造良好的外部環境才能保持高校系統內部要素的功能、角色穩定。

  在不斷優化和改善高校系統內外環境過程中,人們逐漸發現合理構建高校經濟圈既可以實現高校系統內外環境之間的多層面互動、溝通和聯繫,也可以實現高校系統功能機制和適應能力的增強,保證高校系統的動態演化。事實上,高校經濟圈運轉也在不斷催生新要素結構和關係模式,促進高校系統內外環境升級改造,推動社會大環境發展變化。在美國,波士頓大學的經濟收人已經占到城市經濟的40%,對城市經濟發展的貢獻儀次於金融服務業;德國海德堡學院的經濟收入的貢獻度超過其他行業,占到城市經濟的65%,成為主導城市經濟發展的核心動力。不斷推動城市經濟的發展轉型。

  在我國,高校經濟圈對城市經濟發展的影響也漸趨明顯。近年來,各級地方政府通過興建“大學城”、“高教園區”來推動經濟發展的做法就是最有力的佐證。例如深圳大學城、廣東珠海、東莞、廣州大學科技城等,就是立足大學城所在區域現有的高新技術開發條件,考慮區域經濟發展對擴大和持續高新技術研究的需求,將大學教育與高新技術產業、企業相結合。在這些經濟發達地區,高校經濟圈已經成為催生、帶動經濟發展的增長極,並迅速成為地區經濟持續發展的重要支撐。

  市場經濟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不斷推動產業結構轉型,使得勞動密集型產業快速向技術密集型產業轉變,推動以農業為主導的農業社會向以第二產業為主導的工業社會轉變,產業經營從技術水平低下的粗放型向技術要求較高的集約型轉變。高校在產業結構經濟結構升級轉型過程中的作用不斷突顯, 日漸成為產業技術產品設計研發創新的中心,與產業結構、經濟結構互動融合,形成具有穩定結構和功能的經濟圈。近年來,一些地區以高校集群為依托著力建設大學科技園、產業園, 旨在推動地區產業、經濟的快速發展。

  產業科技要想實現持續進步、取得經濟效應,除了產業科技的自主研發和創新之外,更離不開高校經濟圈內部科技研究成果的發明轉化,這是因為高校經濟圈輸出的科技成果往往是地區產業升級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即便是在產業集群發展水平較高的地區,決定產業經濟發展實力的主要因素已經變成人力資源優勢和技術創新能力,很多品牌企業都與相關高校建立技術攻關、研發的合作關係,甚至出資共建技術研究、創新中心;也有的企業將地區擁有的高校數量、規模作為選址投資的重要指標。

  任商品市場原材料供給情況均等的情況 ,高校經濟圈正在成為決定產業結構和經濟結構升級轉型、產品和技術附加值提高的高階內核。隨著高校社會服務能力、科研技術轉化水平的提高,以及新型產業、高新技術產業的崛起, 圍繞高校經濟圈形成的產業鏈必將成為社會經濟發展的高階內核。高校經濟圈也由此鞏固和擴展了自身的發展空間和經濟基礎。高校經濟圈在不斷融合社會經濟環境的過程中,實現了自身競爭優勢和綜合實力的全面提升。

高校經濟圈的結構形態[3]

  高校生態可理解為以高校為中心,對高校存在發展起制約、調控作用的環境空間和環境系統,這種環境空間和環境系統的主體是高校,主要在高校活動空間範圍上形成環境指向。而高校經濟囤則側重於高校生態環境空間、系統的關係結構和功能運作,強調通過大學內外環境之間的關係優化與整合,實現大學、產業、經濟的協同發展

  依據構成層面的性質特征和作用角色,可以將高校經濟圈分為人才圈、知識圈、技術圈和產業圈。其中,人才圈、知識圈和技術圈是核心圉,產業圈是擴展圈和延伸圈。人才圈是依托高校大學教育形成的人力資源市場,其主體包括大學生、高校教師或團隊、高校科研人員或團隊,也包括為大學服務的其他人才群體;知識圈是依托高校大學教育教學形成的知識流和信息流,其範圍不僅局限已有知識信息的流動,也包括新知識、新信息的生成、流動和應用;技術圈是依托高校科研實施設備、團隊形成的技術研發和創新生態鏈;產業圈是依托高校人才圈、知識圉和技術圈形成的產業業態、結構、規模、商流物流和信息流,及其蘊含的商業、投資機會。

  各圈層之間的結合方式以及各圈層與外部環境之間的聯繫方式,構成了高校經濟圈的結構。高校經濟圈結構既表現一般生態圈的系統性、整體性和層次性特征,也具有相對獨立性和發展變化規律。在認識高校經濟圈及其結構的時候,可以多層面、多視角地進行管窺和分析,而不要過分局限於高校經濟圈的範圍大小。從橫向上看,高校經濟圈結構具有巨集觀生態結構、中觀生態結構和微觀生態結構;從縱向上看,高校經濟圈結構呈現出形成期結構、發展期結構、成熟期結構和衰退期結構。高校經濟圈是一個橫向縱向結構相互滲透、相互結合、相互交錯的關係網路。通過各構成要素、層面和環節之間的物質迴圈、能量流動和信息傳遞,高校經濟圉的“實體實現從無到有和從小到大的擴展,關係結構從簡單到複雜、鬆散到緊密和無序到有序的深化”, 層次從低級到高級、基礎到更高的轉化。

  在微觀層面上,高校與其所依存的社會經濟環境相互結合,形成具有特定關係結構和功能機制的經濟圈:優化整合高校經濟圈是高校發展戰略管理的重要內容。在巨集觀層面上,隨著高校活動範圍的不斷擴大和影響程度的逐漸提高,高校經濟圈呈現高速運轉的發展態勢。高校經濟圈發展的本質是與外部環境相互作用的物能積累,並對外部環境產生現實影響力或支配力,前者是高校經濟圉的“態” 屬性,後者是高校經濟圈的“勢”屙陛。如果高校能夠通過與外部經濟環境的催化互動形成良好的物能基礎並產生較強的作用影響,那麼它的經濟圈會得到充分優化。在此動態過程中,高校經濟圈與社會經濟系統不斷實現協同發展。任何一方的缺失、不足或者殘次,都會影響到彼此的正常運作和發展。因此,高校經濟圈的建設優化絕不僅僅是狹義層面上的利益共用與風險共擔,更主要是其所潛含的產業結構、經濟結構和社會結構的優化升級。

高校經濟圈對城市經濟的作用[1]

  高校經濟圈以人氣聚集為基礎,以知識創造力為核心,對城市經濟發展的拉動作用是十分顯著的,尤其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增加城市人口流動,提升城市的消費能力

  高校在城市地理空間的聚集,帶來了大批生源的匯聚。隨著普通高校辦學規模的擴大以及新的高等職業院校、民辦學校的興起和發展。“高校人口”已經成為城市人口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一定時期內成為城市消費的主力軍之一。這個龐大的相對較為穩定的流動人口群體在城市的聚集,拉動了城市餐飲、服飾、文化娛樂等服務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大量的就業崗位。以秦皇島市為例,目前,秦皇島有各類高等院校l3所,全日制在校學生20多萬,l5]如果以人均月消費800元為標準,以年消費10個月計算,全年生活消費就達到l6億元。這還僅僅是學生的直接生活消費而已。由於學生群體的存在,各個高等學校還配備了必要的教學科研和後勤保障人員,以及校辦產業的從業人員及其家屬.這些粗略估計不下10萬人,這又是一股巨大的消費力量。因此,高校在城市空間的聚集。大大提升了城市的消費能力

  (二)拉動城市服務業的發展,創造大量的就業崗位

  高校帶來的人氣聚集效應,不僅提升了城市的消費能力,而且創造了大量的就業崗位。還是以秦皇島為例,高校幾十萬師生的聚集。需要城市提供大量的物質和文化資源.由此帶動了高校周邊服務業的發展,特別是餐飲業、住宿業、服飾業以及娛樂休閑業的繁榮。同時,高校師生的知識特性也推動了城市文化市場、培訓市場的發展。這些以服務高校師生為目標的服務業的興起,創造了大量的就業崗位。由於餐飲、娛樂服務業屬於勞動密集型行業,對從業人員的專業能力要求較低,因此,就業門檻相對較低,這些行業也成為轉移農村勞動力和城市下崗再就業人員的主陣地.大大緩解了城市的就業壓力。維護了城市的穩定發展。同時,由於依托高校的人才和技術優勢而創辦的企業更是提供了大量的就業機會,如.美國波士頓銀行1997年發表的報告《MIT:衝擊創新》顯示:MIT的畢業生和在校教師已在全球創建了4000家企業,就業人數達110萬,其中一大批企業是在高校所在城市孵化和創業而發展壯大起來的。

  (三)為城市發展培養和儲備人才,加快技術的接受、消化、創新速度

  高校是城市文化品位的體現之一。一所知名高校往往成為城市的品牌,它可以大大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同時,高校也是培養人才的基地,一所城市如果有若幹所重點高校,必然能夠為城市的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人力資源支撐。同時,高校也是高端人才聚集的中心,城市可以以高校為平臺招攬傑出人才,只有具有一個較高的平臺,才能留住人才。同時.高校科研人員具備高深的專業技術知識,對新知識、新技術的接受、消化能力較強,有利於技術引進的及時消化,有利於建立在技術消化基礎上的新產品的開發,加快技術創新的速度。

  (四)在促進城市文化產業、高科技產業發展中具有獨特影響

  高校是人才和知識集聚的場所,一所重點大學往往成為城市的名片。高校的知識創造力和人文精神有力地拉動了城市文化產業的發展,特別是高校的設計、藝術以及人文類專業人才的聚集往往成為城市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動力引擎。同樣,高校在促進城市高科技產業發展中也發揮著獨特的作用。因為高科技產業發展的第一要素是人才,而高校是人才的集聚地,有了人才就有了科技成果產生的前提,也就為高科技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條件;反之,高科技產業的發展又為人才的集聚搭建了平臺,吸引外圍人才向產業集聚,從而進一步推進產業的發展升級。這是一條人才及其效用發揮的效應鏈,其中高校是關鍵一環,高校不僅集聚了大量現有人才,而且還能源源不斷地培養出新的人才,這成為高科技產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資源條件。因此,可以說,一所重點大學往往成為城市科技進步和高科技產業發展的重要孵化器,比如,武漢的“光谷”就是充分依托周圍高校的人才和科技資源優勢,而形成了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光電子產業基地。諸如此類的例子不勝枚舉。

  (五)為區域經濟發展和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提供創新動力

  高校發揮人才優勢,進行科研創新和成果轉化,可以成為拉動區域經濟發展和產業優化升級的動力引擎。比如,MIT:衝擊創新》顯示:MIT校友和教師創建的公司的綜合實力若摺合成一個國家的綜合實力的話,將排在世界第24位,其年銷售額高達2 320億美元,大約相當於1 160億的GDP,遠高於許多獨立國家。這份報告讓我們看到一所大學對於國家經濟發展的重大影響。國內的數據也證明瞭這一點。2009年,環同濟大學知識經濟圈為楊浦區貢獻了4.5億元的地方財政收入,創造了“大學、政府、產業”緊密合作。大學與區域互動,推動創新體系建設的“三區融合、聯動發展”的同濟模式。因此,知識是大學的主要源泉,知識經濟時代的大學在國家和區域經濟發展中發揮著更加強大的創新輻射作用,在人才與知識溢出、催生新產業、提升區域和城市競爭力等方面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各級政府應該充分利用高校知識資源優勢來促進城市和區域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

參考文獻

  1. 1.0 1.1 孟衛東,司林波.高校經濟圈與城市經濟的互動發展(J).中國石油大學學報.2012,21(1):98~100
  2. 2.0 2.1 司林波,孟衛東.高校經濟圈調查研究(A).科技與管理.2009,11(6):134~135
  3. 3.0 3.1 蓋巨集偉,李孟冬.高校經濟圈的形成條件與結構形態(A).經濟導刊.2011,4:37~38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4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Mis铭,方小莉,Lin,苏青荇.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高校經濟圈"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