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94个条目

非固定價格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非固定價格(non-fixed price)

目錄

什麼是非固定價格

  非固定價格是指合同當事人在進行交易時,對於合同標的的具體價格不是彩固定規定的方法,而是採用只規定一個確定價格的方法或時間,或暫定一個價格,待日後根據情況予以規定。國際商品市場變化莫測,價格的劇漲暴跌屢見不鮮,為了減少風險,促成交易,提高合同的履約率,在合同價格的規定方面日益採取了一些變通做法,即運用非固定價格(即“活價”)

運用非固定價格的做法

  1.具體價格待定

  這有兩種做法,一是在價格條款中明確規定定價時間和定價方法。例如,“在裝船月份前50天,參照當地及國際市場價格水平協商議定正式價格”;或“按提單日期的國際市場價格計算”。二是只規定作價時間。例如,“由雙方在xx年x月x日協商確定價格”。這種辦法只適用於雙方有長期交往,已經形成比較固定的交易習慣的合同。

  2.暫定價格

  在合同中先訂立一個初步價格,作為開立信用證和初步付款的依據,待雙方確定最後價格後再進行最後清算,多退少補。

  暫定價格使用較多的是滑動價格,有時也採取協商調整的方法:

  (1)滑動價格

  某些商品從合同成立到執行完畢需時較長,為了避免原料、工資等變動而承擔風險,就採用滑動價格。它是指先在合同中規定一個基礎價格,交貨時按實際變動後的原料、工資等作相應調整。計算公式如下:

P=P_o(A+B\frac{M}{M_O}+C\frac{W}{W_o})

  其中,

  P是商品交貨時的最終價格

  P0是簽定合同時約定的價格;

  M是計算最終價格時的有關原料物價指數

  M0是簽訂合同時的有關原料物價指數;

  W是計算最終價格時有關工資指數;

  W0是簽訂合同時有關工資指數;

  A、B、C是在簽訂合同時商定的百分比常數,三者相加為1,其中A代表管理費用,B、C分別代表原料和工資在價格中的比重。

  (2)協商調整

  有的合同雖已確定價格,但為防止原料等成本的增加而受損,往往在合同中規定在一定情況下可協商對價格進行調整。

  3、部分固定價格,部分非固定價格

  一般用在分期分批交貨的合同中,交貨期近的價格在訂約時固定下來,餘者在交貨前一定期限內作價。

非固定價格的種類

  從我國進出口合同的實際做法看,非固定價格,即一般業務上所說的“活價”,大體上可分為下述幾種:

  1.只規定作價方式而具體價格留待以後確定。

  2.暫定價。即在合同中先訂立一個初步價格,作為開立信用證和初步付款的依據,待雙方確定最後價格後再進行最後清算,多退少補。

  3.部分固定價格,部分非固定價格。有時為了照顧雙方的利益,解決雙方在採用固定價格或非固定價格方面的分歧,也可採用部分固定價格、部分非固定價格的作法,或是分批作價的辦法,交貨期近的價格在訂約時固定下來,餘者在交貨前一定期限內作價。

非固定價格的優缺點

  非固定價格是一種變通做法,在行情變動劇烈或雙方未能就價格取得一致意見時,採用這種做法有一定的好處。表現在:

  1.有助於暫時解決雙方在價格方面的分歧,先就其它條款達成協議,早日簽約。

  2.解除客戶對價格風險的顧慮,使之敢於簽訂交貨期長的合同。數量、交貨期的早日確定,不但有利於鞏固和擴大出口市場,也有利於生產收購和出口計劃的安排。

  3.對進出口雙方,雖不能完全排除價格風險,但對出口人來說,可以不失時機地做成生意;對進口人來說,可以保證一定的轉售利潤。

  但應看到,這種做法是先訂約後作價,合同的關鍵條款——價格是在訂約之後由雙方按一定的方式來確定的。這就不可避免地給合同帶來較大的不穩定性,存在著雙方在作價時不能取得一致意見,而使合同無法執行的可能;或由於合同作價條款規定不當,而使合同失去法律效力的危險。因此,當採用非固定價格條款時,應酌情確定作價標準,並明確規定作價時間,以利合同的履行。

採用非固定價格條款進應註意的問題

  1.酌情確定作價標準

  為減少非固定價格條款給合同帶來的不穩定因素,消除雙方在作價方面的矛盾,明確訂立作價標準就是一個重要的、必不可少的前提,作價標準可根據不同商品酌情作出規定。例如,以某商品交易公佈的價格為準,或以某國際市場價格為準等。

  2.明確規定作價時間

  關於作價時間的確定,可以採用下列幾種做法:

  a)在裝船前作價。一般是規定在合同簽訂後若幹天或裝船前若幹天作價。採用此種作價辦法,交易雙方仍要承擔自作價至付款轉售時的價格變動風險

  b)裝船時作價。一般是指按提單日期的行市或裝船月的平均價作價。這種做法實際上只能在裝船後進行,除非有明確的客觀的作價標準,否則賣方不會輕易採用,因為他怕承擔風險。

  c)裝船後作價。一般是指在裝船後若幹天,甚至在船到目的地後始行作價,採用這類做法,賣方承擔的風險也較大,故一般很少使用。

  3.非固定價格對合同成立的影響

  在採用非固定價格的場合,由於雙方當事人並未就合同的主要條件──價格取得一致,因此,就存在著按這種方式簽訂的合同是否有效的問題。目前,大多數國家的法律都認為,合同只要規定作價辦法,即是有效的,有的國家法律甚至認為合同價格可留待以後由雙方確立的慣常交易方式決定。《聯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允許合同只規定“如何確定價格”,但對“如何確定價格”卻沒有個體規定或作進一步的解釋,為了避免爭議和保證合同的順利履行,在採用非固定價格時,應儘可能將作價辦法作出明確具體的規定。

相關條目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5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Dan,Cabbage,Yixi,Zxe,胡椒粉,KAER,连晓雾.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非固定價格"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