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88个条目

資產物量其他變化賬戶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資產物量其他變化賬戶

  資產物量其他變化賬戶是指記錄期初和期末資產負債表之間資產、負債和凈值因為外生因素而引起的資產物量變化,諸如地下資源的發現或耗減、戰爭或其他政治事件的破壞及自然災害的破壞等意外的不可預料因素。

資產物量其他變化賬戶的表現形式 [1]

  首先對兩個後面要用到的概念作點說明,一個是經濟出現,它是指當某種本來未列入資產負債表的物品被列入到資產的範圍而出現在資產負債表之中:

  另一個是經濟消失,非生產資產、災害損失和無償沒收的經濟消失是指意外的不可預料事件對已在資產範圍內的資產的影響。對於經濟出現,某些情況下與市場上的一筆交易有關,如購買商譽、珍貴物品和歷史紀念物,此時這筆交易常可用來估價;在其他許多情況下,經濟出現要按資產的未來預期收益的現值來估價,對於經濟消失,如果消失的是資產的全部,資產物量變化賬戶中登錄的估價就相當於最近的資產負債表中所汜錄的該資產的總額(當然,它需要依價格變化而更新),如果資產的消失為一部分,則估價為資產總額的某個百分比。

  資產物量其他變化賬戶的登錄具體表現為以下九類資產偵債的變化:

  1.非生產資產經濟出現

  非生產資產的經濟出現主要包括可采地下資源的總增加、其他自然資產向經濟活動的轉移、經濟用途變化引起的非生產資產的質量變化(一般地說,在國民經濟核算中!將質量差別作為物量差別處理)、無形非生產資產的出現等。

  2.生產資產的經濟出現

  生產資產的經濟出現主要指還未記錄在資產負債中的,像寶石、古董或其他藝術品等珍貴物品和包括住宅及資產分類中的其他建築物與構築物在內的歷史紀念物,在被首次認可時,作為一種經濟出現記錄在資產物量其他變化賬戶中。

  3.非培育生物資源的自然生長

  像魚類、自然森林等的非培育生物資源是經濟資產,但是這種生長不在任一機構單位直接控制、負責和管理之下,因此不是生產。因而這類資產的遞增必須視為一種經濟出現,記錄在資產物量其他變化賬戶中。

  4.非生產資產的自然消失

  資本賬戶和金融賬戶中提供了三種資產退出國民經濟核算體系的方法:通過固定資本的消耗、通過存貨的提取和經常性損失、通過根據創立的金融債權的契約協議條款取消金融債權。這三種方式沒有一種適用於非金融非生產資產,資產物量其他變化賬戶中用經濟消失來記錄這些資產的消失:經濟消失的一種方式是自然經濟資產的耗減,經濟消失也可通過其他方式,例如,可開發地下資源量的其他減少,由於經濟用途變化引起的非生產資產的質量變化,經濟活動引起的非生產資產的退化,購買的商譽、可轉讓合同等註銷和撤銷及專利保護的結束,等等。

  5.災害損失

  災害損失記錄的物量變化是可能毀滅所有類型資產的大規模的,個別的和可公認的事件所造成的損失。具體說來,這裡所指的是由自然災害、政治事件以及諸如大量有毒物質溢漏等技術事故造成的重大損失,如異常洪災或風災造成的土地質量的惡化,旱災或流行性疾病造成的培育資產的破壞,森林大火或地震中建築物、設備或珍貴物品的毀壞,以及自然大災害或政治事件造成的貨幣或無記名證券的意外毀壞。

  6.無償沒收

  政府或其他機構單位可以以納稅,罰款或類似的除徵稅以外的理由占有包括非常住單位在內的其他機構單位的資產而不予以全部補償。如果補償大大低於資產負債表上所列資產的市場價值或有關價值,差額應當記錄在無償沒收的資產登錄中,作為沒收機構單位的資產增加和被沒收機構單位的資產減少。

  7.未另分類的非金融資產的其他物量變化

  未另分類的非金融資產的其他物量變化主要是指由於意外的淘汰、破碎等原因造成的固定資產的提前報廢和由於火災、偷盜、蟲害等造成的存貨異常損失。在這裡記錄的項目,大多數例子都是資產的減少,但也有資產增加的例子,如通過固定資本消耗註銷掉了的資產仍在使用,作資產增加重新回到核算當中。

  8.未另分類的金融資產和負債的其他物量變化

  未另分類的金融資產和負債的其他物量變化主要是指由於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分配和取消特別提款權債權人由於債務人破產或其他原因而註銷壞賬等。

  9.由於分類和結構的變化而引起的資產變化

  由於分類和結構的變化而引起的資產變化這類物量變化主要包括兩類:

  一是部門分類和結構的變化,將一個機構單位從一個部門重新歸類到另一個部門,就轉移了它的全部資產負債表,或者是一個部門的結構變動(如公司的重新構建,包括公司兼併、公司分立等)引起的某些金融資產負債的消失或出現。

  二是資產和負債分類的變化,產生於一筆資產的使用目的的變化,如黃金的貨幣化與非貨幣化、土地用途的改變等,在這裡記錄的分類變化一般在分類變化前後資產價值不變。如果一筆非生產非金融資產用途改變意味著價值變化,則將這種改變作為質量改變處理,記錄為非生產資產的經濟出現或消失。

相關條目

參考文獻

  1. 邱東 蔣萍 楊仲山主編.國民經濟核算.經濟科學出版社,2002年08月第1版.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1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Tears~,KAER,Yixi,连晓雾,Lin,寒曦.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資產物量其他變化賬戶"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