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74个条目

視覺懸崖實驗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视觉悬崖实验

視覺懸崖實驗(Visual Cliff)

目錄

什麼是視覺懸崖實驗

  沃克和吉布森(Walk&Gibson,1961)曾進行了一項旨在研究嬰兒深度視覺的實驗--"視覺懸崖"實驗,後來被稱為發展心理學的經典實驗之一。

視覺懸崖實驗的詳情

  實驗步驟

  研究者製作了平坦的棋盤式的圖案,用不同的圖案構造以造成"視覺懸崖"的錯覺,併在圖案的上方覆蓋玻璃板。這樣,眼睛看上去像懸崖一樣。實驗的主旨是考察嬰兒是否敢爬向具有懸崖特點的一側。

  實驗結果

  將2~3個月大的嬰兒腹部向下放在"視覺懸崖"的一邊,發現嬰兒的心跳速度會減慢,這說明他們體驗到了物體深度:當把六個月左右的嬰兒放在玻璃板上,讓其母親在另一邊招呼嬰兒時,發現嬰兒會毫不猶豫地爬過沒有深度錯覺的一邊,但卻不願意爬過看起來具有懸崖特點的一側,縱使母親在對面怎麼叫也一樣。

  實驗結論

  約從六個多月開始,嬰兒就具有深度知覺。即使兩個月的嬰兒也對深度不同的刺激有不同的反應(如心率變化)。這說明嬰兒的深度知覺不太可能是後天經驗的產物。

  吉布森和沃克指出,他們所有的觀察結果和進化論完全一致。也就是說,所有種類的動物,如果它們要生存,就必須在能夠獨立行動時發展感知深度能力。對人類來說,這種能力到 6 個月左右才會出現;但是對於雞、羊來說,這種能力幾乎是以出生(一天之內)就出現了;而對於老鼠、貓和狗來說,大約在 4 周時出現這種能力。因此作者得出結論:這種能力是天生的。因為,如果通過嘗試錯誤而獲得這種能力,可能會帶來過多潛在的、致命的危險。

  那麼,如果說我們在生理上已經具備了足夠的能力,為什麼仍會有那麼多兒童摔交呢?吉布森和沃克解釋說,這是因為嬰兒的深度知覺能力比他們的行動技能成熟的早。實驗中,許多嬰兒在中間帶轉身時,會藉助深測玻璃轉換支撐點,當他們開始轉向淺測爬向母親時,有的甚至倒在深的一側。如果那兒沒有玻璃,一些嬰兒會真的摔下懸崖。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18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陈cc.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視覺懸崖實驗"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