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74个条目

理性疏忽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理性疏忽(rational inattention)

目錄

什麼是理性疏忽

  理性疏忽新凱恩斯主義的一個"粘性"概念。作為一經濟主體的行為假設,它比完全理性人、經濟人假設都更具有合理性。而由於疏忽存在於經濟的方方面面,一些學者將理性疏忽模型應用於經濟波動經濟周期的分析。

  傳統的經濟周期理論無淪是盧卡斯貨幣經濟周期理論還是基德蘭德普雷斯科特實際經濟周期理論都是建立在行為人完全理性的假設之上。然而.完全理性假設與我們觀察到的現實並不相符,而且大量的實證研究也證明瞭這一點:行為人並不總是理性的鑒於此新凱恩斯主義者新近提出了理性的疏忽概念。該理論認為由於人們處理信息的能力有限以及獲取信息需要成本。行為人理性地選擇了疏忽某些相對不重要信息。Sims(2OO3)闡述了理性的疏忽的內涵.認為信息處理能力構成了對經濟主體的約束.由於處理信息能力的限制.而產生了疏忽行為。Reis(204)提出了對經濟主體的疏忽行為的描述,在標準經濟模型中加入新的假設,假設獲取和處理信息都需要成本。面對這這些成本,經濟主體選擇了疏忽,即有意識地忽略某些信息。或者不是像理性預期所說的在每一時點上都選擇更新已掌握的新信息。與完全理性假設相比。理性的疏忽假說與現實更加貼近,該理論是西方經濟學的最新發展,代表了新凱恩斯主義的前沿進展。

理性疏忽的思想起源[1]

  理性疏忽思想可上溯到Knight(1921.p67)的論述:“明顯地,如果考慮和估計的成本超過它們的所值,所做的理性的事情就變為不理性的。”

  在Sims(2003)正式提出理性疏忽理論之前,Sims(1998)已給出了理性疏忽思想的經典論述:“因為在有限的時間個人有許多的事情要考慮,他們僅能投入有限的智力資源於數據收集和分析工作。從個人的經驗中我們知道許多我們每日都會看到的原則上會影響到我們最佳經濟決策的數據,事實上並沒有影響我們的行為。除非它們發生了戲劇性的變化,或者我們偶然花一些時間重新評估自己的資產組合,它們才會影響到我們的行為。”Levyetal(2005)在研究價格信息變化時指出:“理性疏忽的基本思想是處理價格變化信息不是無需成本的行為。”“如果處理某種價格變化信息的成本超過收穫,消費者會理性地選擇疏忽那種價格信息變化,因之不對那種價格變化做出反應。”

  雖然經濟學家長期來就完備信息假設和不完備信息假設爭論不休,但爭論焦點是信息是完備的還是不完備的、信息有成本還是無成本,沒有聚焦在可利用的信息和實際使用的信息上。理性疏忽理論的特色是,在所有可供利用的信息中,它只使用了其中一部分。這就是說,

  它區分了所有可供利用的信息和經濟人做決策時實際使用的信息,並要求信息的邊際成本等於決策的邊際收益。這為不完備信息理論註入了新內容。這與理性預期理論強調經濟人充分使用所有可供利用的信息不一樣,是對理性預期理論關於完備性信息假設的突破。

  理性疏忽理論中的經濟人,只具有有限理性和有限處理信息的能力。在做經濟決策時,他不追求全局最優,只求局部最優。這與有限理性理論一脈相承。理性疏忽理論認識到只使用部分信息會導致誤差和不確定性,從而導致信息混淆。他們得到的不確定性是內在產生的,這與理性預期理論強調不確定性外在產生是不同的。特別地,理性疏忽理論細化了有限理性理論關於信息成本的思想,認為信息成本不僅與金錢相關,還與人的註意力相關。個人的主意力是有限的,只能把有限註意力集中使用在幾個方面,不可能面面俱到。

  個人註意力和個人時間安排其實是一個事情的兩個方面。個人註意力有限和個人時間有限是對應的。把個人的有限註意力分配到不同事物上,等同於把個人的有限時間分配到不同事物上。相對於註意力而言,時間更便於測量。由於個人註意力有限和個人處理信息能力有限,經濟人更新信息是緩慢的,更新信息的過程是離散的。經濟人在一個時間點上更新信息後,他在這一時點的隨後一段時間區間內不再更新信息,處於理性疏忽狀態。因此,經濟人會在一段時期內對新信息不做出反應,表現出行為的粘性

參考文獻

  1. 李拉亞.理性疏忽、粘性信息和粘性預期理論評介[J].經濟學動態.2011,2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4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Mis铭.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理性疏忽"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