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88个条目

不自主關稅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重定向自片面协定关税)

目錄

什麼是不自主關稅

  不自主關稅自主關稅的對稱,是指原殖民地國家被帝國主義國家以不平等條約強迫簽訂和實施的對帝國主義國家有利的關稅

  關稅一向被認為是保護一個國家生產發展和經濟利益的手段,由本國自主制訂。在殖民主義時期,帝國主義為了占領殖民地市場,掠奪殖民地財富,往往首先剝奪這些國家的關稅自主權,強迫簽訂對一方有利的低關稅,因此也稱片面協定關稅。鴉片戰爭後,帝國主義通過不平等條約奪取了中國海關管理權、關稅稅款管理權、使用不超過值百抽五的進口關稅。中國海關失去了自主權。這種情況在19世紀前期和後期的日本、北韓、土耳其等國也曾發生過。受美英等帝國主義的侵略,這些國家也曾被迫使用了不自主的關稅。我國人民為奪回關稅自主權曾作過長期鬥爭,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才真正取回了關稅自主權。

不自主關稅、自主關稅協定關稅

  自主關稅是本國政府獨立自主制訂和征收的關稅。征收關稅是一個國家主權範圍內的事務,一個主權國家根據本國情況和本國利益制訂關稅政策、關稅法律和海關稅則稅率。自主制訂的海關稅則稱為自主稅則或國定稅則,自主制訂的稅率稱為自主稅率或國定稅率。

  協定關稅是一個國家與另一個國家之間通過協商相互給予對方以優惠待遇的關稅制度。如果一方遭受對方的脅迫,非自願地給予對方以優惠待遇又不能享受對方給予對等的優惠,就是片面的協定關稅,這構成一國對另一國的特權。

  另一種情況是過去帝國主義以不平等條約強迫弱小國家簽訂的對帝國主義有利的關稅,稱為不自主關稅,或稱片面協定關稅。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0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Zfj3000,Dan,鲈鱼.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不自主關稅"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