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碟經濟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淺碟經濟是指一個經濟體內需市場較小,甚至消費、投資行為也深受外部的影響,沒有抗震空間,無法自我消化產能等。所謂淺碟,一般指的就是沒有深度,經不起外部的震蕩。
中國臺灣的經濟是公認的淺碟經濟,原料和市場兩頭在外,對外依存度高達80%以上。外貿依賴度極高,經濟一向深受國際景氣影響,當全球景氣復生,臺灣省就跟著復生,而當美、歐景氣趨疲,臺灣省的經濟自然也跟著低迷。
淺碟經濟是對臺灣省經濟主要弱點和弊端的一個形象化比喻,由財經官員趙耀東提出。戰後臺灣以地狹人眾、資源不豐而使經濟實現高速成長、形成現代化經濟結構,但經濟又存在企業規模偏小,生存高度依賴外貿,市場過度集中於美國日本等弊病。頗多專家學者都指稱,臺灣省雖有發達的現代經濟,但卻經不起環境的變化,猶如一碟淺水,風和日麗時,則平安無事,一遇天氣變化,太陽一曬就乾涸大半,強風一刮就溢出碟外。繁榮中不時醞釀著動蕩,這種經濟結構缺乏牢固的根基,難以承受過高的經濟增長,故趙耀東喻之為“淺碟經濟”。70年代以來,中國臺灣歷經兩次世界石油危機的衝擊,經濟增長率起伏不一,正是這種弱點的反映。
hi, could you specify the definition of "shallow dish economy 淺碟經濟". for example. what is the scale or how small the population economy will be defined as a 淺碟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