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79个条目

協調改革理論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什麼是協調改革理論

  協調改革理論產生於20世紀80年代中期,主要是針對經濟體制改革過程中出現的經濟過熱和需求膨脹等問題深層原因的探討,對“放權讓利”為主要方式以及局部運用市場機制的改革辦法進行反思,併在此基礎上形成了協調改革的理論張。

  該理論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著名的經濟學家吳敬璉和雲集在他主的旗幟下的一些中青年學者。協調改革理論經過80年代初的醞釀和準備,到1986年以後通過廣泛吸收東歐經濟學家關於社會主義經濟改革理論和現代西方經濟學的合理成分,結合中國改革的具體實踐,逐漸形成了比較系統的理論。

協調改革理論的基本要點

  這一理論的基本要點是:

  1.傳統體制的根本特征是採用行政命令指令性計劃配置資源,這種資源配置方式存在兩大缺陷,即信息不全和動力缺乏,因而導致資源配置效率低下。要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僅憑“放權讓利”或“強化刺激”等措施是不會收到預期的效果的。必須採用市場機製為基礎的資源配置方式才能剋服傳統體制在信息機制和動力機制上的缺陷,使資源得到有效的配置和利用。

  2.有巨集觀管理的市場經濟是一個有機的體系。該體系由三大要素組成: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企業,競爭性的市場體系,主要通過市場進行調節的巨集觀管理體系,三者是相互聯繫、相互制約的有機整體,缺一不可。故經濟體制改革也必須三方整體推進、配套進行。

  3.社會主義並不排斥市場制度。市場制度只是提供了通過均衡價格體系達到帕累托最優狀態的可能性,但它不能決定福利如何在各種社會集團中進行分配。因此,社會主義在利用市場機制、建立市場制度以後,可以通過行政管理和政策引導來貫徹社會主義原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建立在以公有制為主體的多元化的產權制度的基礎上,政府只具有管理調節社會經濟的職能,而不再充當公共所有者的代表,不再直接經營企業。小企業可以由個人或集體經營。大型企業可以改成股份公司

  4.中國是一個具有二元經濟結構的國家。持這種理論的學者較早地比較系統地提出了我國經濟改革的目標模式——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並採用史論結合的方法,反覆論證唯有競爭性市場機制才能解決我國經濟中稀缺資源的合理配置問題;尤其主張經濟體制改革必須整體推進、配套改革。他們的許多主張都已經被政府採納、顯示出其理論的價值。由於該理論十分強調價格改革是經濟改革的突破口,所以在第一階段被學術界稱之為“價格改革主線論”。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0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Lolo,Kane0135,Angle Roh,Zfj3000,Dan,Cabbage,鲈鱼,KAER,林巧玲,y桑,Mis铭.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協調改革理論"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