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鏈物流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冷鏈物流(Cold Chain Logistics)
目錄 |
冷鏈物流泛指冷藏冷凍類食品在生產、貯藏運輸、銷售,到消費前的各個環節中始終處於規定的低溫環境下,以保證食品質量,減少食品損耗的一項系統工程。它是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製冷技術的發展而建立起來的,是以冷凍工藝學為基礎、以製冷技術為手段的低溫物流過程。
冷鏈物流的適用範圍包括:初級農產品:蔬菜、水果;肉、禽、蛋;水產品、花卉產品。加工食品:速凍食品、禽、肉、水產等包裝熟食、冰淇淋和奶製品;快餐原料。特殊商品:藥品。由於食品冷鏈是以保證易腐食品品質為目的,以保持低溫環境為核心要求的供應鏈系統,所以它比一般常溫物流系統的要求更高、更複雜,建設投資也要大很多,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由於易腐食品的時效性要求冷鏈各環節具有更高的組織協調性,所以,食品冷鏈的運作始終是和能耗成本相關聯的,有效控制運作成本與食品冷鏈的發展密切相關。
近年來,我國肉類、水果、蔬菜、水產品、乳品、速凍食品以及疫苗、生物製劑、藥品等冷鏈產品市場需求快速增長,營商環境持續改善,推動冷鏈物流較快發展,但仍面臨不少突出瓶頸和痛點難點卡點問題,難以有效滿足市場需求。我國進入新發展階段,人民群眾對高品質消費品和市場主體對高質量物流服務的需求快速增長,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態化對冷鏈物流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冷鏈物流發展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
(一)發展基礎。
行業規模顯著擴大。近年來,我國冷鏈物流市場規模快速增長,國家骨幹冷鏈物流基地、產地銷地冷鏈設施建設穩步推進,冷鏈裝備水平顯著提升。2020年,冷鏈物流市場規模超過3800億元,冷庫庫容近1.8億立方米,冷藏車保有量約28.7萬輛,分別是“十二五”期末的2.4倍、2倍和2.6倍左右。
發展質量不斷提升。初步形成產地與銷地銜接、運輸與倉配一體、物流與產業融合的冷鏈物流服務體系。冷鏈物流設施服務功能不斷拓展,全鏈條溫控、全流程追溯能力持續提升。冷鏈甩掛運輸、多式聯運加快發展。冷鏈物流口岸通關效率大幅提高,國際冷鏈物流組織能力顯著增強。
創新步伐明顯加快。數字化、標準化、綠色化冷鏈物流設施裝備研發應用加快推進,新型保鮮製冷、節能環保等技術加速應用。冷鏈物流追溯監管平臺功能持續完善。冷鏈快遞、冷鏈共同配送、“生鮮電商+冷鏈宅配”、“中央廚房+食材冷鏈配送”等新業態新模式日益普及,冷鏈物流跨界融合、集成創新能力顯著提升。
市場主體不斷壯大。冷鏈物流企業加速成長,網路化發展趨勢明顯,行業發展生態不斷完善。市場集中度日益提高,冷鏈倉儲、運輸、配送、裝備製造等領域形成一批龍頭企業,不斷延伸採購、分銷、信息等供應鏈服務功能,資源整合能力和市場競爭力顯著提升。
基礎作用日益凸顯。冷鏈物流銜接生產消費、服務社會民生、保障消費能力不斷增強,在調節農產品跨季節供需、穩定市場供應、平抑價格波動、減少流通損耗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特別是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冷鏈物流對保障疫苗等醫葯產品運輸、儲存、配送全過程安全作出了重要貢獻。
(二)面臨形勢。
產業升級和擴大內需開拓冷鏈物流發展新空間。我國已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產業加快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現代農業、食品工業、醫葯產業、服務業全面升級,對高品質、精細化、個性化的冷鏈物流服務需求日益增長。“十四五”時期隨著城鄉居民消費結構不斷升級,超大規模市場潛力將加速釋放,為冷鏈物流提高供給水平、適配新型消費、加快規模擴張奠定堅實基礎,創造廣闊空間。
冷鏈產品安全和疫情防控強化冷鏈物流新要求。冷鏈產品安全關係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當前,我國冷鏈物流產業中“斷鏈”、“偽冷鏈”等問題突出,與此相關的產品質量安全隱患較多,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冷鏈物流承擔著保障疫苗安全配送和食品穩定供應的艱巨任務,要求提高冷鏈物流專業服務和應急處置能力,規範市場運行秩序,完善全程追溯體系,更好滿足城鄉居民消費安全需要。
科技創新和數字轉型激發冷鏈物流發展新動力。伴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大數據、物聯網、第五代移動通信(5G)、雲計算等新技術快速推廣,有效賦能冷鏈物流各領域、各環節,加快設施裝備數字化轉型和智慧化升級步伐,提高信息實時採集、動態監測效率,為實現冷鏈物流全鏈條溫度可控、過程可視、源頭可溯,提升倉儲、運輸、配送等環節一體化運作和精準管控能力提供了有力支撐,有效促進冷鏈物流業態模式創新和行業治理能力現代化。
實行高水平對外開放創造冷鏈物流發展新機遇。堅持實施更大範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對外開放,特別是深入推進共建“一帶一路”和推動構建面向全球的高標準自由貿易區網路將進一步優化區域供應鏈環境,有效發揮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深化與相關國家貿易往來,擴大食品進出口規模,推動國內國際冷鏈物流標準接軌,借鑒推廣先進冷鏈物流技術和管理經驗,促進冷鏈物流高質量發展。
碳達峰碳中和對冷鏈物流低碳化發展提出新任務。冷鏈物流倉儲、運輸等環節能耗水平較高,在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背景下,面臨規模擴張和碳排放控制的突出矛盾,迫切需要優化用能結構,加強綠色節能設施設備、技術工藝研發和推廣應用,推動包裝減量化和迴圈使用,提高運行組織效率和集約化發展水平,加快減排降耗和低碳轉型步伐,推進冷鏈物流運輸結構調整,實現健康可持續發展。
現代冷鏈物流體系總體佈局
(一)打造“321”冷鏈物流運行體系。三級節點、兩大系統、一體化網路”融合聯動,形成“321”冷鏈物流運行體系。
(二)構建冷鏈物流骨幹通道。結合我國冷鏈產品流通和進出口主方向,串接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成渝、長江中游等城市群與西北、西南、東南沿海、中部、華東、華北、東北等農產品主產區,建設北部、魯陝藏、長江、南部等“四橫”冷鏈物流大通道,以及西部、二廣、京鄂閩、東部沿海等“四縱”冷鏈物流大通道,形成內外聯通的“四橫四縱”國家冷鏈物流骨幹通道網路(見附件),發揮通道沿線國家骨幹冷鏈物流基地、產銷冷鏈集配中心基礎支撐作用,提升相關口岸國內外冷鏈通道銜接和組織能力。
(三)健全冷鏈物流服務體系。聚焦“6+1”重點品類(肉類、水果、蔬菜、水產品、乳品、速凍食品等主要生鮮食品以及疫苗等醫葯產品),分類優化冷鏈服務流程與規範,提升專業化冷鏈物流服務能力。
(四)完善冷鏈物流監管體系。
(五)強化冷鏈物流支撐體系。
夯實農產品產地冷鏈物流基礎
(一)完善產地冷鏈物流設施佈局。完善冷鏈源頭基點網路,建設產地冷鏈集配中心。
(二)構建產地冷鏈物流服務網路。優化農產品田頭集貨組織,提高農產品出村進城效率。
(三)創新產地冷鏈物流組織模式。促進農產品產地直供發展,助力打造產地農產品品牌。
提高冷鏈運輸服務質量
(一)強化冷鏈運輸一體化運作。推動幹線運輸規模化發展,促進幹線支線有機銜接。
(二)推動冷鏈運輸設施設備升級。提高冷藏車發展水平,促進運輸載器具單元化。
(三)發展冷鏈多式聯運。完善冷鏈多式聯運設施,優化冷鏈多式聯運組織,增強冷鏈國際聯運能力。
完善銷地冷鏈物流網路
(一)加快城市冷鏈物流設施建設。推進銷地冷鏈集配中心建設,加快商貿冷鏈設施改造升級,完善末端冷鏈設施功能。
(二)健全銷地冷鏈分撥配送體系。提升末端配送效能。
(三)創新面向消費的冷鏈物流模式。培育冷鏈物流配送新方式,鼓勵發展生鮮農產品新零售。
優化冷鏈物流全品類服務
(一)肉類冷鏈物流。加快建立冷鮮肉物流體系,升級肉類冷鏈物流設施。
(二)果蔬冷鏈物流。完善果蔬冷鏈物流設施設備配套條件,提升農產品產地商品化處理水平。
(三)水產品冷鏈物流。強化水產品產地保鮮加工設施建設,健全支撐水產品消費的冷鏈物流體系。
(四)乳品冷鏈物流。推進奶業主產區冷鏈物流設施建設,加強低溫液態奶冷鏈配送體系建設。
(五)速凍食品冷鏈物流。推動冷鏈物流與速凍食品產業聯動發展,提升冷鏈物流對速凍食品消費保障能力。
(六)醫葯產品冷鏈物流。完善醫葯產品冷鏈物流設施網路,提升醫葯產品冷鏈物流應急保障水平。
由於一些企業不具備專業的冷鏈物流運作體系,也沒有冷鏈物流配送中心,而冷鏈物流中心的建設是一項投資巨大、回收期長的服務性工程,建立冷鏈物流中心顯然不適合他們。這些企業可與社會性專業物流企業結成聯盟,有效利用第三方物流企業,實現冷鏈物流業務。
物流企業可與工商企業結成聯盟,先期按條塊提供冷鏈分割的冷鏈運輸環節功能服務,輸出有針對性改進的物流管理和運作體系。冷鏈運輸是冷鏈物流的關鍵環節,尤其是乳製品要求嚴格,需要天天配送。鮮奶的質量要求比較高,需要特殊條件的運輸,零售業與廠商結盟實現鮮奶的保質運輸。由於生產廠商有一整套的冷鏈物流管理和運作系統,能在運輸中保證鮮奶的質量,建立由廠商直接配送的運輸服務。例如,一些大型超市與蒙牛建立長期的合作關係,由蒙牛直接配送,利用蒙牛運輸要求和運輸工具直接到達超市的冷櫃,避免在運輸過程中的鮮奶變質,給超市造成重大損失,因此而影響蒙牛的信譽度。隨著合作的進展,與客戶建立起的合作關係趨向穩固,以及操作經驗的不斷積累,通過對生產商自有冷鏈資源、社會資源和自身資源的不斷整合,建立起科學的、固定化的冷鏈物流管理和運作體系。
麥當勞餐廳的冷鏈物流則是以外包方式完全包給第三方物流企業即夏暉公司。夏暉公司是麥當勞的全球物流服務提供商,為麥當勞提供優質的服務。夏暉公司為了滿足麥當勞冷鏈物流的特殊要求,投資建立多溫度食品分發物流中心。分為乾庫、冷鏈庫和冷凍庫,配有冷鏈冷凍保存設備及冷鏈運輸設施,保質保量的向麥當勞餐廳運送冷鏈貨物。
共同配送是經過長期的發展和探索優化出的一種追求合理化的配送形式,也是美國、日本等一些發達國家採用較為廣泛、影響面較大的一種先進的物流方式,它對提高物流運作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具有重要意義。
由於冷鏈物流的低溫特點,物流企業單獨建立冷鏈物流中心,投資成本高,而且回收期較長。而因為冷鏈食品的特點相同,社會整個冷鏈物流業應該聯合起來,共同建立冷鏈物流配送中心,實現冷鏈物流業的共同配送。
從微觀角度看,實現冷鏈物流的共同配送,能夠提高冷鏈物流作業的效率,降低企業營運成本,可以節省大量資金、設備、土地、人力等。企業可以集中精力經營核心業務,促進企業的成長與擴散,擴大市場範圍,消除有封閉性的銷售網路,共建共存共用的環境。
從整個社會角度來講,實現冷鏈物流的共同配送可以減少社會車流總量,減少城市卸貨妨礙交通的現象,改善交通運輸狀況;通過冷鏈物流集中化處理,有效提高冷鏈車輛的裝載率,節省冷鏈物流處理空間和人力資源,提升冷鏈商業物流環境進而改善整體社會生活品質。
目前,國內的零售商雖然希望提高冷鏈的可靠性,但他們普遍認同應由供應商負責將產品運送到零售點,而供應商由於成本和實力原因又不願在食品安全上投入更多。同時,由於多數的零售點密度不足,分佈在全國各地且還在不斷擴張,產生大量的配送成本,而供應商又處於單干狀態,使冷鏈物流難以實現規模效應。
冷鏈物流要發展就要從冷鏈市場上下游的整體規劃和整合這個關鍵問題入手,建立一個能滿足消費者、供應商和零售商三方面需求的、一體化的冷鏈物流模式。
整合冷鏈必須著手於建立一個基於整合冷鏈市場現有資源,為冷鏈市場提供一體化服務的平臺,這個平臺可以通過現代化信息技術、網路技術以及先進的全溫層配送解決方案,為冷鏈市場發展開創一種全新模式,從而在節約社會資源、降低物流成本、提高效率、減少社會環境污染的同時,創造企業效益。
這個公共服務平臺分為三個層次:網路平臺、信息化服務中心、實體物流網路
1、建立冷鏈物流公共信息平臺與冷鏈應用服務網路平臺。
整合冷鏈物流從上游供應商到下游用戶各個環節,將冷鏈物流產品供需資源資料庫與冷鏈物流行業商業資源數據組織起來,為供需雙方及冷鏈物流等各環節服務、設備提供商等各方,方便、及時、準確的提供:信息共用、交互、全程交易、決策支持、數據挖掘等功能,從而建立面向交易、綜合服務的冷鏈物流行業完全電子商務。
2、整合現有冷鏈資源,為冷鏈個環節企業、服務商提供高效的信息化解決方案,提升冷鏈物流效率,節約社會資源。通過推進現代先進物流信息技術的應用(如RFID、GNSS、GIS、GPS等技術),實現數據的採集與應用,提高冷鏈物流的作業效率,降低冷鏈物流成本。根據冷鏈物流企業特點及信息化需求狀況,針對不同的應用主體,研究論證並建立相關信息化系統。
3、實現冷鏈物流實體平臺的建設,整合現有社會冷鏈資源,結合新型冷藏倉儲、運輸技術、材料等(例如蓄冷保溫箱)、先進的物流作業方法,運用科學、先進的物流管理方法與商業模式,優化冷鏈物流實體網路,探討及建立新型高效的冷鏈物流業務模式。
我國冷鏈物流發展面臨的四大“短板”[1]
(一)從地域分佈看,冷鏈設施和企業“東多西少”分佈不均
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冷鏈硬體設施依然缺乏,設備分佈不均,冷鏈基礎設施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帶和一線發達城市;然而,承擔了全國大部分生鮮農產品批發交易的中西部地區卻冷鏈資源匱乏,發展相對滯後。一是城市人均冷庫容量偏小,低於發達國家水平。二是冷庫容量地域分佈不均。2019年我國華東地區的冷庫容量最大,占比全國冷庫總量的41%;其次是華北地區,占比達15%;西北和東北地區作為農產品的主產地其冷庫容量總和僅占全國的13%。三是冷庫企業分佈不均。2019年我國冷庫企業數量約為1832家。華東地區的企業數量最多,達到686家,占比達37%;其次是華南地區,企業數量達296家,占比16%。
(二)從產業鏈佈局看,配套設施少、信息化水平低或引發“斷鏈”風險
我國冷鏈物流前段後端設施相對而言不夠完善,使得大多數生鮮商品在運輸過程中得不到規範的保溫、保濕、冷藏,加大了流通損耗,也加大了從農戶到消費者的價格、品質不穩定因素。一是冷藏車等配套設施保有量少。二是冷藏運輸率低。目前,我國初級農產品冷鏈運輸率相對發達國家而言一直偏低,發達國家已經達到80%-90%之間的水平,而我國果蔬、肉類、水產品冷藏運輸率分別僅有15%、57%、69%。三是“斷鏈”時有發生。在我國,冷鏈斷鏈所導致的農產品腐損率是發達國家的1~2倍。據估算,我國每年因冷鏈“斷鏈”造成約1200萬噸水果、1.3億噸蔬菜的浪費,經濟損失超千億元,加大了糧食安全的風險。四是信息化支撐力度偏弱。目前,冷鏈物流信息化程度較低,從產地到消費者無法及時獲取到匹配的鏈條信息,導致產需不對等。《證券時報》稱,據不完全統計,截止2020年底,僅有北京、天津、上海、浙江、福建、廣東等逾十個省市可以實施冷鏈食品追溯,因此看來信息化支撐冷鏈物流發展未來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三)從冷鏈企業競爭力看,市場集中度不高,存在“小而散、缺專人、缺資金”等問題
相較於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而言,中國冷鏈物流產業起步晚,冷鏈企業普遍“小而散、缺專人、缺資金”,冷鏈行業市場集中度不高。一是我國冷鏈市場集中度僅為美國的1/4。“中國冷鏈物流百強企業”數據顯示,2019年冷鏈物流百強企業的冷鏈業務營收合計達549.76億元,同比增長38.05%,占總行業市場規模約16.21%,同比2018年增加了2.42%,而美國前五強企業占63%的市場份額,可見我國冷鏈市場集中度依然不高。二是冷鏈企業中大型企業較少,多為中小型企業,市場競爭力較弱。企業工商註冊數據顯示,我國現存續的冷鏈企業中中小型企業數量占比高達99.28%,冷鏈物流行業仍面臨散、小、雜的特點。三是冷鏈專業人才供需缺口巨大,創新研發乏力。目前全國開設“冷鏈物流技術與管理專業”的院校僅有10所,大數據分析顯示,2019—2020年,以上10所高校冷鏈畢業生人數與前十強冷鏈物流企業冷鏈崗位招聘量的供需比為1:4,另據中物聯冷鏈委調查顯示,68.97%的企業反映難以招聘到合適的冷鏈物流人才,具備全鏈設計能力的專業人才更是嚴重匱乏,冷鏈相關領域的創新活力呈現回落趨勢。
(四)從行業監管看,“標準不統一、各自為政、監管真空”並存
儘管規範冷鏈物流發展已引起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但部門之間缺乏頂層設計,未能形成“全鏈條”監管體系。一是未能形成統一標準。以活水產品的冷鏈運輸為例,多個部門出台了管理標準,包括《活水產品運輸技術規範》《活魚運輸技術規範》等五項,導致相關企業在操作中需參考多項標準來應付不同部門的執法檢查活動,常感疲於應付、顧此失彼。二是監管未能覆蓋冷鏈全流程。不同監管部門“各管一段”,就為個別企業偷工減料提供可乘之機,冷鏈“不冷”、冷鏈不“鏈”等亂象頻發。如2016年“山東非法疫苗案”涉及的疫苗產品未按照標準進行冷藏和冷鏈運輸,導致疫苗減弱或失效,損害人體健康。三是監管真空現象時有發生。在醫葯冷鏈流通領域,業內人士感嘆衛生部門“不怎麼管”,而藥監部門“又管不好”,這些均加大了斷鏈風險,大大增加了藥品、疫苗在運輸過程中變質、失效的幾率。
“麥當勞不僅僅是一家餐廳。”麥當勞創始人雷·克洛克曾是一位奶昔機推銷商,54歲開始了經營麥當勞的傳奇事業。50年後的今天,麥當勞已經在全球120多個國家擁有29,000多家餐廳,居全球知名品牌的前十位。在這個群體力量的成功故事中,物流伴隨“我就喜歡”的火熱節奏行遍全球,在麥當勞品牌的成長中扮演了一個不可或缺的角色。
1990年,中國的第一家麥當勞餐廳在深圳開張。就在許多人還沒聽過“物流”這個詞的時候,麥當勞已將世界上最先進的物流模式帶進了中國。一整天的繁華喧囂過後,來自麥當勞物流中心的大型白色冷藏車悄然泊在店門前,卸下貨物後很快又開走。儘管一切近在眼前,但很少有人能透過這個場景,窺視到麥當勞每天所需原料所經歷的複雜旅程,這些產品究竟如何保持新鮮,又是怎樣在整條冷鏈中實現平滑無隙的流轉呢?
麥當勞的土豆、麵包和雞塊——高質量的需求
在麥當勞的冷鏈物流中,質量永遠是權重最大、被考慮最多的因素。麥當勞重視品質的精神,在每一家餐廳開業之前便可見一斑。餐廳選址完成之後,首要工作是在當地建立生產、供應、運輸等一系列的網路系統,以確保餐廳得到高品質的原料供應。無論何種產品,只要進入麥當勞的採購和物流鏈條,必須經過一系列嚴格的質量檢查。
為了炸制出符合質量要求的薯條,麥當勞要求供應商提供的土豆要有較長的果型,芽眼不能太深,同時澱粉和糖份的含量必須控制在一定範圍之內。而且,麥當勞對薯條的規格都有量化的要求,長度為5英寸的要達到20%左右,3-5英寸的達到50%左右,3英寸以下的比例在20%-30%之間。
在麵包生產過程中,麥當勞要求供應商在每個環節加強管理。比如裝麵粉的桶必須有蓋子,而且要有顏色,不能是白色的,以免意外破損時碎屑混入麵粉,而不易分辨;各工序間運輸一律使用不鏽鋼筐,以防雜物碎片進入食品中。早在1990年麥當勞進入中國時,一種名為HACCP的程式就被採用,麵包被送入麥當勞餐廳之前的最後一道工序,就是把包裝好的麵包經過金屬探測器的檢查,一旦麵包含有小小的金屬類物質,探測器就會發出警報。
麥當勞餐廳使用的雞蛋由專業養雞廠提供,經過特殊的消毒工序,以殺滅雞蛋錶面對人體有害的沙門氏菌。麥當勞的供應商必須在雞蛋產下來3天內運到工廠,按標準檢測雞蛋的大小、新鮮度,然後清洗、消毒、打油(起保護膜的作用),冷藏保存。麥當勞還要求餐廳雞蛋在冷藏條件下,必須在45天內用完,以保持新鮮美味。
麥當勞對於質量的敏感,源於其對市場走向的判斷。消費者對食品安全的要求越來越高,低價競爭只能對供應鏈產生傷害,價格競爭將被質量競爭所取代。為此,麥當勞願意在別人無暇顧及的領域付出額外的努力。
比如,麥當勞要求,運輸雞塊的冷凍車內溫度需要達到零下22攝氏度,併為此統一配備價值53萬元的8噸標準冷凍車,全程開機。同樣的旅程,用5噸的平板車蓋上棉被一樣可以操作,成本可以節省一半以上。但是,麥當勞對於這種可能影響最終產品質量的行為堅決禁止。“打個比方,在麥當勞看來,冰淇淋化了之後再凍上,就不是冰淇淋了,只能算是牛奶和冰晶的混合體。”其物流供應商這樣形容麥當勞的立場。正如餐廳並不是麥當勞的全部,運輸中的質量控制,只是麥當勞冷鏈物流的冰山一角,在它的後面,有技術先進的食品加工製造商、包裝供應商及分銷商等構成的採購網路支撐,更有遍及世界各地的運銷系統承載,還有準確快速的財務統計及分析軟體助陣。
麥當勞和夏暉——獨特的外包模式
談到麥當勞的冷鏈物流,不能不說到夏暉公司,這家幾乎是麥當勞“御用3PL”(該公司客戶還有必勝客、星巴克等)的物流公司,他們與麥當勞的合作,至今在很多人眼中還是一個謎。
麥當勞沒有把物流業務分包給不同的供應商,夏暉也從未移情別戀,這種獨特的合作關係,不僅建立在忠誠的基礎上,麥當勞之所以選擇夏暉,在於後者為其提供了優質的服務。
隨著商品流通市場買方地位的日益增強,消費者的選擇越來越多,流通鏈也越來越長,麥當勞要求夏暉提供一種網路化的支持,這種網路能夠覆蓋整個國家或者整個地區,不同環節之間需要高效的無縫對接。與麥當勞合作了整整30年的夏暉,流通網路的整合能力得到了長足進步,擁有其他公司不可匹敵的經驗。即便如此,對於夏暉來說,在中國完成這項工作也非輕而易舉。“在北京、上海、廣州這些大城市,至今也沒有形成網路化的物流系統。從批發站訂購貨品然後用麵包車
運送,還是很多企業通用的方法。在這種單批量送貨模式下,不僅無法保障產品的質量,還直接導致物流市場的低價競爭。”夏暉的一名物流經理對此頗有感觸。他認為,這種低價競爭將會給中國的物流市場帶來很大的壓力。
而麥當勞對物流服務的要求是比較嚴格的。在食品供應中,除了基本的食品運輸之外,麥當勞要求物流服務商提供其它服務,比如信息處理、存貨控制、貼標簽、生產和質量控制等諸多方面,這些“額外”的服務雖然成本比較高,但它使麥當勞在競爭中獲得了優勢。“如果你提供的物流服務僅僅是運輸,運價是一噸4角,而我的價格是一噸5角,但我提供的物流服務當中包括了信息處理、貼標簽等工作,麥當勞也會選擇我做物流供應商的。”為麥當勞服務的一位物流經理說。
另外,麥當勞要求夏暉提供一條龍式物流服務,包括生產和質量控制在內。這樣,在夏暉設在臺灣的麵包廠中,就全部採用了統一的自動化生產線,製造區與熟食區加以區隔,廠區裝設空調與天花板,以隔離落塵,易於清潔,應用嚴格的食品與作業安全標準。所有設備由美國SASIB專業設計,生產能力每小時24, 000個麵包。在專門設立的加工中心,物流服務商為麥當勞提供所需的切絲、切片生菜及混合蔬菜,擁有生產區域全程溫度自動控制、連續式殺菌及水溫自動控制功能的生產線,生產能力每小時1500公斤。此外,夏暉還負責為麥當勞上游的蔬果供應商提供咨詢服務。
指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