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81个条目

公民疲勞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公民疲勞(Citizenship Fatigue)

目錄

什麼是公民疲勞[1]

  公民疲勞是指個體頻繁參與組織公民行為而產生的精疲力竭、疲憊或者厭煩的心理,是因頻繁參與職責外工作而產生的體驗。

  公民疲勞內涵的三個特征:首先,公民疲勞是基於組織公民行為而產生的;其次,公民疲勞是一種情感與認知狀態,不僅是員工做出組織公民行為而產生的精疲力竭、疲憊或厭煩的情感體驗,也是個體對於這種情感的認知;最後,與壓力感、角色負荷等會影響員工的本職工作與身心健康不同,體驗到公民疲勞的員工不一定會降低本職工作效能,其身心健康也不一定會受到不良影響。

公民疲勞的測量題項

  1.由於為組織付出了很多額外努力,這讓我對很多事情感到厭煩

  2.由於為組織做了很多超出職責範圍的工作,我感到精疲力竭

  3.為組織做了這麼多,我感到身心俱疲

  4.由於要做很多超出工作職責的事情,我經常感到精力不濟

  5.我厭倦了為組織承擔超出工作職責的事情

  6.需要主動承擔額外的工作任務與安排,我感到筋疲力盡

公民疲勞的影響因素[1]

  1.組織公民行為(OCB)

  公民疲勞是員工參與組織公民行為後所產生的心理體驗,因此,從經驗上可以推測,人們越是頻繁地參與組織公民行為越有可能觸發這種體驗,從而使得組織公民行為成為引發公民疲勞的關鍵因素。當員工的組織支持感低時,組織公民行為對公民疲勞有顯著的正向影響;而當員工的團隊成員交換關係質量高和公民壓力低時,組織公民行為對公民疲勞有顯著的負向影響。

  2.負性情緒(negative affectivity)

  負性情緒是一種體驗低自尊負面情緒的個體傾向,這種傾向高的人更容易關註他人及整個外部世界的消極方面,且容易體驗高水平的疲勞與抑鬱。負性情緒普遍比中性情緒引起的信任水平低。因此面對組織或者同事的公民請求,這種人會體驗到較高的壓力,感到力不從心,容易產生疲勞感,消極情緒對公民疲勞有正向影響。

  3.情感承諾(affective commitment)

  情感承諾高的員工對組織有較強的歸屬感,即使經常參與組織公民行為,也不會體驗到很強烈的公民疲勞感。

  4.年齡(age)

  公民疲勞的產生還受到個體因素的影響,年長的員工相對年輕的員工較少產生公民疲勞感,因為年長的員工工作經驗豐富,人脈廣,面對他人或組織的公民需求,有足夠的經驗和資源予以應對。而年輕的員工這些方面相對匱乏,比較容易產生公民疲勞。

公民疲勞的作用[1]

  1. 公民疲勞概念的提出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與實踐指導意義

  首先,通過公民疲勞這一新的構念,開啟了組織行為學關於組織公民行為如何影響行為人個體的研究,研究重心由過去只關註組織公民行為對組織和工作績效的影響轉移到對人本身的影響上,體現了組織行為學“以人為本”思想的回歸,並從一個全新的視角將組織公民行為的研究引向深入。 其次,公民疲勞這一議題讓我們重新審視了組織公民行為存在非自願性的一面及其可能對員工產生的傷害,在一定程度上回答了組織公民行為的適度性問題,即過度的組織公民行為容易造成公民疲勞。 最後,公民疲勞議題可以指導企業正確識別和理性平衡員工的職責內行為與職責外行為,建立合理的績效管理體系薪酬制度員工發展體系。在當前新技術、新產業、新模式層出不窮的時代背景下,那些處在初創期和快速成長期的企業客觀上需要且特別容易出現大量的組織公民行為,如果沒有公平合理且能夠動態調整的薪酬體系、績效管理體系和員工發展體系進行支撐和鼓勵,這些組織公民行為將難以長期持續,要儘量減少員工的公民疲勞,就必須完善或者重構崗位職責,對績效標準薪酬結構進行及時調整,對職責外的工作努力行為進行及時的認定和補償,甚至將其納入企業正規的報酬體系之中。

  2.公民疲勞議題的發展前景無限

  對於年齡、情緒情感承諾等個體因素作為前因變數如何影響組織公民疲勞的研究已較為成熟,對於後果變數的研究則主要集中於組織異議及後續是否繼續組織公民行為兩個方面,關於調節機制則基本圍繞組織情境因素中的部分調節變數(如組織支持感團隊成員交換關係、公民壓力、自我效能感)展開分析。但調節變數尚缺乏工作負荷、家庭情況等組織情境因素,且未將專業技能、個性特征等個體因素考慮進去,有關中介變數(如工作家庭衝突、工作休閑衝突、角色模糊等)如何影響公民疲勞的研究也尚未涉及。

公民疲勞與相關概念的比較[1]

  公民疲勞看似與同情疲勞、壓力感、角色負荷及工作倦怠等概念有相似性,實則具有不同的結構。

  1、公民疲勞與同情疲勞(compassion fatigue)

  同情疲勞指通過對他人遭受的痛苦進行反覆移情而引起的衰弱,是情感與精神上的疲勞,隨著時間的推移,同情逐漸減少(Perry等,2011)。公民疲勞與同情疲勞形式上有相似之處,公民疲勞使員工參與公民行為的頻率減少,同情疲勞使臨床護理人員對病人的同情減少。但是兩者來源不同,同情疲勞是個體在義務照料那些處於絕望且非常無助狀態下的人時而產生;公民疲勞是個體自願參與有利於組織或他人的行為時產生的。再就是體驗不同,同情疲勞與悲傷和無助感緊密聯繫;而經歷公民疲勞的員工感受到的是未被正確評價的受挫感或者疲憊感。更為重要的不同是同情疲勞已經對臨床護理者的本職工作效能及心理健康均產生了不良影響,而公民疲勞雖然也讓個體產生耗竭與厭煩感,但不一定會對本職工作效能產生不良影響。

  2、公民疲勞與壓力感(felt stress)

  壓力感指的是與工作相關的各種不良刺激及其所引發的負性體驗和相應的心理、生理反應。大多數研究人員普遍認為壓力是一種不愉快的情緒體驗,這些體驗包括恐懼、煩惱、焦慮和抑鬱,長時間處於壓力狀態下的員工任務績效顯著下降(Ng和Feldman,2012)。壓力感是員工由於資源不足而無法完成本職工作而產生的負性體驗,對本職工作及生活均產生不良影響,而公民疲勞體驗並不一定影響個體本職工作及日常生活。再就是壓力感與組織公民行為不存在本質關聯,不涉及組織公民行為領域,而公民疲勞是組織公民行為研究領域的重要概念。

  3、公民疲勞與角色負荷(role overload)

  角色負荷指個體感覺自身承擔太多的職責和期望,但受限於資源(時間和精力等)或者角色本身難以兼容時,自身難以成功扮演各種不同的角色所產生的角色衝突感(Bolino和Turnley,2005)。角色負荷由於個體資源被分散或者消磨掉,而自己無法平衡角色的關係以成功完成工作而產生的感受,不涉及組織公民行為領域,與組織公民行為沒有本質關聯。而公民疲勞主要是由於員工從事組織公民行為而產生的體驗,與組織公民行為存在本質聯繫,是組織公民行為研究內容的延伸。

  4、公民疲勞與工作倦怠(job burnout)

  工作倦怠用以描述工作中的個體所體驗到的一組負性癥狀,如長期的情感耗竭、身體疲勞、工作卷入降低,對待服務對象不人道的態度和降低的工作成就感等,產生工作倦怠的個體很少能處理好本職工作(李永鑫,2007)。公民疲勞只會阻礙員工後續參與公民行為,而不一定影響任務績效。公民疲勞與倦怠至少在兩個方面顯著不同:首先,倦怠的含義較為廣泛,不僅描述了情緒耗竭感,而且還描述了個體很難集中思考,很難感受他人情緒並對他人產生同情(Shirom和Melamed,2006);其次,相比於公民疲勞,工作倦怠還包含低效能感,即人們感覺無法有效完成本職工作。而這些都不是公民疲勞所表現出來的,產生公民疲勞的員工也有可能會高質量地完成本職工作(Bergeron等,2013)。

參考文獻

  1. 1.0 1.1 1.2 1.3 薑榮萍,何亦名.做好事,你疲倦了嗎?——組織公民疲勞的研究前沿探析與展望[J].外國經濟與管理,2018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10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essilco,Tracy.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公民疲勞"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