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77个条目

公民疲劳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公民疲劳(Citizenship Fatigue)

目录

什么是公民疲劳[1]

  公民疲劳是指个体频繁参与组织公民行为而产生的精疲力竭、疲惫或者厌烦的心理,是因频繁参与职责外工作而产生的体验。

  公民疲劳内涵的三个特征:首先,公民疲劳是基于组织公民行为而产生的;其次,公民疲劳是一种情感与认知状态,不仅是员工做出组织公民行为而产生的精疲力竭、疲惫或厌烦的情感体验,也是个体对于这种情感的认知;最后,与压力感、角色负荷等会影响员工的本职工作与身心健康不同,体验到公民疲劳的员工不一定会降低本职工作效能,其身心健康也不一定会受到不良影响。

公民疲劳的测量题项

  1.由于为组织付出了很多额外努力,这让我对很多事情感到厌烦

  2.由于为组织做了很多超出职责范围的工作,我感到精疲力竭

  3.为组织做了这么多,我感到身心俱疲

  4.由于要做很多超出工作职责的事情,我经常感到精力不济

  5.我厌倦了为组织承担超出工作职责的事情

  6.需要主动承担额外的工作任务与安排,我感到筋疲力尽

公民疲劳的影响因素[1]

  1.组织公民行为(OCB)

  公民疲劳是员工参与组织公民行为后所产生的心理体验,因此,从经验上可以推测,人们越是频繁地参与组织公民行为越有可能触发这种体验,从而使得组织公民行为成为引发公民疲劳的关键因素。当员工的组织支持感低时,组织公民行为对公民疲劳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当员工的团队成员交换关系质量高和公民压力低时,组织公民行为对公民疲劳有显著的负向影响。

  2.负性情绪(negative affectivity)

  负性情绪是一种体验低自尊负面情绪的个体倾向,这种倾向高的人更容易关注他人及整个外部世界的消极方面,且容易体验高水平的疲劳与抑郁。负性情绪普遍比中性情绪引起的信任水平低。因此面对组织或者同事的公民请求,这种人会体验到较高的压力,感到力不从心,容易产生疲劳感,消极情绪对公民疲劳有正向影响。

  3.情感承诺(affective commitment)

  情感承诺高的员工对组织有较强的归属感,即使经常参与组织公民行为,也不会体验到很强烈的公民疲劳感。

  4.年龄(age)

  公民疲劳的产生还受到个体因素的影响,年长的员工相对年轻的员工较少产生公民疲劳感,因为年长的员工工作经验丰富,人脉广,面对他人或组织的公民需求,有足够的经验和资源予以应对。而年轻的员工这些方面相对匮乏,比较容易产生公民疲劳。

公民疲劳的作用[1]

  1. 公民疲劳概念的提出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指导意义

  首先,通过公民疲劳这一新的构念,开启了组织行为学关于组织公民行为如何影响行为人个体的研究,研究重心由过去只关注组织公民行为对组织和工作绩效的影响转移到对人本身的影响上,体现了组织行为学“以人为本”思想的回归,并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将组织公民行为的研究引向深入。 其次,公民疲劳这一议题让我们重新审视了组织公民行为存在非自愿性的一面及其可能对员工产生的伤害,在一定程度上回答了组织公民行为的适度性问题,即过度的组织公民行为容易造成公民疲劳。 最后,公民疲劳议题可以指导企业正确识别和理性平衡员工的职责内行为与职责外行为,建立合理的绩效管理体系薪酬制度员工发展体系。在当前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层出不穷的时代背景下,那些处在初创期和快速成长期的企业客观上需要且特别容易出现大量的组织公民行为,如果没有公平合理且能够动态调整的薪酬体系、绩效管理体系和员工发展体系进行支撑和鼓励,这些组织公民行为将难以长期持续,要尽量减少员工的公民疲劳,就必须完善或者重构岗位职责,对绩效标准薪酬结构进行及时调整,对职责外的工作努力行为进行及时的认定和补偿,甚至将其纳入企业正规的报酬体系之中。

  2.公民疲劳议题的发展前景无限

  对于年龄、情绪情感承诺等个体因素作为前因变量如何影响组织公民疲劳的研究已较为成熟,对于后果变量的研究则主要集中于组织异议及后续是否继续组织公民行为两个方面,关于调节机制则基本围绕组织情境因素中的部分调节变量(如组织支持感团队成员交换关系、公民压力、自我效能感)展开分析。但调节变量尚缺乏工作负荷、家庭情况等组织情境因素,且未将专业技能、个性特征等个体因素考虑进去,有关中介变量(如工作家庭冲突、工作休闲冲突、角色模糊等)如何影响公民疲劳的研究也尚未涉及。

公民疲劳与相关概念的比较[1]

  公民疲劳看似与同情疲劳、压力感、角色负荷及工作倦怠等概念有相似性,实则具有不同的结构。

  1、公民疲劳与同情疲劳(compassion fatigue)

  同情疲劳指通过对他人遭受的痛苦进行反复移情而引起的衰弱,是情感与精神上的疲劳,随着时间的推移,同情逐渐减少(Perry等,2011)。公民疲劳与同情疲劳形式上有相似之处,公民疲劳使员工参与公民行为的频率减少,同情疲劳使临床护理人员对病人的同情减少。但是两者来源不同,同情疲劳是个体在义务照料那些处于绝望且非常无助状态下的人时而产生;公民疲劳是个体自愿参与有利于组织或他人的行为时产生的。再就是体验不同,同情疲劳与悲伤和无助感紧密联系;而经历公民疲劳的员工感受到的是未被正确评价的受挫感或者疲惫感。更为重要的不同是同情疲劳已经对临床护理者的本职工作效能及心理健康均产生了不良影响,而公民疲劳虽然也让个体产生耗竭与厌烦感,但不一定会对本职工作效能产生不良影响。

  2、公民疲劳与压力感(felt stress)

  压力感指的是与工作相关的各种不良刺激及其所引发的负性体验和相应的心理、生理反应。大多数研究人员普遍认为压力是一种不愉快的情绪体验,这些体验包括恐惧、烦恼、焦虑和抑郁,长时间处于压力状态下的员工任务绩效显著下降(Ng和Feldman,2012)。压力感是员工由于资源不足而无法完成本职工作而产生的负性体验,对本职工作及生活均产生不良影响,而公民疲劳体验并不一定影响个体本职工作及日常生活。再就是压力感与组织公民行为不存在本质关联,不涉及组织公民行为领域,而公民疲劳是组织公民行为研究领域的重要概念。

  3、公民疲劳与角色负荷(role overload)

  角色负荷指个体感觉自身承担太多的职责和期望,但受限于资源(时间和精力等)或者角色本身难以兼容时,自身难以成功扮演各种不同的角色所产生的角色冲突感(Bolino和Turnley,2005)。角色负荷由于个体资源被分散或者消磨掉,而自己无法平衡角色的关系以成功完成工作而产生的感受,不涉及组织公民行为领域,与组织公民行为没有本质关联。而公民疲劳主要是由于员工从事组织公民行为而产生的体验,与组织公民行为存在本质联系,是组织公民行为研究内容的延伸。

  4、公民疲劳与工作倦怠(job burnout)

  工作倦怠用以描述工作中的个体所体验到的一组负性症状,如长期的情感耗竭、身体疲劳、工作卷入降低,对待服务对象不人道的态度和降低的工作成就感等,产生工作倦怠的个体很少能处理好本职工作(李永鑫,2007)。公民疲劳只会阻碍员工后续参与公民行为,而不一定影响任务绩效。公民疲劳与倦怠至少在两个方面显著不同:首先,倦怠的含义较为广泛,不仅描述了情绪耗竭感,而且还描述了个体很难集中思考,很难感受他人情绪并对他人产生同情(Shirom和Melamed,2006);其次,相比于公民疲劳,工作倦怠还包含低效能感,即人们感觉无法有效完成本职工作。而这些都不是公民疲劳所表现出来的,产生公民疲劳的员工也有可能会高质量地完成本职工作(Bergeron等,2013)。

参考文献

  1. 1.0 1.1 1.2 1.3 姜荣萍,何亦名.做好事,你疲倦了吗?——组织公民疲劳的研究前沿探析与展望[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8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10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essilco,Tracy.

评论(共0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公民疲劳"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