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88个条目

药品保管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录

什么是药品保管

  药品保管是指药品仓库储存过程中所进行的保养、管理、维护工作,它对于药品安全储存、及时收发、保证质量、减少损耗具有主要作用。

药品保管的原则[1]

  药品保管的原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低温冷藏防冻。主要适用于生物制品、抗生素等药品的贮存。这些药品在高温下贮存很容易变质而失效,温度过低时又易引起冻结而失去活性,药效也会随之降低。因此,这些药品必须在适宜的温度下贮存,才能保证药品的安全有效。

  ②常温贮存。适用于任何未规定贮存温度的药品,这些药品以保存在20℃~25℃为宜。

  ③冷藏降温。主要适用于胰岛素、疫苗、干扰素之类的生物制剂的贮存。这些药品适合在冷暗处冷藏,一般可储藏在冷藏库或电冰箱中。贮存温度宜控制在2℃~10℃范围内。

  ④防冻。一般来说,很多药品都适宜放在冷暗处或阴凉处。有些液体药品在低温环境中贮存时很容易发生冻结而造成容器破裂,生物制品在低温条件下容易冻结而变质,造成药品无法再用。

药品保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2]

  1.外界因素影响

  (1)湿度。在药品的保管过程中有些药物能吸收潮湿空气中的水分,发生潮解、稀释、变形、和发霉等,如:氧化物、溴化物、碘化物等吸湿而潮解;硫酸、甘油、乳酸吸入空气中的水分而稀释;甘油片剂、丸剂因吸湿后而膨胀破裂;胶囊剂受潮而软化粘连、微生物生长霉变等;尤其是复方阿司匹林片,吸湿后分解为醋酸和水杨酸,并析出结晶,其结果是药物活性下降或消失,不可供药用;有些剧毒药品变质后毒性更大。所以在保管中应注意采用减少湿源、通风、密封和吸湿相结合的方法降低库房湿度。此外,药库应根据天气条件,分别采取措施,晴朗干燥天气可打开门窗,加强自然通风;遇下雾、下雨或室外湿度高于室内时应紧闭门窗,以防室外潮湿进入。库房要必备湿度计,一般库房相对湿度应保持在70%左右。

  (2)温度。温度也是引起药物变质的重要因素。在一定的湿度下,温度较高时,则易发生细菌、霉菌的大量滋生。温度过低或过高均会影响注射剂的质量,注射剂中的水针剂要注意防冻,因其温度低于O℃易冻裂受损。注射剂中有很多药品是生物制品、酵制剂、血清、疫苗,易受温度影响,温度过高易失效、变质,一般在冰箱中冷储,以免温度过高使蛋白质变性而失效,最适宜的温度是2~10℃。含有挥发性成分的药物,如含乙醇挥发油的药物桂皮、丁香、薄荷、樟脑等均要避免高温储存。乳剂会因温度过高而凝结,温度过低会冻结分层,因此应存放于阴凉处,冬季需有防冻措施。一些药物温度过高则会分解,如碳酸氢钠片遇热易分解成碳酸钠,而使碱性增强。栓剂温度过高会融化变形,影响质量;温度过低会干裂。因此栓剂一般存放于<30。的常温库,密闭保持,并控制好相对湿度,太干燥时栓剂也会开裂。乳剂基质和水溶剂制成的软膏,在冬天应注意防冻,以免水分和基质分离,一般于常温库保存。

  (3)日光。日光中的紫外线在药品的变质中起催化作用,如药品包装不当或贮存方法欠妥,则会加速药品变质。如亚铁盐、银盐、碘化物、氢氧化物、磺胺类、巴比妥类钠盐、利血平、肾上腺素、维生素C、三氯甲烷等应避光保存,否则会使药品变质失效。如在光和氧气作用下,盐酸肾上腺素针剂变成玫瑰红色;磺胺类药物颜色变暗或灰暗色;三氯甲烷氧化成有毒的光气;维生素D 会生成有毒的物质;维生素C遇光易氧化变质,呈黄色或黄粽色等。所以凡对光敏感的药物,要避免阳光直射,用深颜色容器储存保管;或在无色瓶子外包装不透明的纸。大部分注射剂均怕日光照射,因照射后能加速药品氧化分解;另外针剂应加强澄明度的检查,在储存中澄明度会发生变化,如中草药注射剂,久存会发生氧化、聚合等反应,逐步变浑浊或产生沉淀;西药针剂中的某些碱盐注射剂久存会侵蚀玻璃,造成脱片,影响澄明度。糖浆剂对热光照会产生霉败和沉淀,因此应存放于干燥阴凉、光线不易直射的地方,贮存药品架悬挂遮光用的双层黑红帘,防止光线照射。

  (4)空气。空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能使某些药物发生化学反应而变质,如硫酸亚铁吸潮易氧化成高铁化合物;醇氧化成醛;醛氧化成酸;维生素C氧化后颜色变黄分解失效;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钠和水;氧化锌吸收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锌;氨茶碱遇二氧化碳析出茶碱并放出氨气等,所以要根据规定的条件密闭或严封。一些液体制剂通常通人惰性气体如氮气或加入一些抗氧化剂以减小其被氧化的机会。保管时要尽量减少药品与空气接触的时间,合理改变药品的包装,采取双层封闭保管措施。

  (5)时间。放置时间也是1个变质因素,一些药物随着放置时间的延长疗效下降、毒性增大,如药物明确规定有效期,过期效价下降,不得使用。对于有效期药物的保管,如抗生素、生物制品、生化制剂、脏器制品等,在保管中,应注意使用期限,随时检查,特别是对期限短(半年或一年)的药品,应根据近期先用的原则,以防过期失效。且应牢记有效期不等于保险期,在有效期内如忽视了外界环境因素对药品质量的影响,不按药品性质在规定条件下贮藏,同样会使药品效力降低或失效,如破伤风抗毒素血清(TAT)针剂在冰箱内冷贮可保持3.5年,而室温情况下,其抗毒素效率每年平均下降20% 。因此这些药物要特殊记录,先进先出,以免造成损失和浪费。

  2.药品保管管理制度方法不恰当

  (1)保管员责任不清,巨额药品去向不明;

  (2)药品会计责任不清,药品流失无人问津;

  (3)监管不利、巨额疫苗款账外循环;

  (4)赊欠药品多年不入账,出现问题责任不清;

  (5)药品管理条件差,大量药品潮解变质;

  ①建立主管药品会计责任制:中型以上医院在药剂科设1名药品主管会计,负责药库和各个药局(调剂台)的金额控制。其责任为每月负责同财务科核对金额账,控制各类药品的金额、数量明细账;监督分类会计与药库、药局(调剂台)保管员核对保管账数量;不定期参与实物盘点,督促药品管理人员履行职责。这种管理方式责任集中,不易出现疏漏。

  ②实行药品分柜管理制度:各药局(调剂台)分别设3套药品柜,每套药品柜的药品量和品种数一致。三班倒人员各自负责1套,发放药品后,凭处方到药局主任处补充,使其数量不变。月末3个药品固定数与药局主任现存数之和即为药局药品总数,既使责任清楚,又便于药品总量的控制。

  ③建立药品管理人员变动审计制度:凡药品管理人员变动,要先审计后移交。对被审计人员账账相符情况、账物相符情况和未结清的账目情况,审计人员要出具书面的审计意见,帮助划清责任。未设内部审计机构单位,此项工作由财务部门负责,或由单位领导指定专人负责。

  ④建立责任追究制度:严格控制药品损耗率西药中成药为3%,中药为5%。报废药品必须遵循利益远离的原则,实物必须交审计(财务)和纪检部门验收,报领导批准后,由验收部门监督销毁;对超正常损耗的药品,由责任人按责任大小分摊赔偿。由人为因素造成重大损失的,要追究相应的责任。

  3.药品保管人员素质不高

  (1)主要问题药品从业人员素质不高、学习培训不够、法制意识淡薄。无论是药品经营企业还是药品使用单位,均严重缺乏药学专业人员,多数药剂员非专业人员,从业时间短、缺乏专业培训、无药品保管和养护知识,不懂药理、药性、用药原则,还有许多个体药店无固定药剂员。一些医疗单位的药品从业人员,多由护士或工人担任。在中药保管方面,掌握中药保管、加工、炮制技能、有丰富经验的老药工为数极少,使中药几近失去本身的特点和治病的作用。

  (2)对策药品经营企业和药品使用单位应严格按照《药品管理法》 的规定,配备药学人员,提高药剂人员的业务素质。严禁非药学技术人员直接从事药剂技术工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对辖区内从事药剂工作的人员进行清理造册。凡不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从业人员要建议并督促用人单位调换,凡无药学技术人员的药品经营个体户,要进行整顿或停业,吊销药品经营许可证。必须呼吁中药材主管部门,严格中药材加工炮制的工艺,提高中药材的质量,以保证中医药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曲德斌,王媛媛.重视药品保管,确保药品质量[J].中国医药指南,2013(4)
  2. 周玉桃.药品保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31)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6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y桑.

评论(共0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药品保管"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