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94个条目

自我护理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录

什么是自我护理[1]

  自我护理是指个体为了维持生命、健康和舒适而进行的自我照顾活动。

自我护理的职能[2]

  自我护理有两个主要内容:一是治疗性的自我护理,另一是自我护理能力。病人的自我护理能力有缺陷,就需要护士指导和帮助。帮助患者进行自我护理活动,协助某些患者改变自我护理方式,调练患者如何配合治疗。自我护理的职能有:(1)维持健康;(2)预防疾病;(3)自我诊断、自我用药和治疗。(4)参加康复工作。

自我护理的产生与发展[3]

  自我护理是人类的个体为保证生存、维持和增进健康与安宁而创造和采取的行为。分健康状态下的自我护理和疾病状态下的自我护理两类。美国护理学家Dorothea.E.Orem博士于1959年首创了“自我照顾”的护理理论框架,此框架包括人、环境/社会、健康、护理4个基本要素。1971年,Dr.Orem在论述有关自我护理理论中,认为个人应对与其健康有关的自我护理(即自理)负责,自理是个体为维持生命、健康和幸福需自己进行的活动。人的自理需要分为3种:(1)基本的自理需要,也称日常生活需要,如对空气、水、排泄的需要;(2)发展的自理需要,如青春期少女对月经来潮的自理需要;(3)健康脱逸的自理需要,为在伤、病、不适时或诊断和治疗伤病所引起的自理需要,如直肠癌术后需学会自理假肛。70年代末期,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自我护理才得到护理界的逐渐重视。1980年以后,美国护士协会依据对护理学的新认识、新发展,曾建议护理研究者们对各方面的现象进行研究和探讨,自我护理为其中之一。自理模式在护理教育中被用作课程设置、组织护理程序和成人护理教育内容,对慢性病病人健康教育和生活指导的理论构架。

  在我国于1983年自我护理作为护理程序的重要学说介绍给护理界,于1987年自理学说介绍了个体自理需要的3个范畴及疾病状态治疗性自理需要的6个方面,并阐述了健康教育是提供这种护理帮助的最主要手段。

自我护理的研究进展[3]

  1.护理理论方面

  在护理伦理方面,目前我国护理界的研究认为自我护理的道德特征十分明显,主要体现在自我护理道德的教育性、协作性、渐进性等方砸,自理学说产生和发展是护理道德完善的重要内容。自我护理首先向护士提出了新护理责任和道德要求,护士要让人们自愿进行维持和增进自己健康的活动,发动病人及家属参与自理活动;其次自理能力的培养和发挥是尊重人的尊严的表现。

  2.护理观念方面

  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要求,护理要从以疾病为中心转变到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基础上来,树立整体护理的观念。如何转变,一是把病与病人视为一个整体;二是把生物学的病人与社会、心理学的人视为一个整体;三是把病人与社会及其生存的整个外环境视为一个整体;四是把病人从入院到出院视为一个连续的整体;五是把人的一生视为一个整体。这就是把人视为与生物、心理、社会和环境相统一协调的人。这些护理观念,主要强调了自我护理的个体性和有效性,体现了自我护理的连续性和整体性,使病人的自我保健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促使个体尽快承担自我照顾的责任

  3.临床护理方面

  自我护理与我国的分级护理都是根据健康状况的需要给予不同等级的护理服务,并随病情变化而调节等级。区别在于:护理对象是主动参加康复还是被动等候,护理人员是按计划护理还是按常规护理;是实施整体护理还是躯体护理;是教育渐进还是替代。临床健康教育包括:病人健康教育(门诊教育住院教育、出院后教育)、社区教育和医务人员教育 。健康教育强调改变人们的行为,促使人们自愿地采用有利于健康的行为,提高生活质量。其实质是一种干预措施,以建立或促进个人、社会对预防疾病和保持自身健康状况的责任感;以促进个体和社会采用明智的决策或选择有利于健康的行为;以促进全社会关心健康和疾病的预防问题。

  4.护理教学方面

  以自我护理为框架,在护理教育方面进行了模式化教育探讨。这种模式化教育就是护理程序的应用,护理模式的转变。Orem的模式是围绕护理目的而组织的,其本质是自理,在临床上是护理病人的理论构架,在教学中是学习知识的构架。

自我护理的价值与实践[3]

  1.对整体护理的意义

  运用Orem理论对病人进行评估,病人首位的需要是基本的自我照顾,包括食物摄取、排泄、睡眠、舒适环境的需要等。护士可遵循Orem理论框架以“完全补偿系统” (指个体活动受限,全部需要由护士予以满足的一种护理方式);“部分补偿系统”(通过护士和病人共同参与自理操作来满足病人自理需要的一种护理方式);“支持与教育系统”(通过支持、指导和提供促使自理发展的环境来满足病人自理需要的一种护理方式),为病人提供帮助,进行心身全面护理。护士按Orem理论发展的自我照顾概念必须充分认识不同时期个体有不同的自我照顾需求,并尽力予以满足。病人的护理受到价值信念态度的影响,护理的整体化方法能满足病人的心理需要。

  2.对社区护理的应用

  由于病人住院治疗和护理是短暂的,而出院后的治疗和护理是长期的,因此,病人出院后的自理、家庭和社会的帮助,对巩固疗效、防止复发、促进康复均具有重要意义。如新生儿、产妇、老年病人、抑郁症病人等。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护理工作可由当今单一的角色(医疗护理、疾病护理)转向多种角色(保健、预防和康复护理,即整体护理)。

  3.对护士水平的提高

  总结对自我护理指导的内容有:系统地叙述与本病有关的知识;可采取的措施和预防方法;治疗中应明白的一些问题;帮助病人正确对待患病现实,协调失衡的心理。将自我护理应用于肾移植术后护理,使在死亡边缘挣扎、几乎丧失自理能力的病人,重获维护正常的生活状态,收到良好的效果。在工作中应用“思考护理”而不仅仅是机械地完成具体的护理操作,通过对病人的帮助、指导、教育和训练,使病人恢复正常的自理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护士的业务水平和技能水平也得到提高。

  综上所述,无论是对自我护理在理论、观念、临床护理、教学上的探讨,还是在临床实践的运用中,自我护理均显示出无法估量的潜力和实用性。从病人角度,它帮助调整其生活行为向健康转向,在疾病状态下自我管理,有助于病人在医院、家庭、社会中的角色适应,保持良好的心态。从护士角度,它是护理病人的理论框架,扩大了护士在治疗、预防和保健中的作用,强调了护士的业务水平,丰富了护士职业的内涵。WHO指出:下个世纪,个体、家庭和社会在决定满足其健康需求方面将扮演重要角色,自我护理正成为一个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 谭春琼,张红.健康行为影响因素的护理研究进展[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2008(1)
  2. 史清秀.自我护理的理论与应用[J].忽视进修杂志,2001(6)
  3. 3.0 3.1 3.2 王艾青.加强健康教育促进自我护理的发展[J].卫生职业教育,2005(1)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18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y桑,刘维燎.

评论(共0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自我护理"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