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88个条目

媒介竞争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媒介竞争(Competition of Media)

目录

什么是媒介竞争

  媒介竞争是指媒体之间为了争夺相同的资源以获取更多收益而进行的较量和斗争。

我国媒介竞争的现状[1]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媒体数量多达340万,绝对是世界媒体大国,媒体数量位居世界首位。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媒介间竞争越来越激烈,在同一传媒市场上出现了大量风格相近、形式相仿的新闻栏目,甚至一些地方台各频道之间、地方报纸都市报晚报之间同题材竞争激烈,造成新闻资源浪费和新闻传播市场的结构性失调。

  对于同质竞争,我们一直持批评态度;但如果我们辩证地、历史地分析媒体同质竞争的起源、发展及其实质会发现,在一定条件下,对有些媒体而言,同质竞争有一定成分的合理之处。1998年初,《华西都市报》在成都成功首创都市报模式,该年8月《成都商报》直接模仿《华西都市报》,《成都晚报》也改为早上出版;在这个阶段,通过模仿学习其他媒体来开展同质竞争,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可取之处,特别是对于不同发行区域的同类媒体而言,这种模仿学习更有必要。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各地先后到《华西都市报》学习取经的报社达400多家,《华商报》、《楚天都市报》、《大河报》、《燕赵都市报》等都在各自的发行区域内成功嫁接了《华西都市报》的模式。在此阶段的同质竞争,其实质是一般媒体向成功创新的媒体学习靠拢的趋势。

  相对于西方发达的媒体产业,我国受众细分市场尚未完全培育成型。如在电视业,目前中国电视台总数大致是4000多家,都是经国家广电总局或国家教育部正式批准的。中国电视台总数为日本的22倍、美国的3倍以上,但干台一面,“国内电视学湖南,湖南电视学港台”,节目模仿成风,缺乏创新意识。对于媒介产品而言,应该不断扩大自己媒介产品与替代品的差异程度,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如相声演员姜昆在谈到自己建《昆明网城》时说:“我建网站立足一大原则:别人碰的我不碰,我碰的你碰不了。我先在脑子里划了一个‘势力范围’:以文化娱乐为主体,以信息源为基础,搞自己熟悉和独有的东西。”作为相声演员,姜昆最熟悉和独有的东西当然是相声,于是姜昆建的网站《昆明网城》首推《中国相声网》,每天播放一段相声录音,供网民们欣赏。姜昆有不同版本共900段相声,使他三年内有了一个长期稳定的栏目。

  从新闻信息论角度而言,受众是一个极其庞杂的群体,他们的职业、文化程度、社会经历、性别、年龄、所处地区、经济地位、价值取向都有所不同,受众的分层决定了他们对新闻信息的兴趣和需求的不同,也决定了同一新闻信息,具体到不同受众,会产生不同的价值,这就是新闻价值信息的多重性。

  由于新闻信息价值具有多重性,这就要求新闻传播讲究分众性。编排报纸版面,设置广播电视节目时,有意识地将版面、节目的内容与相应的受众缩小在特定的范围内,与其他媒体形成差异,可以提升媒体的竞争力。《广州日报》是我国惟一走向市场、自办发行的城市党报,它的成功固然有很多因素,但其中之一就是重视分众信息传播,它有32版,有时多达80多版,较好地满足了不同层次读者的信息需求,从而在我国城市党报中独树一帜。

如何增强媒介竞争

  1.积极进行传媒结构调整,发展集约经营

  2.内部管理体制实现由资产管理资本管理、由信息管理知识管理的转变。

  3.建立合理的人才激励机制,积极进行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储备。

  4.与跨国传媒集团开展多方位的合作,充分引进、学习、消化其资金和先进的技术、管理经验,并借助其经验和渠道使我国媒介产品进入国际市场

  5.在与国际传媒集团的交流和合作中,逐渐熟悉传媒产品国际贸易的规则和行情,在国内加紧新闻立法和传媒市场规则的建立,营造有利于传媒长远发展的良好市场环境,努力实现国内传媒市场和国际市场的“无缝”接轨。

参考文献

  1. 薄莎.媒介竞争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当代经济,2012.5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2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Lin.

评论(共0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媒介竞争"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