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94个条目

城市社区管理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录

什么是城市社区管理

  城市社区管理是指市及市辖区人民政府的领导下,以街道为主导,居委会为协同,以社区组织和社区成员为依托,允许行政法律经济教育、公德与情感等手段,合理调配和利用社区资源,发展社区事业,提高社区成员的生存质量,促进社区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过程。

城市社区管理的内容

  1、社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这是指由社区内司法、公安、安全、消防等部门组成的社区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及由社区居民组成的从事治安保卫工作的自治性组织,对社区内的社会公共秩序、户口、特殊行业、道路交通、消防及法制安全教育进行的管理

  2、社区环境卫生管理

  这是由街道环卫所及各区的房管所、园林所及社区内各单位组成的市政管理委员会以及群众自治性组织和全体社区成员,为谋求适合居民身心健康的和谐环境,而对生活垃圾,污水、粪便处理工作,道路清扫工作,植树种草等绿化工作进行的管理

  3、社区服务

  社区服务主要指在政府的倡导和组织下,为满足社区居民的多种需求,依靠社区居民所进行的自助互助活动,这是一种具有社会福利性和社会公益性的社会服务。民政部门主管的社区服务工作已开展多年,奠定了深厚的群众基础,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已成为社区建设管理诸多项目中的“龙头”。

  4、社区卫生保健

  这主要是指由街道卫生科、计划生育委员会及地段医院和社区内企事业单位的卫生保健部门,组织发动社区成员,为保证社区居民的身心健康,而对卫生防疫、计划生育、老年人保健、妇幼保健和少年儿童保健以及心理咨询社区康复等工作进行的管理

  5、社区精神文明建设

  这主要是指由社区自治性组织和各专业性团体以及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发动全体社区成员,积极开展创建文明小区、文明里弄、文明楼和文明家庭等活动,进一步完善调解、帮困、服务网络。同时,做好教育、科学、文化、艺术、体育及传媒的发展规划,以“生态—环境”物质文明为基础,加强理想、道德、法制教育,提倡科学的生活方式。

城市社区管理的改善

  1、观念更新与培养新型社区干部同步。

  必须更新现有街道、居委会干部的观念,请专家和有丰富经验的领导讲课,加强培训工作,使街道和居委会干部学习社区管理,熟悉现代社区工作,扩大服务。另一方面,要着手培养新型社区级干部,将年富力强,有能力、有经验、有知识的干部放在基层,壮大基层的组织力量。或面向社会招聘基层干部,在街道、居委会锻炼,学习新知识,逐渐将这些人培养成为社区干部主干,将来街道、区级干部以此为基础,形成中国新一代城市管理干部群体,推动城市现代化建设。

  2、调整建制,下放权力

  要对街道、居委会的建制进行调整,使基层组织能够真正对居民管理到位。同时要从各地实际出发,针对中心城区和城郊结合地区、老城区和新建居民区的不同特点,调整街道和居委会的设置规模,建立和健全居民小组,使城市居民能够在新的体制下重新组织起来。特别是要依照责权利相一致的原则和法律法规的授权及城市中区一级政府的委托,使街道办事处行使相应的政府管理职能。街道应该对辖区内的社区管理、社区服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精神文明建设,街道经济发展行使组织领导、综合协调、执法监督检查等行政管理职能,对地区性、社会性、群众性的工作负全面责任。要改善和健全街道行政执法体制,要使街道能够行使环境卫生、园林绿化、环境保护、市容市貌、路政管理等方面的综合执法职能。要按照财随事转、费随事转的原则扩大、充实街道的财力。

  3、加强居委会自身建设,提高其社区服务水平。

  居委会作为最基层的城市社区组织,对城市社区管理具有不可或缺的功能。

  • (1)满足社区成员物质和文化生活需求的功能;
  • (2)社区内全体成员的参与功能;
  • (3)社区内人与人之间的互助功能;
  • (4)社会控制功能;
  • (5)对社区成员的社会化功能。

  4、要使居委会真正履行其功能,还必须使居委会工作得到制度化规范化

  一是健全居委会工作制度化、规范化运行机制,包括:

  • (1)强化居委会制度化规范化的导向机制;
  • (2)完善奖优罚劣的激励机制
  • (3)加强居委会制度化、规范化的整体调控机制;
  • (4)健全民主监督的制约机制,充分发挥社会协商对话、信访、举报、民意测验以及大众传媒等监督渠道和手段的作用;
  • (5)建立法规的保障机制。

  二是完善居委会选举制度、依照《居委会组织法》让群众民主选举产生一个好的领导班子。也就是做到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所指出的:“城乡基层政权机关和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都要健全民主选举制度,实行政务和财务公开,让群众参与讨论和决定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对干部实行民主监督”。

  三是坚持开好居民和居民代表会议,健全居民会议制度,加强与广大居民的经常性联系。四是抓好居委会基础制度建设,加强和完善居委会制度化、规范化管理的建档体系,改变过去凭脑子、一本帐做工作的传统方式,注意各种资料的收集,建立起居委会业务档案。

城市社区管理的意义

  (1)搞好社区管理,有利于通过社区规范来调解和整和社区中的矛盾冲突和利益纠葛。

  社区是一个复杂的动态发展的系统,社区中各要素的互动过程必须有一定的社区规范来约束和调整,各种利益纠葛冲突也须有制度化的渠道予以疏解,否则就会造成社区内社会公共秩序紊乱,影响社区居民的生产生活。

  (2)搞好社区管理,有利于培育社区成员民主自治的主体意识和能力,提高社区管理水平。

  社区管理是以人为本的管理,走向自治是其大发展的基本走向,社区成员从参与社区管理开始,分担管理责任,共享建设成果。

  (3)搞好社区管理,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区发展

  在社区管理工作中,凡关乎居民利益的大事,交居民讨论决定,让居民参与管理,不但满足了社区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还调动了居民参与社区管理和社区建设的积极性。

  (4)搞好社区管理,有利于社会主义改革的深入推进。社区管理有助于减少或消解改革过程中由于社会结构社会利益调整而不可避免地带来的社会生活方面的某些失调,提高社区成员对与改革的承受能力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22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Lin,寒曦,Mis铭,刘维燎.

评论(共0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城市社区管理"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