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77个条目

假性疏离者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录

什么是假性疏离者

  假性疏离者指为了自我保护而表现与他人的隔离,明明对极端的亲密抱着强烈渴望,却要强迫自己远离他人。[1]

出现假性疏离者的原因

  假性疏离者看起来是难以靠近和取悦的,以至于对方可能真的会相信他们不需要任何人。他们自己也会幻想,“我不需要Ta,我不喜欢Ta”。[2]

  与一般的痴迷者相比,假性疏离的痴迷者,往往是那些受到过严重的自恋损伤的人。

  弗洛伊德认为,每个人身上都有自恋的部分,每个人也都需要健康的自恋。当一个人的自尊、自我价值感受到威胁的时候,被称为“自恋损伤”。遭受自恋损伤时,人会感受到,自己现在的样子是不被接纳的、没有价值的。[3]

  当自恋损伤的时刻,人们会产生“自恋暴怒”——人们使用“愤怒”来缓和痛苦的情绪。而自恋暴怒又和羞耻感直接关联。

  那些明明内心痴迷,却要假装疏离的人,在儿时经历过比较严重和频繁的自恋损伤。比如,养育者(一般是父母)在他们的自我形成的过程中,对他们进行过很深的辱骂与嘲笑,尤其是在他们试图依靠养育者的时刻。但养育者对他们的态度可能不只有贬损的一面,还有夸张的褒奖与溺爱。这取决于养育者自己的心情,和孩子有没有达到他们的标准。

  养育者的态度不可预测,所以像所有的痴迷者一样,这些孩子充满对爱的不安。但这些孩子更加理解羞耻的感觉:当自己对对方有依恋,而对方的态度会突然发生改变,那些时刻是充满了羞耻感的,会为自己对他们抱有信任和期待感到自我厌恶。

  所以长大后他们变成假性疏离者,以避免类似的自恋损伤的时刻。他们在开始在意一个人之后,不断发起测试的原因是,通过一点点的测试,一点点释放自己的需要和真实的自己,从而避免自身的难堪。

  问题是,假性疏离者对对方的要求往往太快、太高——因为不安全感和羞耻感太深。有时对方的确很难达到这种要求,也有些时候假性疏离者因为自身对“自恋损伤“的过度敏感,会扭曲中立的事实,解读为对方不符合自己的期待。他们会在这些真实的或者假想中的自恋损伤的时刻,爆发出不同程度的自恋愤怒。自恋暴怒程度低的人,会选择立刻疏离和逃跑;而暴怒程度高的人,甚至会产生想要毁灭对方的冲动。

  他们也因为这样的失望,不断“后悔自己对他人产生期望”,渴望回归到那个全能的、不需要这个人的自己。

假性疏离的负面影响[4]

  1. 情感和行为上的不一致会持续带来痛苦

  虽然假性疏离与恐惧型的实质不同,但认知失调给他们在感情中带来的痛苦却是相似的。认知失调既指一种认知中存在矛盾的状态,也包含了一种改变这种状态的冲动——个体会由于这种状态产生不适,同时渴望立刻消除这种不适。假性疏离们的问题在于,他们既无法真的改变自己痴迷的本性;又难以停止假装疏离的行为,于是只能被迫地将自己置于这种认知失调的不适中。但“保护”自己也让他们付出了持续痛苦的代价。

  2. “完美的依赖对象”无处可寻

  假性依赖心中所幻想的那个可以和自己亲密无间、完全融合、且永远不会抛弃自己的对象,几乎是不存在的。他们的标准过于严苛,他们的审核也过于密集和极端。他们的伴侣,或者是那些有可能和他们建立关系的人,极有可能在完全没有意识假性疏离者在考察自己的情况下,就已被判了“死刑”。

  3. 假装疏离是一种恶性循环

  假装疏离这种做法,注定让他们离自己真正渴望的亲密越来越远。一开始,他们是为了保护自己而装成疏离冷漠的样子;渐渐的,由于长久接触不到爱与真实的关系,他们将愈发缺乏亲密关系的现实认知,也越发不具备建立、维持一段关系的技能。如此一来,“故意装作疏离”逐渐演变成“不得不表现得疏离”,本来是用来保护自己的策略,却成为了阻碍自己靠近心中所愿的巨石。

如何避免成为假性疏离者

  停止假装疏离这种行为

  想要就说,想靠近就去靠近。即便你理想中的“绝对亲密”的痴迷状态也是“不健康”的,但这是缓解当下你所经历的痛苦的最直接的方法。因为你的疏离是假装的,痴迷的愿望却是再真实不过的,所以,改变假装的那一部分一定是更加容易和合理的。

  当你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到羞耻和不适时,记得要不断地提醒自己:Ta不是曾经伤害过我的那个人,也不是童年打击我的父母,我不需要再以这种假装不在意的方式来保护自己了。即使还有可能受伤害,现在的我也比过去更有力量去选择我要的关系和对象。如果Ta真的伤害了我,我总有能力离开、且从中恢复。

  当你感到自恋损伤的时候——比如觉得对方拒绝了你,或者表现得不够在乎你,你感到暴怒的升起,努力让自己停一停,在付诸行动前,了解自己究竟为何如此在意,深层的原因到底是什么。此外,你要认识到,你的本质是一个痴迷型。作为非安全依恋类型的一种,痴迷型的人最欠缺的是对亲密关系的合理预期和客观评估。

  他们期望对方能拯救自己,期望对方可以完全地读懂自己,真的就像尚未见面的“另一半”一样,使自己完整。只要对方表现出一点对独处和空间的需求,就会被他们解读为想要抛弃自己、不爱自己。而且他们希望对方一步到位地做到这一切。这是不可能的。去观察你身边的人,去访问你身边的人,让他们告诉你亲密关系到底是什么样的。去树立对人性、对爱、对亲密关系更客观的认识,和更现实的期待。

  一个好消息是,研究发现,成人的依恋类型是有改变的空间的。已有的依恋模式,会不断被新的经验一点点地更新和改写;有时候甚至会被完全“重写”。

  依恋类型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之事;他们在几个月大的时候就表现出了不同的依恋模式,这种模式又在成长中,和父母的互动中不断被巩固——父母的关注,父母的陪伴,父母的接纳和鼓励,都对他们有着深远的影响。这也是为什么,依恋类型被认为很难改变,早期家庭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 。

  但,困难并不等于不可能,改变的第一步,是相信自己能够改变。的确还是可能通过不同的经历和有意识的努力,或多或少地向安全型靠近。

相关条目

参考文献

  1. Ainsworth, M. D. S.The Bowlby-Ainsworth attachment theory. 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s,1978,1(3), 436-438.
  2. Bartholomew K , Shaver P R . Methods of Assessing Adult Attachment. 1998.
  3. Ruvolo A P , Fabin L A , Ruvolo C M . Relationship experiences and change in attachment characteristics of young adults: The role of relationship breakups and conflict avoidance[J]. Personal Relationships, 2001, 8(3).
  4. Djossa, E. The fearful anxious-avoidant attachment style. The Love Compass.2013.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4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上任鹅陈.

评论(共0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假性疏离者"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