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79个条目

价格管理手段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录

价格管理手段概述[1]

  从理论上讲,在市场经济制度中,市场力量决定着一般商品和劳务及生产要素价格。但是,在现实经济活动中,由于市场的不完善和人为因素的干扰,市场供求力量难以充分发挥作用,经常有种种形式的损人利己的“越轨”行为和不完全反映供求状况的价格,妨碍公平交易,导致收入分配资源配置的不合理。因此,为有效保证市场经济在公平和合理的价格引导下正常运行,必须善于运用恰当的、有针对性的手段和方法,进行价格管理,切实有效地限制价格波动,稳定市场,最大限度地反映市场供求的要求,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价格管理手段的内容[1]

  价格管理的手段比较多,主要有经济手段行政手段法律手段,其中经济手段是价格管理的主要手段。

  (一)经济手段

  价格管理中的经济手段。包括政府运用货币投入、银行利率、投资信贷税收补贴以及重要物资储备经济政策和经济手段对市场价格进行有计划的指导和调节,间接控制商品价格的相对水平和物价总水平。比如,当经济发生衰退萧条时,实行扩张性的宏观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以求通过刺激总支出或总需求来使价格回升并加速经济增长;当经济中出现不合理的商品比价关系及由此而导致的资源配置不当时,对那些价格过低和盈利过少的行业或产品,或给予财政补贴,或减免税收,或提供较低利息率贷款,或是政府组织收购,增大需求力量。

  (二)行政手段

  价格管理中的行政手段是运用行政命令,采取行政强制手段来管理和协调各种价格关系的一种方法,如传统的价格监审制、定价许可证制、提价申报制等各种行政规章制度。在有些领域出现法律监督和经济手段干预不够有效的情况下,国家将动用行政力量和权力来直接介入有关价格的决定,即对价格进行直接干预。比如,在通货膨胀十分严重或因意外事件干扰,如石油涨价而引起经济形势严重动荡时,西方国家往往采取冻结物价或对部分商品价格进行管制等。

  (三)法律手段

  价格管理中的法律手段,是指国家通过制定有关价格法律规范来实现对价格的管理。价格法律规范包括价格法律、法令、条例、决定、规定以及管理办法等法规形式,国家可以将有关价格的方针、政策,有关管理价格的经济手段、行政手段,有关控制价格机制运行所要遵循的准则,通过法律形式固定下来,赋予其法律效力,使之具体化、条文化、定型化和规范化,实现以法治价。众多的法规条例可以形成一张密实的大网,使企业被紧紧地置于其中,迫使其定价行为和经营行为规范化,并符合国家利益社会利益

价格管理手段的比较[2]

  各种价格管理手段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存在着共同之处,表现在所遵循的规律、所达到的目的和运用的主体等是相同的。各种价格管理的手段的不同之处也是很明显的,具体见表1。

表1 价格管理手段比较表

价格管理手段特点方式重点
行政手段强制性、直接性、局部性财政金融手段命令的服从
经济手段间接性、滞后性,收效慢,
涉及面广,各种经济手段需配合使用
利益诱导价格总水平变动
法律手段规范性、稳定性、严肃性法律规定人们的价格行为

参考文献

  1. 1.0 1.1 杨继瑞主编.价格理论与实践.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8.
  2. 翟建华主编.价格理论与实务.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08.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0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连晓雾,Solitude1314.

评论(共0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价格管理手段"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