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15个条目

User talk:Legionnaire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什麼是結構性通脹

Legionnaire

什麼是結構性通脹

結構性通貨膨脹是指物價上漲是在總需求並不過多的情況下,而對某些部門的產品需求過多,造成部分產品的價格上漲的現象,如鋼鐵,豬肉,樓市,食用油,等,如果結構性通脹沒有有效抑制就會演變成成本推動型通脹,造成全面通脹。 通貨膨脹按形成的原因一般可分為需求拉動型通貨膨脹、成本推進型通貨膨脹和結構性通貨膨脹。需求拉動型通貨膨脹是指由於總需求的增長而引起的商品平均價格的普遍上漲的現象。成本推進型通貨膨脹是指因商品和勞務的生產者主動提高價格而引起的商品平均價格的普遍上漲的現象。結構性通貨膨脹是指物價上漲是在總需求並不過多的情況下,而對某些部門的產品需求過多,造成部分產品的價格上漲的現象。在通貨膨脹期間,需求、成本以及結構這三種因素同時起作用。

總體而言,經濟學家認為通貨膨脹是一種有害的經濟現象。並且從定義中我們可以知道,通脹意味著一國貨幣的對內貶值。在外匯市場,通脹是影響幣種走勢的重要指標。但是,匯價走勢對通脹的反應往往是複雜的。

一國貨幣的貶值分為對內貶值和對外貶值。通貨膨脹引起的一國貨幣購買力的減少,就是對內貶值。而對外貶值就是相對於其他國家匯率的下跌。我們要考察通貨膨脹對匯價變動的關係,就需要瞭解貨幣的對內貶值與對外貶值的關係。

以歐元區和美國為例,假如歐元/美元匯率現在為1.2000,也就是說對於同一可貿易產品,在美國需要花費120美元購買的東西,在歐元區100歐元就可以買到了。假如美國的通脹率為5%,一年之後,現在120美元能購買的東西,需要花費120*(1+5%)=126美元才能買到。如果歐元區通脹為0%的話,100歐元的東西,一年後還值100 歐元。這樣,理論上歐元/美元的匯價現在變為1.2600。也就是說,一國的通脹將引起本國貨幣的對內貶值和對外貶值。

應該指出,以上僅是極端情況下的按照貨幣購買力計算的匯率。在現實經濟中,一國政府往往會對經濟進行干預,當出現通貨膨脹壓力時,中央銀行往往採取加息或者縮緊信貸等措施以抑制通脹,利率的變動造成了資金的相對價格發生變動。這種變動蔓延到資本市場,造成證券價格的變動。具體體現為股票市場的走低,和債券收益率的提高。而後者使得債券市場相對於別國的債券更具有吸引力,這有可能吸引國際資本流入加息國,從而形成加息國貨幣的買盤。這對加息國貨幣是有利的。目前外匯市場盛行的套息交易就是基於這一原因。

在美國自2004年6月1開始加息以來,迄今為止美國已經進行了11次連續加息。當2004年12月14日,美聯儲的第五次加息宣佈聯邦基金利率提高至2.25%以後,美元利率自1998年來第一次超過了歐元2%的利率。而外匯市場也逐漸形成一種邏輯思維∶

通脹壓力增大——中央銀行可能加息——資本市場吸引力加大——貨幣上行

正是基於這一邏輯思維,美元在今年總體走勢強勁,持續的加息預期抵消了市場對美國雙赤字問題的擔心,歐元/美元從去年底的歷史最高點1.3665持續下跌。而每當美國,或者歐元區,或者英國公佈強於市場預期的通脹數據時,其貨幣就會上揚。

但是,加息對於治愈一國的通脹真的是有效的嗎?以及,持續的加息真的提高了一國貨幣的內在價值了嗎?

前面提到,通貨膨脹的成因有需求拉上型和成本推動型。考察美國的國內經濟,一方面由於美國消費者的過度消費,特別是在房地產市場上的投資需求旺盛,引起了一定的泡沫現象,而美國抵押貸款利率的長期處於較低水平正是造成房地產泡沫的主因。另一方面,過去1年多來,國際油價自30美元/桶節節攀升,現今已在60美元/桶上方,漲幅超過100%。而美國作為全球最大的石油進口國,和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費國,油價的飆升給美國經濟帶來了一種輸入型的通貨膨脹,即油價的上揚造成美國企業生產成本高企。但這種輸入型的通貨膨脹能否演變為成本推進型的通貨膨脹,關鍵要看美國生產企業的定價能力(Pricing Capacity),即美國企業的輸出商品價格能否隨著生產成本的上升而上調。實際上,由於全球化的競爭,製成品的價格很難上調。能源價格的上揚僅僅通過成品油,如汽油價格的上揚來對消費者產生影響。這就造成了美國生產者物價指數較高,而消費者物價指數並不高,而扣除能源和食品影響之外的核心消費者物價指數更加溫和的局面。也就是說,油價的上揚並未全面蔓延到美國經濟的各個層面。而油價的上揚是美聯儲的貨幣政策無法控制的。下圖給出了去年6月份以來美國生產者物價指數、消費者物價指數,和核心消費者物價指數的走勢圖。 從上圖可以看出,儘管生產者物價指數(PPI)和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最近半年來節節攀高,特別是9月份消費者物價指數達到25年來的最高月比增長率1.2%,但核心CPI卻始終維持在0.1%的低水平。顯示美國經濟並沒有出現全面的通脹壓力。

相關知識——CPI CPI即消費者物價指數(Consumer Price Index),是反映與居民生活有關的產品及勞務價格統計出來的物價變動指標,通常作為觀察通貨膨脹水平的重要指標。如果消費者物價指數升幅過大,表明通脹已經成為經濟不穩定因素,央行會有緊縮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的風險,從而造成經濟前景不明朗。因此,該指數過高的升幅往往不被市場歡迎。例如,在過去12個月,消費者物價指數上升2.3%,那表示,生活成本比12個月前平均上升2.3%。當生活成本提高,你的金錢價值便隨之下降。也就是說,一年前收到的一張100元紙幣,今日只可以買到價值97.75元的貨品及服務。一般說來當CPI>3%的增幅時我們稱為INFLATION,就是通貨膨脹;而當CPI>5%的增幅時,我們把他稱為SERIOUS INFLATION,就是嚴重的通貨膨脹。

消費者價格指數,是對一個固定的消費品籃子價格的衡量,主要反映消費者支付商品和勞務的價格變化情況,也是一種度量通貨膨脹水平的工具,以百分比變化為表達形式。在美國構成該指標的主要商品共分七大類,其中包括:食品、酒和飲品住宅;衣著;交通;醫葯健康;娛樂;其他商品及服務。在美國,消費物價指數由勞工統計局每月公佈,有兩種不同的消費物價指數。一是工人和職員的消費物價指數,簡稱CPW。二是城市消費者的消費物價指數,簡稱CPIU。

核心CPI即核心消費價格指數,是指將受氣候和季節因素影響較大的產品價格剔除之後的居民消費價格指數。 由於食品和能源價格會受到一些異常因素的影響而產生大幅波動,並模糊消費價格的真實變動趨勢,因此,一般將剔除了食品和能源消費價格之後的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作為“核心消費價格指數”(Core CPI),並被認為是衡量通貨膨脹的最佳指標。

一方面是由於住房抵押市場利率偏低引起的房地產投資需求過熱,另一方面是由美聯儲無法控制的油價上揚引起的輸入型通貨膨脹。顯然,美聯儲的持續加息行動可以抑制前者,但加息行動並不能抑制油價引起的通脹,相反,美國聯邦基準利率的上揚必然造成企業財務成本的增加,這對於飽受物價上漲之苦的企業來說,無疑又多了一項負擔。而商品定價能力的缺失又讓企業無法轉移這些負擔。這就產生了加息的悖論,加息治療通貨膨脹可能無效,但加息卻會造成經濟的放緩。問題的關鍵就在於利率的傳導機制不通暢。美聯儲理事桂恩(Guynn)就認為,美國企業的定價能力偏低影響了貨幣政策的傳導機制。

這點從英國經濟中體現更明顯,從2004年下半年就傳言英國將會加息,但出於對經濟增長放緩的擔心,加息一直未能成行,相反引來今年8月份的減息行動。國內消費需求的不足和能源價格、海外商品價格上漲引起的輸入型通貨膨脹,令英國經濟陷入滯脹危險。因此,通脹不再被市場看作加息的信號,而是出現一種難以治愈的經濟夢魘。

能源價格的上揚,將引起可能的消費需求放緩,和由成本推進型的通貨膨脹。消費需求的放緩必然導致經濟增長的低迷。伴隨著通脹的經濟低迷給貨幣政策制訂增加了非常矛盾的難度。僅憑加息或者減息是難以治愈這一頑症的。從經濟學理論上講,當經濟增長出現過熱時,會伴隨需求拉上型通貨膨脹,這種情況下採取加息等貨幣政策效果是明顯的。但當經濟增長乏力時,經濟中最活躍的投資因素對市場價格的敏感度降低,利率等貨幣政策作用並不明顯,此時應該採取財政政策來進行調整。


在高油價的前提下,為什麼過去大半年來美聯儲的穩步加息總是不斷刺激美元走高呢?美聯儲的利率政策雖然不能直接對油價產生作用,但可以通過對強勢美元的支持來達到抑制油價的目的。這一思維的邏輯依據是∶ 加息——美元上揚——美元相對購買力增強——以美元計價的油價下跌——輸入型通脹受到抑制 但是,隨著石油生產國不斷將出售石油賺取的美元轉換為歐元等其他儲備貨幣,這一邏輯路徑的延續性受到越來越大的考驗。首先,加息使美元走強的前提是美國資產對外國資本的吸引力加大。但在於油價不斷走強的情況下,國際資本對美國企業的盈利能力表示擔心,而持續不斷的加息行動會加劇這種擔心。近期報出的美國通用汽車信用等級降低,以及瑞富財務醜聞等事件,都將抑制國外資本對美國資產的需求。雖然美國國債不會受到信用風險和企業盈利的影響,但畢竟其投資容量有限,美國政府不可能無限度的膨脹其國債規模。如果布希政府能實現其削減政府財政赤字的計劃,聯邦政府依靠國債市場來彌補預算的意願就會減弱,國債的發行量反而會減少。有限的資產供給下,需求的增加會造成價格的上揚——國債收益率的下降,格林斯潘的所謂“長期利率之謎”就會再現市場。這顯然就抵消了加息所帶來的資本市場吸引力。 從上面分析可以看出,在美聯儲連續的加息壓力之下,特別是未來還將繼續加息(市場猜測美聯儲可能將利率最終提高至5%的水平),美國經濟將受到嚴重的壓力。最近我們可以看到,一方面是花旗銀行等大型銀行利潤率的飆升,另一方面頻頻出現美國企業利潤下降的警告。這是因為加息將企業利潤通過融資成本轉嫁到銀行利潤了。但這一現象不會持久,企業利潤的最終下滑,將下挫投資意願,而我們知道,投資是經濟中最活躍的因素,投資的大幅上升或者大幅下降都是損害經濟的。而加息帶來的美元強勢將最終由美國經濟的走緩而抵消。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