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華爾街(wall street):西方金融中心,美國壟斷資本,金融和投資高度集中的象徵
目錄 |
華爾街(wall street)是紐約市曼哈頓區南部一條大街的名字,長不超過一英里,寬僅11米。它是美國一些主要金融機構的所在地。
華爾街是英文“牆街”的音譯。荷蘭統治時,在這裡築過一道防衛牆。英國人趕走荷蘭人後,拆牆建街,因而得名。這條街上的聯邦廳曾是美國第一屆國會的所在地,首任總統華盛頓就是在這裡宣誓就職的,如今大門前聳立著華盛頓像以紀念此事。不過華爾街作為政治中心只是短暫的一瞬,而作為金融中心卻一直輝煌奪目, 經久不衰。
華爾街兩旁很早就已是摩天大樓豎立,街道如同峽谷,抬頭只能望見一線天。數不清的大銀行、信托公司、保險公司和交易所都在這裡駐足。每天成千上萬的白領階級涌到這裡上班。而住在郊區的金融巨頭們,則不必受擠車堵車之苦。他們上下班乘飛機,直升機場就設在華爾街東端不遠的東河畔。
這裡是美國大壟斷組織和金融機構的所在地,集中了紐約證券交易所、美國證券交易所、投資銀行、政府和市辦的證券交易商、信托公司、聯邦儲備銀行、各公用事業和保險公司的總部以及美國洛克菲勒財團、摩根財團等大財團開設的銀行、保險、鐵路、航運、採礦、製造業等大公司的總管理處以及棉花、咖啡、糖、可可等商品交易所。,成為美國和世界的金融、證券交易的中心,一般常把華爾街作為壟斷資本的代名詞。壟斷資本從這裡支配著美國的政治、經濟。華爾街成了美國壟斷資本,金融和投資高度集中的象徵。在其東北角矗立著古老國庫的分庫大樓(現為陳列館),是在華盛頓發表就職演說的地點修建起來的。
提起美國紐約的華爾街,在國際金融業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它以其魔幻般的巨大威力,對世界經濟產生著巨大的影響。它是夢想家的天 堂,不知有多少暴發戶一夜之間從這裡跨入了金融巨子的寶座;它也是企業家的地獄,又不知有多少知名企業家一夜之間也是從這裡破產身亡。這時是天堂與地獄的交匯處,這裡是魔鬼與天使的聚集地。巨大的誘惑,巨大的實力,使它無愧於國際金融業神經中樞的地位。華爾街位於被譽為美國的象徵、紐約的精華的曼哈頓島最 南端,與紐約世界藝術表演中心“百老匯”毗鄰,同著名的紐約唐人街也僅一箭之遙。
當年,荷蘭人為了防範印第安人及英國人的攻擊,從哈得遜河列東河之間築起一道木牆,華爾街“牆街”翻譯的名稱由此而來。
它曾是新阿姆斯特丹總督駐地,也曾是農產品和黑奴交易中心所在的街道,如今卻是大銀行、證券公司、股票交易所、保險公司等大金融機構的雲集之地。別看它全長不過1/3英里,中間卻橫過9條街道,從頭到尾120個門牌全是清一色的摩天大樓,這些高樓遮光蔽日使華爾街變成了一個地道的昏暗、狹窄的“人造大峽谷”。
這是一條沒有絲毫浪漫色彩,也不具有詩情畫意的所在,它像一架不知疲倦的巨型機器,分秒不差地運轉著。金融道高手在這裡佈陣鬥法,夢想家在這裡“一枕黃粱”,街上熙熙攘攘的人流個個表情漠然,嚴肅異常,令人望而生畏。
華爾街11號,坐落的是鼎鼎大名的紐約股票交易所。別看這座只有7層樓的大廈普普通通,而且夾在高聳入雲的紐約摩根抵押信托大廈和歐文信托大廈中間,似有受壓迫的委屈之感,可它對世界經濟的影響力卻是巨大的。如果說華爾街是世界金融業的心臟,那麼股票交易所則是其脈搏,只要它輕輕一跳,國際經濟與金融界立即就隨其晃動。華爾街今天的顯赫,與股票交易所密不可分。
如果說在這條沒有硝煙的“戰壕”中,還有一處能使人透出一口氣的“聖潔之所”的話,那隻能說是坐落在華爾街的“三一教堂”了。這座古遠而莊嚴的教堂是美國第一座英國天主教派教堂,距今已有300年的歷史了。300年來它猶如一個飽經憂患的老人,看著這條街上為錢而疲於奔命的人們,定會感慨萬千吧。
以華爾街為中心的老市區,叫下曼哈頓,後來市區又向北發展到全島。除南端街道比較雜亂外,曼哈頓大部分街區像韭畦棋局,整齊劃一。 南北向稱大道,從第一大道編號到第11大道(另有幾條大道不以號碼為名,如公園大道);東西向稱等。街名也以阿拉伯數字排列,一直排到最北端的第220街。棋盤格局中的例外是百老匯大街,它橫衝直撞,不守規矩,由東南斜插到西北,貫通全島。整個曼哈頓常住人口150萬,每天從四面八方涌入市中心的 人數高達300萬。18座橋梁和4條水底隧道(其中布魯克林大橋和林肯隧道最為有名)把曼哈頓島與紐約市其他名區以及新澤西州連接起來,交通十分擁擠。這些橋梁、隧道和道路,像倔強的蛇龍一樣,忽而爬高,忽而降低,忽而分作上下層,在這寸土寸金之地,只得從平面交通發展到立體交通,甚至直升飛機的應用也相 當普遍,停機坪就設在樓頂上。
華爾街是一條高效率,高濃縮的金融“巨子”,全紐約50多萬金融業員工,華爾街就占了10多萬人。這條又窄雙短的街上竟容納著10多萬人,每天望著滿街黑黝黝的人頭,看著他們茫然無色的表情,真不知你感受到的是人間奇跡的喜悅,還是人被異化的沮喪!或許,人類就是在這悲悲喜喜之中轉演著自己的歷史?匆匆往來於華爾街的人們,也許都不會忘記70多年前的那個“悲慘的星期四”。1929年10月24日,屬於美國1280家最有名望的企業股票突然急劇下鐵,失去了控制。到中午12點,僅短短幾個小時,就發生了兩個銀行家、一個經紀人因破產而自殺的慘案。最終全部證券貶值一半,幾百萬人破產。人類創造了財富、製造了金錢,可人類又在一點點失去自身的本質,成為金錢的奴隸。雖然受美國經濟形勢的影響,在諸多競爭對手的壓力下,華爾街金融業務 已不再像昔日那樣輝煌,一些大的公司也開始向外延伸,但是,華爾街仍以其巨大的實力,在國際金融業占據顯赫地位,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雷曼兄弟宣告破產,美林被收購, 加上之前垮下的貝爾斯登,華爾街排名前五的投資銀行只剩下高盛和摩根士丹利兩家。如今,碩果僅存的這兩大投行也將被迫轉型。
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在2008年9月21日晚間宣佈,已批准了高盛和摩根士丹利提出的轉為銀行控股公司的請求。而高盛和大摩的轉型,意味著“長久以來世人熟知的華爾街的終結”。[1]
可惜啊 一個著名的金融的 天堂就這樣的結束了 美國的可悲啊 華爾街的魅力依然存在啊 金融經濟的爆發就是從這裡開始的 啊 我一定會挑戰的 加油啊華爾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