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克蘭德的軟系統方法論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軟系統方法論(Soft Systems Methodology,SSM)
目錄 |
軟系統方法論是由英國學者切克蘭德在80年代創立的,軟系統方法論是在以霍爾的系統工程(後人與軟系統方法論對比,稱為硬系統方法論,HSM)基礎上提出的。
以大型工程技術問題的組織管理為基礎產生的硬系統方法論,擴展其應用領域後,特別是在處理存在利益、價值觀等等方面差異的社會問題時,遇到了難以剋服的障礙:人們對問題解決的目標和決策標準(決策選擇的指標)這些重要問題,甚至對要解決的問題本身是什麼就有不同的理解,即問題是非結構化的。對這類問題,或更確切地稱為議題(issue),首先需要的是不同觀點的人們,通過相互交流,對問題本身達成共識。與硬系統方法論的核心是優化過程 (解決問題方案的優化)相比較,切克蘭德稱軟系統方法論的核心是一個學習過程。
應用於任何複雜的、組織化的情境和問題,並包含有大量的社會、政治以及人為活動因素。
1、調查非結構化問題。
2、運用“豐富圖”(Rich Pictures)來表述問題。 豐富圖要能夠儘可能多地捕捉到跟問題相關的信息。一張較好的豐富圖能夠揭示問題的邊界、結構、信息流以及溝通渠道,等等。 最為關鍵的是,通過信息圖,能夠發現與問題相關的完整的人類活動系統。它是一個不為傳統方法如: 數據流程圖、層次模型所包含的,但對SSM來說卻非常重要的成分。
3、對相關係統進行根定義(Root Definition)。 即我們可以從那些不同視角審視這個問題?
4、概念模型。包括正式系統概念及其他相關的系統思考。
5、對步驟4和2進行比較。
6、評估是否是可行的、理想的系統變革。
7、系統執行,解決問題。
1、允許組織運用組織化、結構化的手段,解決複雜的組織難題。 較之解決問題的技術,SSM更關註解決問題的方法。
2、相對於社會化的凌亂問題,SSM所用的解決工具較為嚴謹、有效。
3、方法獨特。
1、SSM要求應用者必須採取綜合一般手段。
2、有可能過早地將問題範圍縮小。
3、在沒有特別結構和問題方案不明的前提下,“豐富圖”製作不易。
4、人們不習慣或者說難於以不精確的“軟”方法去闡釋問題、解決問題。 人們經常表現出迫於解決問題、立即行動的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