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氓的智慧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凱文·凱利在《失控》一書中,用“群氓的智慧”來表達這樣的認識:“群體被看做一種自適應的技巧,適應於任何分散式的活系統,無論是有機的,還是人造的。”他以蜜蜂、螞蟻、鳥群等動物的集體行為,以及整個生物界的進化為依據,揭示出這種自適應帶來的群體智的意義。他還指出網路是群體的象徵,無數的個體思維聚在一起,形成不可逆轉的社會性·....成為學習、適應和進化的沃土。凱利這本書完成於Web2.0 產生以前,當時他已預見到今天網路社會的情形。
尼古拉斯·克裡斯塔斯基、詹姆斯·富勒在《大連接》一書中也指出,社會網路可以讓個體更有智慧或者成為對個體智慧的補充。它可以捕捉和容納人們相傳的、不同時間的信息,還可以通過計算將成千上萬的決策彙總起來,不管個體成員的智慧如何,網路都可以產生這樣的效果。作為社會網路研究的專家他們把群體智慧產生的原因歸結於社會網路本身,雖然這種觀點並非針對互聯網上的群體互動,但互聯網是現實社會網路的複製和延伸,以其觀點推論,互聯網上也能形成“群體的智慧”。
克萊·舍基在《認知盈餘》一書中認為群體創造價值,而產生價值的源泉之一則是“認知盈餘”,即全世界受教育公民的自由時間,可以集成一種普遍的社會資產,用於大型共同創造的項目。《維基經濟學》的兩位作者,雖然從商業模式的角度來看互聯網群體協作,但也揭示出這種協作背後的群體智慧,以及群體智慧產生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