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26个条目

礦體內部結構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什麼是礦體內部結構

  礦體內部結構是指礦體邊界範圍內各種礦石自然類型、工業類型、工業品級和非礦夾石的形態、空間分佈特征、種類和它們的相互關係,它是評價礦床工業利用價值的重要質量指標,所以,對它的控制和研究有重要的實際意義[1]。礦體內部結構的特點在相當大的程度上與成礦期間的構造有關[2]

礦體內部結構標誌的因素[3]

  礦體內部結構標誌的變化控制因素有:

  ①原生因素:礦化強度的不同,含礦溶液本身的性質、成分、流體性狀;成礦的物理化學環境的變化;礦化環境在礦體各不同部位並不相同,礦體中某些部位強,某些部位弱,造成礦化不均勻性。

  ②次生因素:氧化淋濾和次生富集。

參考文獻

  1. 羅梅,徐爭啟,韋猛.第3章 礦產勘探類型與工程佈置及資源/儲量分類 資源勘查與開發概論.成都理工大學精品課程,2008
  2. 第五章 岩漿-構造環境中的熱液礦床.礦床學.中國地質大學精品課程
  3. 第四章 礦體變化性及其數學分析方法.礦床學.中國地質大學精品課程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0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y桑.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礦體內部結構"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