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護依賴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照護依賴(Care Dependency)
目錄 |
在中國被稱為“嚴重失能失智”而需要長期照護的老人,世界衛生組織專門使用一個新名詞來描述他們的生存狀態,這個詞就是“照護依賴(Care Dependency)”。對於照護依賴,2017 年的世界衛生大會審議通過了《老齡化與健康的全球戰略和行動計劃》(簡稱《全球戰略》)作出了這樣的描述:在許多人的生活中,都會有一個階段,他們會經歷嚴重的能力喪失。老年人尤其如此。從生物學層面看,分子和細胞逐漸積累的各種各樣損傷導致生理儲備逐漸減少、疾病風險大大增加以及能力普遍下降。 在《關於老齡化與健康的全球報告》(2016 年,簡稱《全球報告》)和《中國老齡化與健康國家評估報告》(2016 年,簡稱《中國報告》)中,給出的定義更簡略,也更顯學術化,前者的定義為:“當功能發揮下降到沒有別人幫助,個體就不能完成基本的日常生活必要活動時,此時便會出現照護依賴”。後者的定義是:“頻繁的需要他人的幫助和照護,超出了健康成人的正常需求”。
《全球報告》特別提到:在經濟學的論述中,“依賴”一詞通常被描繪成一種負面狀態。但照護依賴是一個中性的詞,描述的是老年人的“能力衰減”,而且已經不能再通過改善環境或使用輔具等方式來予以彌補。
按當今中國老年服務“圈內” 的理解,造成照護依賴的原因主要有三:其一是重病不起,其二是體質衰弱,其三是認知障礙。《中國報告》中的說法是:“導致老年依賴的最顯著因素包括與年齡密切相關的慢性疾病(尤其是腦卒中和老年痴呆症)和虛弱。”
對於疾病造成的照護依賴,《中國報告》強調:在慢性疾病中,癌症和心臟病是導致老年人死亡的最重要原因,但其他慢性疾病,如中風、認知障礙、精神障礙,可導致長期殘障。這些損傷導致功能性依賴是老年人面臨的最主要問題之一。《全球報告》則指出:非傳染性疾病的風險隨著年齡而增加,並且共患疾病已成為一種正常現象而非例外了。所謂非傳染性疾病不會在人際間傳播,常常與慢性疾病在同等意義上交替使用。非傳染性疾病主要包括4 類:心血管疾病(例如心臟病發作和中風)、腫瘤、慢性呼吸系統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哮喘)和糖尿病。以上提到的共患疾病, 即與老齡相伴的常常是多種慢性疾病同時存在的高風險,因而不應簡單地考慮每種疾患各自獨立的影響。
對於虛弱造成的照護依賴,《中國報告》指出:沒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也可能出現體質虛弱,體質虛弱本身同樣可能導致照護依賴。
《全球報告》提出了“虛弱”的定義:虛弱可以被視為一種與年齡相關的漸進的生理系統的衰退,導致內在能力受損,造成面對壓力源的極端脆弱性,從而增加一系列不良健康結果的風險。
《全球報告》也對“認知障礙”作出了界定,不過用詞卻是“老年痴呆症”:老年痴呆症並不是自然或必然的衰老的結果,而是一種大腦認知功能受損的疾病狀態,包括記憶、語言、觀念和思想,會顯著妨礙維持日常生活活動的能力。最常見的老年痴呆症是阿爾茨海默症和血管性老年痴呆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