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57个条目

成都理工大學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成都理工大學(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成都理工大學簡介

  成都理工大學(成理,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的前身成都地質學院在1956年由國務院批准建立,以重慶大學、南京大學、西北大學地質科係為基礎,同時抽調北京地質學院、東北地質學院、交通大學部分幹部教師組建。1993年更名為成都理工學院,同年獲批確定為部屬重點高校。2001年由教育部批准組建成都理工大學。學校先後由地質部、地質礦產部、國土資源部直屬,2000年劃轉為中央與地方共建、以四川省管理為主,是由教育部、自然資源部、四川省、成都市共建的部省共建“雙一流”重點高校。2017年入選國家首批“雙一流”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該校入選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111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國家級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等。

學校建校當年開始招收本科生,1960年開始招收研究生,1981年成為國家恢復學位制度後首批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的高校,1984年獲得博士學位授予權。學校為以理工為主,以地質、能源、資源科學、核技術、環境科學為優勢,以化工、材料、電子、機械、信息科學、管理科學等學科專業為特色的多科性大學,擁有學士、碩士、博士三級學位授予權,教授和博士生導師任職資格審批權。學校在長期的辦學實踐中形成了“艱苦奮鬥、奮發圖強”的優良傳統、“不甘人後、敢為人先”的進取精神、“窮究於理、成就於工”的校訓。

學校有74個本科招生專業,其中國家級一流專業15個,國家級特色專業8個,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項目4個,省級一流專業38個,省級特色專業12個,省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13個,省級“課程思政”示範專業1個,省級應用型示範專業4個;學校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高校,其中國家級“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試點專業(含獨立招生方向)7個,省級“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試點專業19個,省級“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試點專業1個,省級“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試點專業1個,省級“卓越新聞傳播人才教育培養計劃”試點專業1個。學校有4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4個國家級虛擬模擬實驗項目、3個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2個國家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是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計劃實施學校。擁有各類國家級一流課程11門,各類省級一流本科課程114門。

學校擁有7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26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學科專業涵蓋理、工、文、管、經、法、哲、農、教、藝等10大學科門類。有1個一級國家重點學科(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3個二級國家重點學科(地質工程、礦產普查與勘探、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1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礦物學、岩石學、礦床學)、14個省級重點學科(應用化學,環境工程,固體地球物理學,岩土工程,古生物學與地層學(含古人類學),信號與信息處理,構造地質學,地球化學,油氣田開發工程,第四紀地質學,材料學,核技術與應用,管理科學與工程,礦物學、岩石學、礦床學)、1個省級重點(培育)學科(應用數學)。地質學進入國家“雙一流”建設學科行列。“地球科學”和“環境科學與生態學”進入四川省“一流學科”建設行列。

截止2020年底,學校有教職員工3454人,其中,有教授(級)338人,副教授(級)729人。特聘中國科學院劉寶珺院士為名譽校長。柔性引智高端專家(院士)58人。截至2021年3月,獲國家級人才稱號和國家級人才計劃的152人次,其中“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 5人、“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 5人、“國務院學科評議組成員”3人次、“中國青年科技獎”5人;獲得省級人才稱號和入選省級人才計劃的447人次,其中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100人次;獲全國優秀教師3人,國家教學名師1人,四川省教學名師7人,四川省優秀教師3人,四川省教書育人名師3人,四川省優秀教育工作者1人,四川省師德標兵1人;有1個國家級教學團隊、6個四川省教學團隊,1個四川省“課程思政”示範教學團隊;獲國家教學成果獎5項。

學校是國家重要的高層次人才培養與科學研究基地,截止2021年,有2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地質災害防治與地質環境保護國家重點實驗室、油氣藏地質及開發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個教育部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基地、3個自然資源部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環境保護重點實驗室、1個應急管理部重點實驗室、2個自然資源部野外科學觀測研究基地、1個四川省新型智庫、1個中國智庫索引(CTTI)來源智庫、3個四川省重點實驗室、1個四川省工程研究中心、1個四川省工程實驗室、1個四川省國際科技合作基地、2個四川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2個四川省社科普及基地、1個四川省高校重點實驗室、1個四川省生態環保廳重點實驗室、6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和1個四川省博士後創新實踐基地、3個本校牽頭建設的“四川2011協同創新中心”。

學校先後承擔了國家重大研發計劃、國家重大科技專項、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863”計劃、國家“973”計劃、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國家地調計劃等一大批重要項目。截至2020年,學校累計獲得國家和省部級科技獎等各項獎勵954項(次),其中包括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4項、中國國際科技合作獎1項、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9項、中國專利獎金獎1項、國家技術發明、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9項;省級政府獎和社會力量獎近926項(次);獲得授權專利1920餘項。學校以服務國家、行業、地方發展建設為己任,積极參与西電東送、西氣東輸、南水北調、川藏鐵路、油氣地質勘探、能源開發、大型水電、區域及城市環境以及大型交通基礎設施等工程建設。

學校有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川劇傳習展示基地、校級公共藝術教育中心等,積極組織學生參加各級各類科技文化活動。學校獲四川省大學生藝術節展演類作品一等獎8項,連續3屆獲四川省大學生藝術節優秀組織獎。學校10次獲全國大中專學生志願者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優秀單位,4次獲全國西部計劃優秀項目。在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中,獲得國家級銀獎3項,國家級銅獎10項,省級金獎26項。在近三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科技作品競賽中獲得國家二等獎5項,三等獎1項,獲省一等獎26項;在“創青春”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中獲得全國銀獎1項,省一等獎13項;在各類大學生體育賽事中獲得全國獎勵133項(次),省級獎勵264項(次);在全國、省市級各類大學生藝術專業比賽中獲得獎勵728項(次)。

學校擁有一座在西部乃至全國享有較高知名度的以地學類藏品為主的自然博物館,館藏古生物、岩石、礦物、礦產、寶玉石和觀賞石等6萬餘件標本。現與成都市在校區內共建成都理工大學博物館。學校有3個圖書館,館藏印刷型書刊257.6萬冊,擁有數字資源資料庫90個,電子圖書259.7萬冊,電子期刊4.8萬種,形成了以地學、能源、環境等學科文獻資源為優勢,以理工文獻資源為特色的多科性文獻資源保障體系。

學校在部、省、市、校共同推進“雙一流”建設的平臺上,同心協力、開拓進取、奮力登攀,為全面建設優勢特色更加顯著的高水平大學而努力奮鬥!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21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評論(共1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成都理工大學"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41.242.136.* 在 2016年1月7日 05:40 發表

我是78級物探系,祝福母校成都地院!

回複評論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