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損率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呼損率(loss probability)
目錄 |
呼損率指呼叫損失的概率,反映電信服務對於用戶通信需求的滿足程度,簡稱呼損。
當多通道共用時,由於用戶數大於通道數,可能出現許多用戶同時要求通話而通道數不能滿足要求的情況,這時只能讓一部分用戶通話,另一部分用戶不能通話,直到有空閑通道時再讓需要的用戶通話。因此一部分用戶雖然發出了呼叫,但因無通道而未能完成通話,這就稱作呼叫失敗,即發生了“呼損”。
從一個通道看,即使它在1個小時之內不間斷地進行通信,那麼它所能完成的話務量也就1愛爾蘭。由於用戶發起呼叫是隨機的,不可能不間斷地持續利用通道,所以一個通道實際所能完成的話務量必定小於1愛爾蘭。這意味著,通道的利用率不可能達到百分之百。在通道共用的情況下,通信網很難保證每個用戶的所有呼叫都能成功,會有少量的呼叫失敗,稱為“呼損”。
設已知全網用戶在單位時間內的平均呼叫次數為λ,
設單位時間內成功呼叫次數為λ0(λ0<λ),
則完全話務量為A0=λ0·S
流入話務量A與完全話務量A0之差,即為損失話務量。
損失話務量占流入話務量的比率即為呼叫損失的比率,稱為“呼損率”。
可見,呼損率B越小,成功呼叫的概率就越大,用戶就越滿意。因此,呼損率B也稱為通信網的服務等級(或業務等級)。但是,對於一個通信網來說,要想使呼叫損失小,只有讓流入話務小,即容納用戶少,這又是所不期望的。所以呼損率和流入話務量是一對矛盾,要折衷處理。
呼損率有三種計算方法:
①按呼叫計算的方法,表示在所考察的時間內,不能得到服務的損失呼叫數與發生的總呼叫數之比,即呼叫損失概率;
②按時間計算的方法,表示在所考察的時間內,能為負載源服務的設備被阻塞的時間與所考察的總時間之比,也就是線束髮生阻塞的概率;
③按負載計算的方法,表示在所考察的時間內,損失負載與這段時間的流入負載之比,也就是負載所損失的概率。
對同一系統由三種演算法得出的呼損值不一定相同。只是在愛爾蘭分佈情況下(見無限負載源全利用度損失系統),三種演算法的值是相等的。
影響因素:
影響呼損率大小的因素有:
①呼叫流的特性及其強度;
②呼叫占用時長的分佈及其平均值;
③電信系統的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