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95个条目

信貸配合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信貸配合(Credit Rationing)

目錄

什麼是信貸配合

  信貸配合是指金融市場即便處在正常運行的狀態,借款者也不能從銀行那裡借到他想要借的那麼多款項。

信貸配合的類型

  布蘭查德和費希爾區分了兩種類型的信貸配合:

  第一種信貸配合發生在借款者不能在現行的利率條件下借到他想要借的那麼多。

  第二種信貸配合發生在在同樣的借款者中間,一些人能夠借到而另一些人卻借不到。

信貸配合的發生原因

  發生信貸配合的原因在於:

  (一)信息不對稱和銀行厭惡風險在金融市場上,借款者和貸款者之間存在著信息不對稱:借方總是比貸方有更多的關於還款或違約概率的信息;借方比貸方更多地瞭解投資項目的風險和預期收益;貸方只能在事後確定哪些人違約和借款者有多大的還款能力,銀行無法瞭解貸款的具體用途和具體用法。無論從利潤目標來看,還是從外部競爭來看,或者從銀行資產的安全性來看,銀行都是一個風險迴避者。銀行只有通過降低不良資產在總資產中所占的比例,才能使破產機會最小化,才能使自己穩定發展,才能使預期利潤最大化。因此,銀行並不是把利率高低作為是否貸款和貸款多少的惟一指標,也不論當前的利率是否能夠使信貸市場出清。

  (二)逆向選擇銀行的利率既有正向選擇作用,也有逆向選擇作用。如果利率提高使得風險較小的投資項目或投資者獲得貸款,銀行的利潤就會增加,這就是正向選擇效果。如果利率提高嚇跑了低風險的投資者,而提高了高風險投資者的借款比例,銀行的利潤會因為借款人還款能力低而減少,這就是逆向選擇效果。

  (三)道德冒險當貸方和借方之間的合同是一個允許破產的債務合同時,貸方提高利率會增加借方進行高風險投資的刺激。這是因為借款人與銀行的利潤函數不同,借款人的預期利潤是投資風險的遞增函數,高風險往往有高回報;銀行(貸款人)的預期利潤則是投資風險的遞減函數,投資風險越大,還款的概率就越低,銀行收回貸款本息的可能性越小。如果投資方破產,銀行只能獲得抵押品,而抵押品的價值總是低於貸款本金。

信貸配合模型

  由於存在逆向選擇和道德冒險,銀行貸款的預期利潤並不總是與利率的高低同方向變化。如下圖,當利率r<r。時,銀行預期利潤π與利率r同方向變化;當利率r > r * 時,銀行預期利潤π與利率r反方向變化。在r * 點,銀行的預期利潤達到最大化,r * 稱作銀行內部最優利率或均衡利率。在這個利率下,銀行沒有增加或減少貸款的刺激。

银行预期利润与利率的关系

  假定可以根據風險大小、資信度和行為可控製程度等特征變數把借款人(投資者或廠商)劃分為n組,銀行對每組借款人都有一個內部最優利率r_i^*(i=l,2,…,n),πi,(ri)表示銀行向第i組借款人索要貸款利率ri時的預期利潤,因此,πi(ri)也是第i組借款人的借款函數。

  在下圖中,π1(r1),π2(r2)和\pi_3(r_3)分別表示第1,2,3組借款人的借款函數。當銀行的預期利潤為丌+時,第1組借款人不會獲得貸款,因為任何利率水平都不能使他們向銀行提供等於π * 的利潤。對於第3組借款人來說,銀行利潤最大化的最優利率是r_3^*,但是這一組借款人希望在r3的利率水平上獲得貸款,因為r_3<r_3^*。由於貸款有利可圖,各家銀行為爭奪這一組借款人而競相降低利率,直到r = r3時為止。對於第2組借款人來說,只有那些在均衡利率為r_2^*時能夠提供,π * 的利潤的借款人才能獲得貸款,其他借款人則不可能獲得貸款。因此,如果以銀行預期利潤水平π * 劃一條分界線,第1組借款人全部不能得到貸款,第2組借款人中有一部分人可以獲得貸款,第3組借款人都可以獲得貸款,這就出現了信貸配合。如果最優利率不變,銀行的預期利潤調低到π * * ,第3組、第2組借款人都可以獲得貸款,第1組借款人中只有在最優利率為r_1^*時可以提供π * * 的利潤的借款人才能獲得貸款。因此,現在信貸配合的“門檻”降低了。

  新凱恩斯主義者認為,信貸資金供給增加,貸款的成本降低,銀行對借款人的投資風險和違約概率的樂觀預期,都會使得銀行的預期利潤下調。在其他條件不變時,銀行預期利潤降低會使信貸配合面擴大,更多的借款人可以獲得貸款。

Image:不同利率下的倍贷配给.jpg

  在銀行預期利潤為π * 時,第l組借款人之所以被排除在信貸市場之外,可能是因為:

  (1)銀行認為他們的投資項目的風險過高;

  (2)他們的資信度較低;

  (3)銀行認為對他們的投資行為難以控制;

  (4)銀行難以識別他們的還款能力。

  因此,在可以識別借款人的特征時,銀行將願意把資金貸放給那些風險小、還款概率大的借款人,在這種情況下,有些借款人即便願意支付高於金融市場的利率或提供更多的貸款抵押或擔保也得不到貸款。這說明,資本市場並不僅僅是在利率的調節下實現均衡,而且還在數量調節下達到均衡。當資本市場存在信貸需求大於信貸供給時,銀行往往不是採用提高利率的辦法而是採取信貸配合的辦法強制使資本市場達到均衡。從巨集觀經濟的層面來看,這時候的資本市場處在非出清狀態。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1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信貸配合"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